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娥声音婉转柔和,如黄莺出谷。
众人皆好奇地打量着刘娥:这个让官家痴迷了十几年的外室到底何等模样,还有,以杨媛今日之地位为什么如此曲意折节,竟心甘情愿当众唤她姐姐。
郭后的声音里听不见任何情绪,淡淡开口道:“起来说话吧!”
刘娥口称:“谢过皇后娘娘!”便站起身来,面对侍立。
郭后放眼望去,但见下站女子垂手恭立,果然是天生丽质,雪肤花容;虽说年近三十,依旧绰约多姿,体态袅娜。郭后见刘娥举止端庄、态度不卑不亢,倒是和她想象中的狐媚妖娆形象大相径庭。便换了口吻说:“赐座!”并同时向戴氏、杜氏、曹氏等人瞄了一眼。
杨媛上前道:“刘姐姐,快来见过各宫娘子!”
刘娥连忙在杨媛引领下与戴氏、杜氏等人一一见礼。心中暗自庆幸:若自己贸然落了座,岂不是失了礼,幸亏有杨妹妹提醒。
刘娥见礼完毕,才在杨媛指引下谢恩坐到下首。
原本众人是存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没料到刘娥却有杨媛一路护持,不免都有些灰心。郭后环顾了一下众人,笑道:“昨日本宫就听说宫里要纳新人,我就对官家说多个妹妹会更热闹些......”
“扑哧!”郭后一语未了,戴氏突然笑出了声儿道:“皇后娘娘,您说的妹妹莫不就是新人刘氏?咱们才刚刚叙完年份,皇后娘娘您年岁最大,也不过才二十三岁,杨姐姐和我们都是二十以下,臣妾眼拙,倒看不出这位新人是哪一年出生呢?”
郭后含笑望向刘娥,刘娥不得不轻声开口道:“妾身出生于开宝元年。”
“开宝元年!三十岁!”众人都动了容。那戴氏更是夸张一笑说:“看来咱们都得喊新人一声姐姐了!只是刘姐姐怎么三十岁才入宫成新人?莫非一直待字闺中吗?”
“是啊!”杜氏也附和着说:“从来后宫选妃,皆在十五岁以下,刘姐姐以三十岁入宫,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呢。”说完就哈哈大笑起来。
郭后虽说勉强保持着端庄姿态,却也掩饰不了眼神里的得意。
杨媛有心维护几句,奈何人家说的也是实情,只是拿目光同情地望着刘娥。
“该来的总归是要来的。”刘娥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不知所措的小丫头了,只见她面色平静,仿佛对众人的羞辱充耳未闻,开口道:“杜才人说得没错,妾身十五岁时初遇王爷,从此情定终生;如今王爷做了皇帝,妾身刚好三十,可不就是又一个十五岁么?”
刘娥这番话出口,让杜才人顿时张口结舌,不知该怎么接话。杨媛不仅暗暗叫好,皇后一时也怔住了,刘娥这番话明显告诉众人,她与官家已相守十五年,若论资历,她才是最有资格的那一个!郭后怎会甘心落败,拿眼神瞟了一眼曹氏。
曹氏会意,冷笑了一声说:“听说刘姐姐的先父是前虎捷都指挥史,当年我在娘家时,家父与诸多叔伯将军常有来往,可从来没听过什么刘指挥使,许是妹妹粗陋寡闻,但不知刘姐姐祖上可有什么战功?”
刘娥淡淡一笑说:“先父为国捐躯多年,纵有些旧功,也早忘记了。若论战功,曹大将军才是我朝第一武将,谁家的战功,敢在曹家人面前提起呢?”
被人恭维的话听起来总是那么入耳,曹氏听得刘娥如此奉承自己的娘家,心中不由得沾沾自喜,便也不再开口。
郭后没想到众嫔妃会逐一落败,气氛竟一时僵住了。杨媛看了看郭后脸色,笑着打圆场说:“要说战功,皇后娘娘郭家也是战功卓著呢。”
“是啊,是啊,妾身在民间就听过令尊郭守文将军治军严格,赏罚分明;官家常常在我面前夸赞皇后娘娘崇尚节俭,不事奢华,妾身第一次拜见皇后娘娘,就已经看得出来,官家所言不虚啊!”刘娥连忙不露痕迹地接过话头,由衷地赞叹。
“是吗?”郭后听过刘娥滴水不露的恭维,也不禁微露喜色。笑着对杨媛说:“我就说嘛,多个人,就多一份儿热闹,当初你我在王府,何等冷清,如今好了,听你们说话,当真是前所未有的热闹有趣呢!”
“皇后娘娘所言极是!”众嫔妃随声附和,寿成殿中一派其乐融融的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