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最高权限「不准打架」的命令,两个小家伙虽然气氛不佳,但也不会真的干起来。
确认了两边相安无事,周瑞和车乾开始低头吃饭。
这时又一个身影坐在了二人身旁,抬头一看,是单春元。
周瑞挑了挑眉:「你啥时候回来的?」
单春元算了算,说道:「前天回来的,休息了一天,今天来报到。」
他被在两个月前,被「借」给了航天局,用来帮助那边自己掌握火箭回收技术,已经消失了有一段时间了。
作为原本就是从航天局体系里走出来的人,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能帮老东家做点事,单春元也是很尽心尽责。
「局里已经调试完成,五月底‘长征五号-返"就要发射了」
周瑞点点头:「我知道,钱学森平台首次发射。」
只能说,真的谨慎啊.借走单春元的时候说只差临门一脚,结果这一脚硬是踢了两个月。
不过周瑞可能有种错觉,他总觉得和自己比太慢,是过于谨慎。
但那是因为他太快了。
如果很像对比各个国家的航天国家队,中国航天局已经是断档第一的进步速度,并且每一步都踏踏实实。
车乾问了一嘴:「哪里发射?」
「文昌。」
「再过段时间,是不是就要改在‘琉球"发射了?」
周瑞点点头:「那边建设基本收尾了,不过正式启用前还得去一趟,不然不放心,你年会旅游去的时候感觉如何?」
「很厉害,完全按照我们的要求建设的发射基地,比航天局的要更智能,不过那边人员素质是个大问题,‘琉球"以前没有工业,招募的本地人缺乏工科素养。」
原本计划中,重要岗位肯定是自家派人去,但大量普通岗位还是从当地招募。
不然中国这边千里迢迢跑过去一个人,就干体力活?
只是对于「太一天工」来说,即便是个仓库搬货的,也得懂得配合智能设备才能高效工作,琉球没有工业,这方面比较薄弱。
周瑞想到了自己的「学习机器」。
一时兴起,主动说道:「要是有电影里那种学习机器就好了,直接将知识、技能、语言都灌输进去,起步就是一个优秀的‘产业工人".」
这话题起的有点硬,车乾和单春元一时没接上。
半晌后,单春元说道:「真要有这样的技术,没必要用来培养‘产业工人"吧?直接培养工程师不就完了。」
周瑞继续诱导道:「那工程师如何培养?」
「工程师变科学家呗。」
「那最后岂不是人人都是科学家?谁送快递。」
这下车乾笑了:「要是人人都是科学家,哪还需要人类送快递,那是所有科学家的耻辱,哈哈哈。」
周瑞笑着点点头:「聪明。」
然后趁其不备,又抢了他一块坨坨肉。
车乾的笑声戛然而止。
周瑞在不断的思考,关于「学习机器」的未来,哪怕是重复的观点,也有很大的价值。
因为这代表不同人的声音。
比如单春元和车乾的观点:
不必担心技术进步,使得部分职业没人做。
就像现在,很少再有人手撒肥料一样,全上的是农神和无人机。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