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筠缓缓回头,看向青衫文士,轻声道:“我要继续打下去,就算结局注定,我也要让他只能拿到一座空城。”
“我,还没有输。”
......
在金水山的战报送过来时,官兵大营内顿时一片喜气洋洋,所有人都意识到,这场蜀地的叛乱已经走到尾声了,平定也就是个时间问题。
眼前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一座成都,那些地方上的墙头草之前能投降叛军,那么在拿下成都之后他们自然也没有胆子再继续举着反旗,当叛军四万主力一战尽没,假冒伪劣的蜀王赵沐身死时,这场继都掌蛮之乱后的蜀王叛乱就已经画上了**。
没有人认为城内的叛军还会负隅顽抗,因为这已经失去了意义,罪魁祸首都已经没了,继续打下去意义何在?只要放下武器投降,大多数人都能得到一个还算合理的安排。
连顾怀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在惨烈的数日攻城后,他传令全军退入大营休整,然后派人去城下喊话,无非就是赵沐已伏诛劝城内的人早点投降一类的话,实际上要不是顾忌赵瑾赵裕这两兄弟也在大营里,把赵沐的人头拿出去展示一下效果说不定还要好上许多。
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城内回应的只有城墙上设下的箭矢。
也就在这时,结合某些投降过来的官吏将领的话语,以及城内的种种表现,某个一直隐藏在赵沐身后,串连主导了这一场叛乱的人才渐渐浮出水面,在得到这个结论时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连顾怀都沉默了,原本以为李修筠只是与赵沐狼狈为奸,谁知道赵沐只是一个起兵的名头以及某种意义上的挡箭牌。
还真是咬人的狗不叫啊。
于是在意识到城内很有可能继续抵抗后,许多将领都开始了请战,毕竟在他们看来如今叛军只是强弩之末,估计只是李修筠镇压得太厉害,才能让城头上还挂着叛军的旗帜,象征性打一打,说不定他们自己都要起内乱,到时候不费吹灰之力拿下攻打成都的首功岂不美哉?
到这种时候就得考虑分润一部分功劳的问题了,毕竟这一路打过来很多人都是主动靠过来的,譬如那些地方县令与青壮、边远屯兵与偏将,忠君爱国的口号自然得喊,可也不能什么好处都不给别人,顾怀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又一场气氛轻松愉快的军议后,将主攻的任务分给了几位将领,然后就静静地看着他们去爬城墙。
这一爬就出事了。
顺着云梯上到城墙,护着擂木撞城门的官兵们很快就惊奇地发现,之前还能打得有来有回的叛军们突然像是吃了药一样猛,各个浑似刀枪不入,许多人赤膊上阵提着刀毫不躲闪,眼里似乎还放着光(金光),挥刀厮杀之间就差在脸上写下“快来砍我”这几个字了。
这也很正常,砍死一个敌人拿十金,负了伤直接给百金,像山一样的财物就堆在城头,看着让人贼安心,以往打仗还只能惦记着战后的封赏,可现在好处就摆在眼前,这时候不拼命什么时候拼命?
事实证明,空头支票、精忠报国最终还是干不过真金白银、荣华富贵,三万官兵十几位将领围着成都攻了几天城,城墙还没攻破,己方却快全线崩溃了,大营里顾怀已经在考虑战后的事宜,可谁知道屁股还没坐热就看见这一幕,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是真没办法,心理战也用了,大优势也占了,可城池这东西攻不下那就是真攻不下,叛军虽然势微,但真要是这样死守成都一时之间顾怀也只能望城兴叹。
顾怀很快就意识到这样不行,先后经历都掌蛮和蜀王府叛乱,蜀地眼下需要尽快恢复秩序,再继续拖下去,不知道又会发生什么变化,眼下好不容易把叛军围死在了成都,顾怀可不想哪一天又听见某个蛮族或者某个地方又起兵了的消息。
他站在帅帐外看着巍峨的城池许久,然后传下了军令:
“今夜全军攻城,志在必取,本侯亲自督战,一鼓令下,附城!二鼓令下,登城!三孤令下未登城,杀兵!四鼓令下未登城,杀将!”
“蜀地之乱,今夜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