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灾后重建(1 / 2)

暖山 南棠听风 1713 字 4个月前

有老师问道:“王校长,那我们住在第几层?”

“老师们的宿舍已经翻新加固过么,不影响使用的话,还是住在原来的宿舍哈,都是两人一间么,再换也么用嘛。娃娃们还没住过这么好的楼呢,好,好啊!”

王乔明赞不绝口地看着教学楼:“娃娃们的教室就在一楼么,二楼左边是办公室和教室,右边和三楼是宿舍,让师傅们么再给装一道铁门,安全哈!”

王乔明平时严肃惯了,今日嘴角差点翘到天上,就没压下来过。

“谭老师,你看看还有哪样补充的?”

谭溪宁摇摇头:“暂时没有,孩子们的宿舍搬上去了,原来的宿舍就空出来了,留出一间来做杂物间,另外两间我希望能改成音乐教室,另外我还想在给孩子们弄一个图书馆。他们这个年纪正是要读书的时候,他们只能接触到课本上的知识,内容过于单薄。”

“谭老师这个主意好。”王乔明仰着头,把教学楼上的金色大字看了一遍又一遍: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王校长,图书馆的书籍问题我来想办法。我之前的单位愿意出手相助,并且除了图书以外,他们还会给我们订学生报。”

王乔明终于回过头:“好,好好好。哦,老师们,过两天学生们就开学了,我们去办公室开个会。”

老师们开完会,李有发抽着烟走进办公室:“哎,好!这才是学校的样子嘛。”

王乔明看到李有发的烟斗冒着烟,二话不说走过去从他嘴里扯出烟斗,再浇水熄灭。

李有发笑着:“么么,老王,还晓得心疼我身体了哈?放心嘛,我又不是你,我身体好,医生么让我少抽烟哈。”

他说着,又想从王乔明的手里夺过烟斗,王乔明却是手一偏,有些嫌弃地说道:“哪个管你哈。说了多少次了,在学校莫抽烟,尤其是我们现在有新学校了么,你抽烟把我们的白墙熏黑咯。”

“哈?”李有发从王乔明手里拿过烟斗,“你是担心你的墙哈?”

说完又点着头,把烟斗系在裤腰带上:“行嘛行嘛。构建美丽乡村的项目马上就要动工了么,以后这段时间么我可能么得时间经常来学校了哈,你们有事情么,直接给我打电话。”

“知道了。”

傍晚,谭溪宁正坐在教室里打扫卫生,只听见村里的大广播里传来李有发的声音:“乡亲们,告诉大家一件大事。最近国家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咱们村子有幸被列入改造名单,一份正式的红头文件已经送达村委会,这意味着,我们的家乡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变化。”

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夕阳余晖洒在每个人略带激动又夹杂着些许不安的面孔上。这份消息犹如春风拂过田野,让原本平静的村庄泛起了涟漪。

大家都知道构建美丽乡村承载着国家对于乡村发展的深切关怀与长远规划,预示着村民们的居住条件、生活环境乃至生产方式都将发生质的飞跃。

构建美丽乡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关乎每个村民的切身利益和长远福祉。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村民自身将紧密合作,共同绘就一幅宜居宜业的美好图景。

李有发翻动着自己的工作记录本:“旧貌换新颜哈,啊些见证过岁月变迁的老房子,全部都将被重新修建哈。到时候会有专门的设计师么,结合我们村本地特色与现代审美,设计出既能融入山水画卷,又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新居。每一砖每一瓦都会出于对抗震、防洪的安全考量!然后么!确保大家的生命财产万无一失。”

李有发停顿了一会儿,喝了一口水,又把自己的稿子翻了一页:“乡亲们!另外了么,土地是我们的根,科学规划将是其焕发新生的关键。专业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绘制蓝图,耕地精细化管理,非农用地转型为休闲农业与旅游亮点,绿色生态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我们的茶叶田地,到时候会打造成万亩茶园旅游区!

啊这个,还有了么!与此同时呢话,基础设施的升级么势在必行。宽阔平整的道路、明亮的街灯、畅通无阻的网络,还有完善的水利设施,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让每一位村民的笑容更加灿烂。我要说呢就是这些。然后,过一哈么,大家来村委会这里拿一下表,要填名字哈!”

谭溪宁早在手机和报纸上看到过一些经过美丽乡村构建的村子,那些村子,曾经是他心中典型的“脏乱差”的代名词——垃圾遍地,河流污染,房屋破败不堪,年轻人都逃离故土,只剩下孤独的老人守望着一片荒凉。

而现在原先杂草丛生的空地变成精心打理的绿地公园,清澈见底的河水绕村而过,两岸种满了垂柳和鲜花,美得如同画中仙境。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新型民居,它们不仅外观时尚,色彩斑斓,而且内部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完美融合了传统本地特色与现代元素。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些村子开始吸引游客的目光,农家乐、民宿、手工艺品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当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收入。

那个村就在他们隔壁市,叫做田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