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但为破笼九头鸟,不争人间第一峰(2 / 2)

张绪激动地说道:“在下以为这诗堪称大乾第一,诸位以为如何?”

苏清欢一愣,第一?

闻一多曾夸赞《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是“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这一评价在后世甚为流行,这篇诗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第一。

但实际上,张若虚这篇《春江花月夜》在明代以前关注的人并不是很多,唐朝的选本基本都未选录,诗话也少有提及。这首诗还是在明代以后才逐渐为大家推崇。

而且,张若虚流传到如今的诗只有两篇,一篇正是《春江花月夜》,另一篇则是《代答闺梦还》。张若虚生平不为人所知,他能为后人所记得也是仰赖这首《春江花月夜》。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春江花月夜》不为所重,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春江花月夜》被捧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有些人觉得这诗美极了,带给他前所未有的美感。有些人又觉得这诗太普通,文字平平无奇,根本当不上现在的名声。

但撇去这些历史,只是朴素地去审视《春江花月夜》。

它当然是一篇好诗,光是其让无论懂不懂诗的人都能产生那种美感,就远远胜过旁的诗了。

雅俗共赏,灵愚共感,就是许多诗无法企及的。

而且这诗是写在初唐,那正是诗歌将要开辟出新天地的时候,诗歌将要达到前所未有高峰的时候。这样一篇在美感,在立意,都有所突破的诗歌,意义就更是非凡。

正如莫言的那个比喻一样,我以为各种文体均如铁笼,笼着一群群称为“作家”或者“诗人”的呆鸟。大家都在笼子里飞,比着看谁飞得花哨,偶有不慎冲撞了笼子的,还要遭到笑骂呢。有一天,一只九头鸟用力撞了一下笼子,把笼内的空间扩大了,大家就在扩大了的笼子里飞。又有一天,一群九头鸟把笼子冲破了,但它们依然无法飞入蓝天,不过是飞进了一个更大的笼子而已。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张若虚和初唐四杰一样,也是扩大了诗歌范围的九头鸟。

无论看不上的人如何看不上,终究不妨碍《春江花月夜》如长江黄河一样,流传万古。

但盛唐诗歌的高峰一个高过一个,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当然也是足以与他们并峙的高峰。

但后世人的眼光各有不同,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