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意难平高鹗终究得正果,恨残暴忠顺也要得其所(1 / 2)

“哪里不对啊?挺正常啊,上一首曲子说的是宝钗姑娘,这一首曲子说的是黛玉仙子,没问题啊。”曹雪芹脑袋摇成拨浪鼓,没问题就是没问题。

众人也都觉得挺正常,黛玉却一直坚持,终于黛玉找到了问题所在。

“不对,就是不对,这两句‘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意思不对劲儿,老曹你作何解释?”

众人一听,也都发现问题了,都齐刷刷盯着老曹。

老曹的冷汗都流下来了,颤巍巍说道:“这个,哎,这个是我文采不足,勉强拼凑上去的句子,意思确实不通,不通,莫要苛责我这个半吊子了,我老曹又不是什么大诗人,这个实在是为难我了。”

老曹越说大家越怀疑这里头有问题。

贾钰冷笑一声,说道:“老曹,看来你是质疑我没办法整你是吧?既然不肯说,我给你开个后门,十九层地狱本来是专门给玄门那几头东西开的,给你也特批一个?”

老曹一看,这个根本瞒不住了,只能说了,只得长叹一声。

“哎,何必呢?何苦呢?一个作者写作的最初想法跟故事的演化本就是两回事,随着文字的展开,很多设想自然而然就要改变,故事是要不断生长发展的。”

没人理他,只等他说实话。

“哎,好吧。这两句歌谣本就不该留在这里,本就该彻底删除隐去才是。其实,这一段是最初的稿子,下面这段本就是有人故意加塞进来的:

〔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再来看其判词,‘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断语云: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这判词才是我写的,各位可能明白什么意思?”

妙玉一声冷哼,质问老曹:“老头,你什么意思?你想说我什么?”

曹雪芹打了个寒颤,赶紧说道:“这意思是,妙玉心中早有宝玉,从未心空,宝玉自比浊物,而后更是追着妙玉出家,两人终究说不清道不明,美玉与泥淖终究不清不楚起来。”

妙玉点头说道:“还不算离谱。总比那红楼曲子那段要好上许多,那段曲子简直不堪入目,何人篡改出来?断然应当永世千年不得超生,送他去十九层地狱。”

贾钰一听说道:“得令,请平心姐姐准许,将人族乾隆年间名为高鹗者,恶意篡改红楼之人,送入十九层地狱,十万年刑期过后再议。”

平心点头说道:“不算过分,这是他应得的。”

于是,鬼差出动,很快找到高鹗魂魄转世,带归地府受罚。

黛玉冷眼看着曹雪芹,一字一顿的问道:“所以,老曹?〔枉凝眉〕这支曲子该怎么解?”

曹雪芹用袖子擦擦额头的冷汗,也不敢拖延,说道:“就,就是姑娘所想的那样,其实这段是说的两个人,一个是黛玉姑娘,一个是妙玉。

第一段说宝钗虽嫁给宝玉却毫无意义,活寡一般还不如。

第二段说的是两位绝代风华女子,妙玉终究对宝玉动了心,妙玉终究也是有着前世姻缘而来,然而,姻缘因果却终究有缘无份,错过这一世的姻缘,留下无尽的遗憾,成为悲剧的绝响。

这样故事的张力就全出来了,宝钗活着,却什么圆满都没有得到,只有一个疯癫出家的宝玉让她一直一直的悲痛着,直到冻死荒村。

黛玉、妙玉早亡,随都是有情义之女子,却全都错过,更是连一律芳魂都无法留下。”

黛玉没再为难他,因为黛玉相信现在老曹说的是实话了,这确实是真惨,惨绝人寰的惨。

红楼十二支曲继续,贾钰索性把元春、迎春、探春、惜春都找来,也算是全了金陵十二钗的相聚。

唱到:〔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这个时候,贾钰把王熙凤的魂魄从地府之中借来一阵子,让她也看看也听听。曲毕,王熙凤的魂魄对着贾钰行礼三次,才跟着鬼差又回去了地府十八层地狱之中。

唱到:〔留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贾钰将巧姐也带来听了一番曲子,小孩子还没长大,懵懵懂懂的还以为是一场梦境。

唱到:〔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