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安抚人心靠天师(1 / 2)

支妙音正色道:“所以世家大族也好,地主豪强也罢,他们有本事有能力把民众组织起来,大规模生产,这样粮食的产量会大大提高,而如果普通的小农单干,哪怕是同样的数量,产量也远远不如世家的庄园,这就是他们为啥脱离了主家就会饿死的原因。裕哥哥,你难道想让王莽的惨剧,在未来再次上演吗?”

刘裕喃喃地自语道:“难道,离了世家大族,这些佃户们就不能活了?不应该啊,如果说只有世家大族组织生产才能让这些人活下去,那我们可以象京口一样,让得到土地的佃户们自助,或者是在村长,乡里正这些人的组织下,举村而耕作,也不至于说是单家独户,个体生产吧。”

支妙音叹道:“京口是京口,非常特殊的地方,这里一直没有世家大族夺占百姓之地,而且举村而居的人,往往是战场上就有生死之交的同袍兄弟,本身就有着信任和合作的基础,可是那些吴地庄园的佃户们,世代不得自由,主人叫做什么就做什么,也没有什么邻里乡亲,你真要现在就分给他们一些土地,让他们自立,那他们真就叫个举目无亲,四邻皆是陌生人,连认识都谈不上,谈何在一起互助呢?!”

说到这里,支妙音顿了顿:“而且,你说的那些个村长,里正,往往是身上有些功名爵位的人才能当上,或者是士人子弟,比如你刘裕,如果没有一个当郡功曹的父亲,你以为靠你的拳脚功夫就能当上里正?现在在京口的各种基层小吏,哪个不是在北府军立过战功,能服众的?”

“但世家大族的佃户,又有哪个是现在就能当上头领,能服得了众的?他是打仗厉害,还是种田能手?恐怕都不是。你真要现在土断,分地于民,那只有两个结果,要么,是这些民众象王莽时期那样无以为生,大量饿死,最后酿成大乱。”

刘裕咬了咬牙:“这个结果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出现的,一定要想办法让有力人士去带领这些民众,实在不行,可以让北府军众人分散到三吴之地,去当基层吏员,带领这些民众谋生。你说的另一条路,应该就是这个吧。”

支妙音的眼中闪过一丝无奈:“裕哥哥啊裕哥哥,你总是把一切想得太美好,而我,会是把最坏的结果提前考虑到。现在仍然是这样。另一个结果,比第一个还要坏,因为北府军众人不可能舍得自己在京口的祖业,跑去三吴之地重新开始,能带领这些民众,把他们组织起来,或者说能服众的,除了世家,就只有天师道了。”

刘裕的脸色,跟慕容兰的脸色同时一变,异口同声地脱口而出:“什么,天师道?万万不可!”

想到洛阳城外的那些长生人,刘裕就不寒而粟,他咬着牙:“怎么可能是天师道?这里是三吴之地,可不是中原,有世家管着,不会任由他们发展的。”

支妙音冷笑道:“看来裕哥哥这么多年都是征战在外,连京口都很少居住,对于大晋的现状,已经不太了解了。这些年来,天师道在会稽王和王国宝的庇护之下,发展极为迅速,若说你从军之前,天师道在吴地只能靠一些道观公开传教,范围有限的话,现在比起当年的影响力,大了何止十倍,可以说村村有信徒,庄庄有分舵,民众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供奉天师,甚至只知有教尊,不知有东家的,也不在少数了。”

刘裕倒吸一口冷气:“居然有如此规模了?这都快赶得上中原了啊。”

慕容兰的神色凝重,点了点头:“是的,狼哥哥,就是这样。我负责情报工作,对这些事情很了解。有会稽王的庇护,世家大族对此多是网开一面,就连世家子弟,信奉天师道的也不在少数,只要他们不把佃农庄户从庄园里拉走,那平时传个教,每月集个会,烧点符纸,受点灵符之类的,各大世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连玄帅的嫡孙谢灵运,现在还寄养在天师道内,自幼修道呢。”

刘裕咬了咬牙:“就为了修长生,就如此地信任这些人?难道江南世家都是瞎子,不知道天师道的野心吗?”

支妙音冷笑道:“你在军中,跟天师道三杰打的交道多,自然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可是在吴地,孙泰和他的儿子们,却表现出对权力毫无兴趣,只想借着开观授徒,多赚些香火钱,同时给世家大族们贩卖各种五石散,供其宣淫行乐。在吴地绝大多数世家的眼中,天师道不过是一些想要借着神神鬼鬼,招摇撞骗的家伙罢了,并无权力野心,因此也不会多加防备。甚至,不少世家高门真的想要修仙问道,就会托以子侄,我娘家的灵运,夫家的道济,都是如此。”

刘裕沉声道:“难道王谢这样的家族,看不出他们的目的,看不出他们的野心和危害?居然不加以阻止?真是太奇怪了!”

支妙音叹了口气:“要么是看不出危害,要么是根本不想阻止。天师道对于普通民众,除了让他们这些穷人互助外,还有缓解其痛苦,净化心灵的作用,裕哥哥,你在京口是从来没给人欺负过,到了军中,又是说一不二,众星捧月的大哥,你是体会不到,那些升斗小民,给贪官恶霸,无良主家们剥削和压榨时,那种有冤难伸,逆来顺受的痛苦的。”

慕容兰点了点头:“是的,无依无靠,无权无势,甚至连人身都依附于世家大族的佃户们,过的是最苦的,想想刁逵在京口做的事情吧,他好歹还只能通过开赌场骗人输钱的这种办法,若是在别的地方,直接就是动手明抢,若是在他的庄园里,就是杀了那些佃户全家,也不会有人过问的。之所以佛道在江南大为流行,就在于其可以许人希望,劝人向善,天师道让穷人互助,也在一些时候可以利用其跟大世家的关系,在官府为受欺负的教中子弟申冤,在他们看来,这就是现世里救苦救难的神仙,而世家大族们也乐得让天师道这样安抚民众,使之不至于啸聚山林,武力对抗,这就是世家大族和天师道相结合的最重要纽带。”

支妙音正色道:“所以世家大族也好,地主豪强也罢,他们有本事有能力把民众组织起来,大规模生产,这样粮食的产量会大大提高,而如果普通的小农单干,哪怕是同样的数量,产量也远远不如世家的庄园,这就是他们为啥脱离了主家就会饿死的原因。裕哥哥,你难道想让王莽的惨剧,在未来再次上演吗?”

刘裕喃喃地自语道:“难道,离了世家大族,这些佃户们就不能活了?不应该啊,如果说只有世家大族组织生产才能让这些人活下去,那我们可以象京口一样,让得到土地的佃户们自助,或者是在村长,乡里正这些人的组织下,举村而耕作,也不至于说是单家独户,个体生产吧。”

支妙音叹道:“京口是京口,非常特殊的地方,这里一直没有世家大族夺占百姓之地,而且举村而居的人,往往是战场上就有生死之交的同袍兄弟,本身就有着信任和合作的基础,可是那些吴地庄园的佃户们,世代不得自由,主人叫做什么就做什么,也没有什么邻里乡亲,你真要现在就分给他们一些土地,让他们自立,那他们真就叫个举目无亲,四邻皆是陌生人,连认识都谈不上,谈何在一起互助呢?!”

说到这里,支妙音顿了顿:“而且,你说的那些个村长,里正,往往是身上有些功名爵位的人才能当上,或者是士人子弟,比如你刘裕,如果没有一个当郡功曹的父亲,你以为靠你的拳脚功夫就能当上里正?现在在京口的各种基层小吏,哪个不是在北府军立过战功,能服众的?”

“但世家大族的佃户,又有哪个是现在就能当上头领,能服得了众的?他是打仗厉害,还是种田能手?恐怕都不是。你真要现在土断,分地于民,那只有两个结果,要么,是这些民众象王莽时期那样无以为生,大量饿死,最后酿成大乱。”

刘裕咬了咬牙:“这个结果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出现的,一定要想办法让有力人士去带领这些民众,实在不行,可以让北府军众人分散到三吴之地,去当基层吏员,带领这些民众谋生。你说的另一条路,应该就是这个吧。”

支妙音的眼中闪过一丝无奈:“裕哥哥啊裕哥哥,你总是把一切想得太美好,而我,会是把最坏的结果提前考虑到。现在仍然是这样。另一个结果,比第一个还要坏,因为北府军众人不可能舍得自己在京口的祖业,跑去三吴之地重新开始,能带领这些民众,把他们组织起来,或者说能服众的,除了世家,就只有天师道了。”

刘裕的脸色,跟慕容兰的脸色同时一变,异口同声地脱口而出:“什么,天师道?万万不可!”

想到洛阳城外的那些长生人,刘裕就不寒而粟,他咬着牙:“怎么可能是天师道?这里是三吴之地,可不是中原,有世家管着,不会任由他们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