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远在皇宫之中的朱标端坐在龙椅之上,正静静地等待着朱雄英的觐见。身为当今圣上,他身为皇帝,碍于礼法无法亲自来到港口迎接。
至于那位已经退位的太上皇朱元璋,同样是礼法束缚,此次也未能亲临现场。
于是乎,这迎接朱雄英归来的重担便自然而然地落到了闲来无事的朱樉肩上。
朱樉的身后,则整齐地排列着朝廷的文武百官。
他们交头接耳,轻声议论着太子朱雄英所管辖的德里宣威布政使司。
要知道,现如今的德里地区发展迅猛,其赋税收入在整个大明帝国已然位居第二,仅仅稍逊于北平一地。
而且,这里的赋税数额甚至远远超越了曾经富庶繁华的江南一带,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大明王朝至关重要的财政支柱之一。
不仅如此,德里的粮食产量同样令人瞩目,虽仅位列全国第三,但考虑到辽东那肥沃的黑土地以及中原传统的粮仓地位,德里这个新设立不久的布政司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
面对这样惊人的数据,满朝文武无不感到震撼。
即便是一向沉稳的朱标,每当提及此事时亦是对朱雄英赞赏有加。
而太上皇朱元璋更是激动不已,连连高呼“后继有人”,直言道:“咱这大孙子可比他爹厉害多啦!”
尽管朱标嘴上并未附和,但他心中却也暗自认可,不得不承认朱雄英的治理才能确实早早地超越了自己。
一艘宛如山岳般巍峨的巨大宝船,在海面之上缓缓地向着岸边靠近。船头处,朱雄英迎风而立,他身姿挺拔如松,一袭锦衣华服随风猎猎作响。只见他目光锐利,远远地便瞧见了那站在人群最前端的二叔朱樉。
随着宝船稳稳地停靠在码头边,船梯被徐徐放下。
朱雄英毫无迟疑,当先一步从船舷迈步而下。紧随其后的,是几位身份尊贵的亲王世子、龙骑卫统帅龙二、曹国公世子李景隆、鄂国公世子常茂等二代们。
当朱雄英的一只脚刚刚踏足于坚实的港口土地之时,早已等候在此、身着整齐官服的文武百官们,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一般,齐声高呼道:“臣等恭迎太子殿下归来!”这声音震耳欲聋,响彻云霄,仿佛要冲破天际。
即便是贵为亲王的朱樉,此时也不敢怠慢,赶忙与众人一同向朱雄英行参拜之礼。
毕竟,亲王虽地位尊崇,但终究还是比不得身为储君的太子。
而朱雄英则是脚步匆匆地走上前去,伸手一把扶住行礼的朱樉,并转身对着身后的文武百官高声喊道:“诸位平身!”
随后,他又加大手中力度,亲自将朱樉搀扶起身,脸上满是亲切的笑容,口中调侃着说道:“二叔啊,这才短短几年未见,怎的跟您大侄子我如此生疏啦?”
朱樉闻言,也是哈哈一笑,挺直了身子回应道:“雄英呐,你在德里可是干得相当出色啊!我昔日所传授给你的那些本事,没想到你竟能够融会贯通、活学活用,实在是干得漂亮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