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处不欢喜》(2023.1.24)(2 / 2)

其实这种模式,不,每一种模式都不可能什么弊端没有,专用的通用性不强,通用的误差又大,因地制宜又冗废过多,实在是无可奈何,需找一个最公平的方式,也就如此了。最后的确是要归于实用主义,也就是金钱,无可厚非。

一个人为什么失眠?想不开是一方面,没做到是另一方面,毕竟想要和得到间还有一定差距,而且不是靠焦虑就能填平的,该睡睡吧兄弟。

所有的快乐都靠自己想象吗?嗯,给个素质三连,再加五个“你这”。

先生说文学要有艺术性,没错啊!我也向着这个方向前进!冲!

勾当吗?我确实想干,毕竟现在血气方刚。也读出来一定道理来,人不服老,往年轻那边靠,没毛病。不过也确实,二十来岁就如同初生的幼子一般,还没到出力的时候(这里的出力是了不得的大力,不属于小的工作),现在是跌打的时候,要走南闯北,干些事情,多读书,多学习的年龄,敢爱敢恨的年龄,年轻时不多积累,老了也就心气不足了,现在就得卯足劲,闷下头,死干!

我更趋向于晚熟,晚熟的人一般都早熟。我觉得我是你,你是我,所以,是不是也不打紧。

谈到了老龄化问题,我很赞同先生的看法。其一就是应该提高老年的定义年龄,因为平均年龄确实在上升,这是大势所趋。其二老人不一定是社会的包袱,有人说岗位不够是老年人不退休,我不太赞同这个看法。有些很有深度的工作是需要大量的工作经验的,年轻人见识不足,技能也欠缺,挑大梁还是费些力气。又不能很好继承,别的方面嘛!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是年轻人的摆渡人。若是没有的话,毫不客气的说,人类濒临灭绝,实为唇亡齿寒。

先生所担心的,正在发生,也正在被解决,我相信,我们会成功的。

先生的养生之术为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无为中包含着有为。但我觉得作为年轻人,还是有必要提高体力最大量表的。有时间还是锻炼锻炼。最大的收益,还是二者平衡,比如5*5=25,1*9=9,均衡的重要性差不多如此吧。

谦虚谨慎啊!不要骄傲,要继续努力啦!

大道理都是相通的,主要还是看怎么做。礼,自重,先做再说吧!压力得给到了。说是闺内之事,不要放在大庭广众,想想也如是,玩耍或者读书,做学问,都该默默无闻。

我也觉得,沉默是金,一旦说出来,怎么吧唧,也差了原味。

作家写作也确实会写出相似的文章,一是不得百变,二是验证了积累到头来是有用,但是缺点就是,不能形容什么都用一样的形容词,要贴切也得变化,要不然审美疲劳。

我想,更重要的是怎么复现当时的心情,最少量地把现在的一些想法加进去。很难。

想看陶渊明诗集,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走远了,如春宵的轻梦,没经过,自然不懂,经过,自然不忘。

人过了一定的年纪,就得学着忘掉,放下,不放下,心就老了,累了,装不下新东西,放不下,也回不去了,放下,自己舒服,别人也少点尴尬。别去想会怎样,自己又没做坏事,只是花会枯萎,逝者如斯。

先生的文集很多,这本书都是这些集子的序。年轻人,要知道天高地厚。

为何有一种情到深处,生死便置之度外的感觉呢?

借您吉言,但愿人长笑,千里共婵娟。

爱情,这次听您讲,我洗耳恭让。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不论。

温度降下来就发现全文都是谬论,然而还是让人忍不住相信,于情的来与去,谁都无话可说。

什么是情烈烈?如火焰一般,如美酒一般?叹惋!

只要是好文字,不会尘封的,它一定会先震撼我的心灵,随后抚慰我躁动的灵魂。

水的高度超不过源头,人不是。

我也希望会越来越好,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