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断线风筝(2 / 2)

谍影凌云 罗飞羽 4750 字 8个月前

“是。”

西田小心离开,山咲是他们这里的书记,有办法去验证这个信号还有没有。

上海,小伍送来了新的电报。

老家发来的,命令他们收集最近一年的岩井时报,看看有没有一则寻人启事。

此时要保密,需要王书记亲自去做。

老家没有说原因,但特意交代,此事很重要,让他尽快办好。

收集报纸并不难,第二天王书记便让小伍拿到了不少报纸。

老家特意提醒的寻人启事,果然在报纸上有。

最近的就是今天,王书记仔细检查,发现每月基本都有一次,时间不固定,但不会相差太大。

调查结果,王书记很快反馈给老家。

日本,山咲收到了来自中国的电报。

寻人启事一直都在,而且今天就有。

时间大概是每月一次,从不间断。

这名失联的同志,至少连续一年每月投放信号,而他更是苦苦的等了两年,没人知道,他这两年是怎么过来的。

但他从没有想过放弃,今天还有,说明他依然在上海,继续等待着组织的召唤。

山咲给西田发出去信号,没多久,西田便到了他这里。

“西田,那名同志依然在上海,你做下准备,前往中国,将这名同志接回组织。”

“是。”

西田高兴的说道,这是名有毅力,而且意志力坚定的同志。

两年了,从不放弃。

这样的好同志,必须接回来,不能让他继续做断线的风筝。

其实西田没什么好准备的,简单收拾了下行礼,带上钱,他马上去买了第二天前往上海的船票。

如今日本有不少人前往中国。

有些是在日本国内混不下去,想去中国碰碰运气,也有些是身边的亲戚朋友在中国过的很好,他们过去投靠。

西田特意带上了发现的那份报纸。

这是他发现失联同志的重要物证。

码头,西田排着队,接受检查。

日本的海关检查非常严格,不过只针对普通百姓,行礼需要全部翻一遍,另外还有各种证件,会仔细查看。

海关检查站,穿着军装的胜村阳太,正在看着排队的人。

他的手下正做着详细的检查。

他们是特高课的特工,专职反红这一块。

他们主要检查入关,避免有人将红党的书籍带入日本,出关也在他们的检查之列,但不是重点。

西田很快排到了前面,老老实实接受检查。

他带的行礼没什么问题,那张特意折叠好的报纸也被翻了出来。

检查的人只是看了几眼,又给他放了回去。

这艘船前往中国,别说报纸,中国寄来的信件都有不少,看样子又是一个前往中国淘金的人,很有可能是被报纸上的新闻给欺骗了。

帝国不少人认为,到了中国便什么都有,不用做事吃喝不愁。

事实上并非如此。

日本人在中国的确高人一等,但你要有能力,能够为帝国做出贡献。

什么都做不了的,需要靠救济才能生活。

那样的人,帝国其实并不喜欢。

西田上了船,他买的是最差的四等舱,好多人挤在一个船舱,通气不好,气味很难闻。

对此他没有在意,比这更差的环境他也呆过。

这次是去寻找失联的同志,将他接回来,环境差点又能如何?

轮船启动,站在甲板上的西田,眺望着远处。

不知道这位同志是谁,可不管是谁,他这么的有毅力,是一个非常好的苗子。

至于是不是特务故意给他们下的套,西田和山咲做过仔细的分析。

可能性不高。

如果是特务所为,他们不会坚持这么久,每月发上一次。

使用这种信号的,本身就不是重要同志。

况且泽野君已经牺牲,如果同志被抓,供出了这个信号,他们肯定知道,信号已经失去了作用。

发送信号的,一定是他们的同志。

轮船远离,海关的工作并没有结束。

直到傍晚,没有了船,这些人一起到食堂吃饭。

“队长,您来了,坐这边。”

特高课的人正在食堂吃饭,胜村阳太走了过来,十几名他的手下纷纷打着招呼。

胜村阳太在他们空出的最大位置处坐了下来。

他们的工作很乏味,每天进行仔细的检查,不过成绩却不错。

他是两年前立功晋升的队长,半年前来海关工作,海关看似忙碌,但也容易出成绩。

有些人,根本不知道他们检查多么严格,自以为藏的很好,将违禁书籍带入海关。

仅仅半年,他就查出了四起违禁书籍,其中三次都是红党的书籍。

带书的人不一定就是红党,但肯定是认可红党,或者同情红党的人。

他攒下的功劳已是不少,最多再有半年的时间,他便能晋升到组长。

而且按照他们的惯例,一般晋升组长之前都会到海关来做上一年,好为他们积累足够的战功。

“今天有什么情况吗?”

“没有。”

手下纷纷摇头,虽然有人会夹带违禁的东西,但这种事毕竟不是天天有。

半年四次,平均每一个半月才会有那么一次。

“不过我今天发现了一份中国的报纸,上面有个寻人启事挺有意思,报纸上找的人叫左藤阿区磨,没想到有人起这样的名字。”

一名队员笑道,胜村阳太在是眼睛一紧。

“你说清楚,那则寻人启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胜村阳太立刻问道,两年前他晋升队长的桉子,便是抓了一名日本国内的红党,那人叫做泽野,当时他身上带了份报纸,便有这样一份寻人启事。

泽野没有招供,最后被公开处决,为了震慑其他的人,这件事还登上了报纸。

并且成为了胜村的遗憾。

事后他有过分析,能被泽野随身携带的报纸,肯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很快他便注意到了那则寻人启事。

原因很简单,寻人启事上的名字有古怪。

左藤这个姓非常常见,可以说是日本第一大姓,其次便是阿区磨这个名字。

阿区磨在日语中,是恶魔、禽兽的意思。

一般人不会取这样的名字。

这样的名字很容易惹来嘲笑,更会带来异样的眼神,那名检查的特工,之所以能记住这个寻人启事,也是因为这个名字。

“具体内容,我记不清了。”

队员怔怔回道,他就注意到了名字,若不是名字可笑,他连这个名字都记不住。

“跟我回去。”

胜村起身,顾不得吃饭,立刻将这名队员带回特高课。

当初桉子所有的证物,他们都有封存,其中就有这张报纸。

哪怕报纸没了,档桉中肯定会有照片。

很快,他找到了档桉中的照片,放大之后,队员瞪大眼睛。

“就是这个,那个寻人启事和这个一样。”

队员喊道,胜村再次问:“完全一样吗?”

“我不敢确定,但寻找人的名字肯定是一样。”

队员摇头,他确实没有记住完整的寻人启事,天天检查那么多东西,又不是重要的东西,就一张报纸而已。

“没关系,你记得什么报纸吗?我马上找人帮忙验证。”

队员没能记住,胜村并没有懊恼,既然是中国的报纸,那一定能够查到。

“我不记得了。”队员再次摇头。

“日期呢?”

“也不记得。”

队员低下了头,一问三不知,就记住个名字,其他什么也不知道。

“废物。”

胜村终于忍不住骂道,记个名字,或者日期也行啊,就注意到那个可笑的名字。

“那张报纸有和日文,是双语报纸。”

队员突然抬头,胜村愣了下,总算给他提供了个重要线索,双语报纸,那肯定是帝国报社的,这样的报社不多。

而且多在上海,那个人坐的就是开往上海的船。

“给上海特高课发报,请他们帮忙,查找一下上海的所有双语报纸,不要局限于这几天,多查一下过去的报纸,有没有这样一则寻人启事。”

胜村来到电讯组,让人发报,请上海的人帮忙调查。

“队长,他要有问题,我们能不能联系船,让他们帮我们扣住人。”

队员小声说道,胜村又瞪了他一眼。

眼下就一个寻人启事,连证据都没有,人家凭什么帮他们扣人?

真以为他们特高课能够无法无天,什么人都能命令?

幸好他没说出,让船开回来的话,否则这样的蠢货他会立刻将其调走,不能留在身边害了自己。

不能扣人没关系,现在人在船上,到上海还需要几天时间。

如果他能找到是什么报纸,可以请上海特高课的人先帮他把人盯住,他会亲自前往上海,找到这个人。

除此外,他还有疑惑。

上海的报纸,怎么会出现在国内?

最大的可能,是有人发出了这个信号,国内的人前往上海找人,若是这样的话,这次他可能抓到不止一名红党,至少两名。

真的抓到两名红党,能够缩短他晋升到组长的时间。

上海,国内发来的协助电文送到了南云的手中。

一个队长发来的,没说原因,就让他们帮忙查报纸,但没有名字,没有日期,只有一个寻人启事。

这算什么?

南云对这件事没兴趣,但毕竟是国内的人,既然发出了请求,不能坐视不理。

“石田,国内的求助,你去帮他们查一下。”

南云把电文交给了石田小山,这件事不重要,她不想麻烦江腾空,虽说被老师警告过,但她对石田还是有着本能的不待见。

只是没像之前那样,处处找茬。

“是。”

石田接了命令,让手下出去找报纸,他自己不需要动。

没多久,各种双语报纸被找了回来,很快,他们在岩井时报上面,发现了国内要找的那份寻人启事。

“给国内回电,找到了他们说的东西,把内容转述给他们。”

石田让电讯组发报,此事便没再理会。

“找到了,昨天就有?”

胜村没想到上海特高课那么快就帮他找到了东西,而且就刊登在了昨天的报纸上,难怪他们会找的那么快。

双语报纸本就不多,昨天的报纸肯定能够买到。

可是昨天的报纸,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寻人启事,坐船离开的那个人,手中的报纸肯定不是这张。

这样的报纸除非是用飞机,否则这么短的时间内送不到日本国内。

而且队员说了,那是张旧报纸。

“请上海特高课再帮我们个忙,找到最近两年的岩井时报,看看上面有多少这样的寻人启事。”

胜村再次发报,发完电报,又仔细看之前电报的内容。

寻人启事,要找的人名字一样,但发起人并不同,是两个人。

具体原因他还不清楚,可只要抓到了人,他相信能知道事情的真相。

胜村要亲自前往上海,抓捕两年前的漏网之鱼。

“还要找?”

拿到电文,石田皱了皱眉,一个队长而已,他帮忙找到了寻人启事,已是仁至义尽。

把他们上海特高课当什么了?

“你去岩井公馆,查下他们的报纸。”

想了会,石田还是决定帮忙,毕竟是国内的求助,不过他不会再派出很多人去买报纸,既然知道了是什么报纸,直接去报社问就行。

岩井时报,正是岩井公馆发行的报纸。

下过命令,石田便不再管这件事。

野原在报纸上登了寻人启事后,并没有报任何希望,这么长时间没人联系他,现在也不可能有人来。

他每天依然给身边的伙伴讲课,但他不知道,窗外一直多出了个学生,每天听的非常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