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抗震救灾(1 / 2)

暖山 南棠听风 1688 字 4个月前

他们知道这意味着一批批英勇的战士正朝着这里赶来,准备展开一场灾后救援任务。

那一刻,所有人的心都被深深触动,他们为自己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强大且充满温情的祖国而感到无比幸运与自豪。

大概过了四十多分钟,那道令人翘首以盼的风景终于从林子里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救援队伍的轮廓逐渐清晰,他们如同一道亮丽的彩虹,在灾难的阴霾中绽放光彩。

每一位队员都身着统一的救援制服,那是勇敢与责任的象征。

他们肩上扛负着各式各样的救生装备,每一件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与希望的光芒。

他们每一个人的步伐稳健而坚定,眼神中透露出必胜的信念,向草场上的老师和孩子们毅然前行,成为了老师和孩子们心中的坚实依靠。

“考虑到场地的问题,我们就把草场搭在这个地方,有无人员受伤,有受伤的话,那个位置有医护人员。”

“没有,孩子们都很好,无人受伤,就是淋了一夜的雨。”谭溪宁看着那个带队的战士说道,“今天好几个孩子病了,还在咳嗽,也有发热的迹象。”

王乔明站在旁边:“我希望么如果能做饭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借个做饭的地方,煮上几锅姜汤。我们的娃感冒,喝这个有用。”

“行。”

在了解完情况后,救援队员们没有片刻停歇,立即投入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

他们分工明确,协作默契,有的迅速搭建起临时帐篷,为孩子们提供遮风挡雨之所;有的则马不停蹄地搬运物资,确保食品、饮用水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能及时送达每个人手中。

得益于救援队员们不辞辛劳的付出,一列列蔚蓝色的帐篷耸立于广袤的绿茵之上,这些色彩鲜明的“小岛”,宛若海洋中孤独旅者的庇护所。

不仅为身心俱疲的孩子们老师们提供了安全的栖息之地,更以其独特的色调,编织出一抹抹抚慰心灵的温柔画卷,恰似蓝天拥抱大地时那份宁静而深远的承诺,让每一个受创的灵魂得以在此寻觅到一份难得的安宁与慰藉。

李有发作为村长,在将普沙村希望小学的状况汇报以后,还要带着救援队的战士们往寨子里去查看情况,故先离开了草场。

谭溪宁和几个学生分在一个帐篷里,孩子们有了毛毯披在身上,忧心忡忡地看着她。

看出孩子们的担忧,谭溪宁轻声安慰着:“没事的孩子们,救援队来了,不会有事的。”

女孩子抹着眼泪:“我就是担心我奶奶,她一个人在家里。星星老师,你说地震的时候,她能不能及时从床上爬起来跑出屋子?”

“她会的,也可能你家的屋子够结实。”

孩子们不懂为什么学校的砖房倒了,女孩又抽泣起来:“老师,我还是很担心,我能不能和李爷爷他们一起去?我不会给他们添麻烦的。”

“你呢,还是一个孩子。”谭溪宁找来一把梳子给孩子梳着头发,“李爷爷和这些叔叔们要去帮助村里的人,他们任由你跟着也不行,总是要照顾好你的,对不对?

就像老师,虽然你会跟着我,但我是不是还得不时注意你有没有在跟着我。这样呢,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我们要配合好他们,在这里好好待着不乱跑,就是做大的配合。

放心吧,李爷爷认识你奶奶,等再见到他,他会把你奶奶的消息告诉你的。”

女孩裹紧自己背上的毛毯,认真地看着谭溪宁点点头。

在救援队给普沙村带来帮助的时候,这些英勇的战士们和希望小学的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他们在完成繁重任务的同时,还不忘给予孩子们特别的关注与关爱。他们会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用轻柔的话语安抚他们内心的恐惧与不安;有时,还会拿出随身携带的小玩具或是书籍,试图通过简单的互动来分散孩子们的注意力,带给他们欢乐与笑容。

在这些温馨的场景中,孩子们脸上的阴霾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重新焕发的生机与希望,而孩子们虽然年纪还小,但是他们早已经懂得什么是感激。

和李飞住在一个帐篷的王小妹,用一块纸板画出了士兵到来的场景。她从小没有接受过美术生特长的培养,也没有讲究那些光和影的理论,有的只是一颗炽热的感恩之心。

经过调查,地震给普沙村带来的最大损失就是希望小学被毁。村寨里星星零零有十八户村民受灾,皆是因为土坯房结构简单,又经过雨水浸泡,导致地基不稳而房屋倒塌。

由于是深夜地震,村民来不及从屋里跑出去,导致那十八户村民不同程度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