喜春月前派去关县打听马家事儿的是铺子上的小子,年轻机灵,平日就会来事儿,铺子上哥哥叔的喊得热闹,也正是看中他会钻营这一点,喜春才派了他去。
关县里府城来回得小两日功夫,距离远着呢,去了后当然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马家铺子有甚问题,还得多看上些日子才能下定论,喜春派人去之前就说了,叫小子好生观察观察,多住些日子也无妨,住客栈、每日花用她出,但事儿一定要办好。
小子一口就应下了。
这会儿见喜春和主子东家来了,小子麻利上前两步给他们福了个礼,笑嘻嘻的禀报:“夫人,小人幸不辱命,已经把这马家里外都给查清了。”
他还厉害,连幸不辱命这个词儿都会用了。
喜春请他坐,慢慢说。
这小子姓张,全名叫张全儿,当下就绘声绘色的给两位主子讲起了他一路去到关县的见闻来:“小子一入那关县,却也没直奔那马家石炭铺去的,先在县中四处走上一走,见得这关县主支路有七八条,街落坊市倒是不少,有卖糕点糖果的,衣料布匹的铺子不少。”他倒是机灵,知道先去踩点整个关县的情形。
说了关县的大概情形,他这才说起马家来:“小人随手一打听,一问这马家的石炭铺,就有人指了路,正开在那主支路上呢,铺子倒是不小,整整两大间,门匾都是裹了金儿的,气派得很。”
那给他指路的买菜大婶也是好奇的,还问过他去马家铺子做何,马家在当地也是富庶人家,当初喜春定下这几家人,便是看在他们虽家境比不得府城大多人家,但老家都在各县中是有名望的人家。
张全儿当即就跟人搭上了话,说听闻马家的铺子卖了石炭,想去买上几斤家用,当即便被拉住了,那婶子的话张全记得可清楚了,现在还说起来给两位主子听的。
“那马家的石炭哟,买他家的还不如去买些柴火木炭呢,前头转角往右走,积年做这买卖的老钱家可比不得马家黑心。”
他比起手,学做做了个兰花指。
张全儿是奉了命来的,当然不能只听这一家话,他找了个离马家石炭铺不远的客栈住下,每日便出去到处走走,那马家他也是登过门儿的。
“马家两间大铺子,小人进去看了才知,其中一间卖的是山货,菌子菇子都有,十几个大小格子,另一间卖的是针线,一问石炭,那铺子里的伙计指了好几个角落里摆着的篓子,好的坏的全堆在一块儿呢。”
喜春倒是不在乎商户这铺子有多大,装扮得有多美的,而是这石炭能不能卖出去,当初这几家定下契书时,喜春特地说过,叫他们照着周家石炭铺子做,这些分下去的石炭里掺杂了不好烧的杂石,叫他们多花费点精力给理一理,好的一个价,次的一个价,把东西给摆好,多推一推,这是好东西,他们做这个买卖既能挣了银子,又叫人从抽不开身的厨房里释放了时间来,是一门大家都受益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