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温以缇便打算,在这座深山之中种下一批桃树。
而桃树需要种植很大的一部分条件,但是需要光照充足。
而甘州虽说土地匮乏,但光线光照则是十分充足的,且桃树有一定的耐寒性,很是适合甘州的天气,这也是温以缇早就计划好的。
不过,要在这片被大火肆虐过且残留着火药成分的山林中种下桃树,所要付出的代价和花销也着实不小。
以前温以缇还说苏青花钱那可是大手大脚的,而如今,温以缇在这件事上似乎也毫不谦让。
山林之中,埋藏着大量的火药成分呢。那场大火烧过之后,本就制作得较为粗糙的火药,虽然挥发了不少,可即便如此,依旧有一些顽固的痕迹,尤其是土壤里,多多少少还是残留着不少硝石。
会使那土壤的质地变得有些奇怪,原本该有的松软与疏松感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略显粗糙且板结的触感,将土壤里的孔隙都一一封堵了起来,让土壤的透气性变得极差。
这样的土壤环境,对于桃树的生长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难题。
温以缇知道硝石中,含有大量的氮和钾等营养元素,这在短期内,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看似会给种植的桃树带来一时的“繁荣”景象。
那些桃树在种下后,会因为土壤中过量的氮、钾滋养,疯狂地生长起来,蹭蹭地往外冒。
然而这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隐患。
随着时间的推移,过量的氮、钾会打破了桃树生长所需的营养平衡,桃树的生长发育开始受到严重影响。
更糟糕的是,硝石中的某些成分,也是还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毒害作用,所以要想让桃林真正茁壮成长,必须得想办法处理这些棘手的问题才行。
首先着手的,便是土壤置换法与自然风化法双管齐下。
先深挖表层土壤,挖到合适的程度后,接下来便是自然风化环节了,经过较长时间的风吹日晒、雨淋雪冻等风化作用,土壤中的火药成分果然在一点点地分解、挥发,也逐渐被自然稀释。
当自然风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加入适宜树木生长的新土和大量的肥料。
之后还得为了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使其更契合树木生长的要求,撒入石灰粉等,这些无疑都是需要时间。
而温以缇知道这些,除去一部分现代知识外,还有助力则是赵锦年给她的那一堆古籍。
古人智慧不可小觑,其中几本也的确有着类似关于处理土壤的记载。再结合她以前的记忆,在脑海中梳理、推断,拼凑出一套最适合这片山林土壤的处理方法。
只是这毕竟是从未实践过的事儿,温以缇心里依旧没底,只能摸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