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平滇定辽 1(1 / 2)

明月清风剑 两只小猫 1758 字 2个月前

洪武十四年之时,元朝版图除了云南之外,均为明朝所有。

远在五代时,白族首领段名世就在云南建立了大理国,管辖云南、越南、缅甸北部等地,立国数百年。元朝初年,忽必烈派兵攻云南,灭大理国,立第五子忽哥赤为云南王,后封梁王,仍镇守云南中庆(今昆明),后来元廷在云南设中书省,又设大理都元帅府,中庆仍由梁王后裔管辖,重新启用段氏子孙段实为大理都元帅府总管,统管滇西诸郡。梁王和总管均为世袭,开始两家还尚好,并世为姻亲,相辅相助,镇守云南。日子一长,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他们为争权夺利,双方战事不断,在至正二十三年,蜀王明玉珍兴兵十一万,想扫平云南。两家出于共同的利益,才联合起来共同抗蜀,打败了明玉珍。打败了外敌,内部矛盾又突显出来,双方又开始打内战。后来明朝灭了蜀王明玉珍,云南就全部暴露在大明朝面前,大明皇帝先后五次派使臣到云南招抚梁王,均遭梁王抵制,并杀使臣,皇上大怒,决定用武力征讨云南,遂派细作多次入滇,侦察云南地形,社会风貌,防御情况。制订了周密的入滇计划,在洪武十四年九月开始实施 。皇上决定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蓝玉为左副将军,沐英为右副将军,率步骑三十万,远征云南。

傅友德领兵与蓝玉、沐英率主力由湖南辰源,向西入贵州,当年腊月来到普定城下,守将也贴出城迎敌,明营蓝玉领兵出战,战斗尚未开始,蓝玉搭上弓箭,一箭射去,也贴应声落马死于非命。明军见蓝玉成功,齐声高呼:“好个‘蓝三箭’!”万众一齐向前冲去,蓝玉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敌兵忙掉头飞奔入城,蓝玉紧随其后,冲过吊桥,蓝玉忙拔剑砍断吊

桥铁链,又飞剑砍死关城门的士兵,率部直冲进城,城中士兵见城已破,纷纷弃械投降,普定遂定。傅友德在城墙上拍着蓝玉肩头说:“蓝将军,你今天旗开得胜,仅一箭就挫败了敌人锐气,夺了普定,你得了头功,我一定奏明皇上,好好嘉奖你。”

蓝玉笑着说:“谢谢傅将军夸奖,这个小县城算不了什么,重头戏还在后面咧!”

“这话不错,重头戏还在后面咧!”傅友德望着城外的远景说,“临走时皇上让我告诉你,云南门户松韶关守将也贴不花是元朝有名的大将,是也贴的哥哥,功夫十分了得。箭术也很高超,是云南的支柱,梁王专门派他来守滇东大门的。皇上特别让我告诉你,小心此人,今天你射死了他的兄弟,他岂肯与你甘休?”

“怕他什么?一只丧家之犬!”蓝玉不以为然的说。

“哎,话虽如此,小心驶得万年船嘛。既然名声传到皇上那里,想必他也有过人之处。常言道:小心无大错。听说此人不但箭射得好,百发百中,尤其善于接箭。他曾夸口说,天下没有他接不住的箭。”傅友德说道。

蓝玉听了,冷笑几声,也不多说,第二天大军继续西进,不一日来到晋安城下,守将石坚是汉人,见明军三十万,兵多将广,知孤城不可守,遂开城门出降,晋安则不战而下。傅友德按皇上旨意,派三万人马北上乌撒,接应永宁都督郭英南下之师。两军会师后,大军继续西进,两天以后抵达滇东大门松韶关,守将果然是也贴不花。

松韶关地势险要,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位于两山的山坳中,两山陡峭,树木丛生,只有一条路直通山坳关口。关下地势开阔平坦,倒是一个好战场。

第二天清晨,也贴不花领兵一万,下关来摆开阵势,就到明营前挑战,点名要蓝玉出战:“明军注意,让红脸贼蓝玉出来会爷!”

蓝玉听到营外有人指名要他出战,忙披挂整齐来大营向傅友德请战。傅友德说道:“将军出战,不可轻进,小心也贴不花。”

蓝玉带了一万人马出营,傅友德令郭英领兵一万压阵,蓝玉摆开阵势,横枪跃马向前,只见也帖体格健壮,黑脸虬须,吼声如雷。大声喝道:“来者可是红脸贼蓝玉幺?”

蓝玉大骂道:“你这黑脸贼,耳聋眼也瞎?没看见爷的旗上有御赐‘蓝三箭’三字?既知爷名为何不下马受死?”

黑脸将听了,咬牙切齿地大声喝道:“你这千刀万剐的恶贼,我恨不得将你碎尸万段,你为什么在普定射死了我兄弟也帖?你有多大本事?今天也叫你先尝我箭的厉害!”

说罢,也贴不花把手中的大斧横放在马鞍上,拿出弓箭向蓝玉拉开满月弓,一箭射来,蓝玉不敢怠慢,早已摸出三支箭搭在弓上,口里说道:“来得好!”也拉开弓向前射去。三支箭排成一条直线向前飞去,只听一声响,第一支箭在空中“啪”一声,射中也贴的箭,冒出一团火星,双双上坠落在地,两边将士齐声高呼:“好箭法!”

也帖暗自吃惊,他哪里知道蓝玉的第二支,第三支箭已向他鱼贯飞来,他马上去接箭,见两支箭一前一后,不知如何下手。他这一迟疑,就要了他的命。说时迟那时快,一箭射中面门,一箭射中咽喉,这都是要命部位,也贴不花翻身落马,坠地而亡。南兵见主帅已死,一声呐喊,转身狂奔,向关上败去。明军高声喊叫,不等蓝玉号命,就奋勇追上关去,蓝玉只得随着上关,傅友德带上随从出营观战,忙鸣金收兵,可是为时已晚,只听关上一声锣响,有很多滚木雷石打下来,蓝玉忙转马头,纵马下山,他的部下也跟着败下山来,蓝玉回营清点士兵,损伤了三四十人,他十分懊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