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天意弄人(1 / 2)

公主升职记 鎏伊 2535 字 6天前

眼上的布条被摘掉,刺眼的白光瞬间涌入。

傅鸿煊眉头微皱眉头半眯着眼睛,等适应刺眼的光线。

缓缓看清,坐在自己面前之人长相。

面颊凹陷、脸色暗黄,曾经锐利如鹰的目光,如今再无往日的半点神采。

如果不是眉宇间的轮廓,傅鸿煊差点没认出眼前之人前是“西周帝”周宣礼。

两人对视之后,陷入一阵沉默。

一个前朝帝王,一个前朝将军。

傅鸿煊轻轻转了转被麻绳捆绑的双手,神情平静问道:“准备什么时候动手杀我?”

周宣礼沉默一会后,才摇了摇头道:“朕不否认刚刚是真的想动手杀了你,现在……没必要了,一切都晚了。”

说罢周宣礼长长叹息一口气:“你我之间的恩怨,今生已经算不清,望来世能理清。”

“我知你恨我防你,恨我让你父亲战死沙场,你我之间的隔阂犹如天堑,如今再说这些已没有意义。”周宣礼眼底满是落寞与不甘。

傅鸿煊没有搭话,这话没法接,接了总觉他与周宣礼之间有什么爱恨情仇似的。

周宣礼深深看了傅鸿煊一眼道:“朕可怜你。”

傅鸿煊微微一侧头,将目光从周宣礼身上移开,这人已经疯了。

将视线转向一直默默伫立在自己身旁的男人——李义。

李义没有与傅鸿煊对视,一脸淡漠直视前方。

傅鸿煊便收回目光,低头看了看捆缚自己手脚麻绳,口中喃喃自语道:“没想到……那个人会是你!”

李义在傅鸿煊身边待了十多年,没人会想去防范李义。

李义在傅鸿煊常用的茶具中下了迷药,等药性发作拿绳子把傅鸿煊绑了。

然后背着傅鸿煊从密道离开,轻而易举就把傅鸿煊带出云都城,没有任何人察觉到。

周宣礼见傅鸿煊不理会自己,一咬牙喊道:“当年你父亲边城一战,你恨我耽误了支援,但你可知当年那一战,如果不是齐国祸水东引,就不会有那一战,傅景瑞也就不会死。”

当年边关一战,傅鸿煊的父亲傅景瑞,是因为弹尽粮绝,被蛮族活生生耗死的。

当时如果援军能及时赶到,傅景瑞根本就不会死。

但那时周宣礼忌惮傅景瑞,倘若任由傅景瑞继续发展下去,连战连捷、屡建奇功,其威望必定日益高涨。

届时天下只知他傅景瑞,不知周宣礼,自己的皇位恐怕不保。

权衡利弊之后,周宣礼果断出手干预,致使援军迟迟未能抵达前线……

那一天傅鸿煊失去了双亲,后来周宣礼为了堵在悠悠众口。

对傅鸿煊多加关照,彼时傅鸿煊虽已被傅家认回。

然而,其外室子的身份始终备受争议。

依常理而言,外室子是没有资格继承傅家。

是周宣礼力排众议,扶持傅鸿煊继承了傅家。

周宣礼会如此帮衬傅鸿煊,除了要营造出厚待功臣之后的名声。

更多是觊觎傅景瑞手中的兵权,即便傅景瑞已然身亡。

可军队中身负要职的将领,多数皆是傅景瑞的旧部。

若放任傅景瑞手中的兵权被他人所瓜分,虽可解当下之困。

但谁敢断言不会出现第二个傅景瑞。

如果扶持傅鸿煊接管傅景瑞的兵权,一来这有利于自己的名声。

二来傅鸿煊毕竟是傅景瑞唯一的儿子,哪怕是个庸才。

傅景瑞的旧部也不会有什么太大意见,可以稳住人心。

周宣礼是想巩固自己的皇位,可不想把军队搞分崩离析。

最重要的一点,傅鸿煊才十几岁,是个毛都没长齐小孩子。

傅景瑞有多迷恋那个外室,夸张点说全西周都知道,傅景瑞为了那个外室不惜被逐出家门。

对于外室生的儿子更是疼爱到骨子里。

自己常年在外风吹日晒驻守边关,却不舍得让这外室的母子跟着自己去边关吃苦。

傅鸿煊自幼生长于帝都,从未涉足边关,更遑论上阵杀敌。

如此一个毫无经验、人脉和能力的稚子。

除了那点父荫,傅鸿煊想在军中立足,所能倚仗只有他。

当时周宣礼是打算,先扶持傅鸿煊稳住下面那些人。

等自己把其他觊觎军权的人打发了,回过头来,找机会一个个剔除掉傅景瑞的旧部。

到时就算傅鸿煊成长起来,底下的人已经被他牢牢掌控住了。

傅鸿煊照样掀不起什么风浪。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周宣礼做梦都没想到。

在帝都籍籍无名的傅鸿煊,到了边关立马就大放异彩。

带着傅景瑞的部下漂漂亮亮打好几场胜仗,周宣礼还没反应过来。

傅鸿煊就在军队站稳脚跟,那速度简直如有神助。

军队说复杂也复杂,但说简单也简单。

只要你是真有本事,哪怕你年龄比自己儿子还小,该服还是服。

那时周宣礼简直悔的肠子都青了,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

周宣礼就算想收回自己话,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小主,

要是真的逼急了,傅鸿煊直接起兵造反,有够周宣礼喝一壶的。

所以这些年,周宣礼也只能按耐下来,对傅鸿煊宠幸有加。

他既然能收拾掉一个傅景瑞,就自然也能收拾傅鸿煊。

只要他足够耐心,机会总会出现。

这一等就是十几年,周宣礼没想到傅鸿煊比傅景瑞难缠多了。

也谨慎的多,十几年无论周宣礼怎么试探,就连傅鸿煊的未婚妻被自己用计夺取。

傅鸿煊从始至终都表现的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未越雷池半步。

这么多年的试探,若非他们之间横亘着傅景瑞的血海深仇。

周宣礼着实想将傅鸿煊招致麾下,如此顺从且得力的臣子。

哪个帝王会不喜爱,然周宣礼却深知那是绝无可能的。

谁会给自己的杀父仇人效力。

这么多年,傅鸿煊唯一一次当众忤逆他,就是反对出兵挑衅齐国。

周宣礼那时欣喜若狂,以为自己终于等到机会了。

他知道傅鸿煊说的没错,别看齐国内忧外患。

但齐国新晋女帝可不是什么善茬,那些大臣嘴里嚷嚷着女人不堪大用。

如果瑶初光是靠齐帝传位,或者是历国公控制了朝堂,扶持瑶初光上位。

周宣礼会觉的那些大臣说的有几分道理,问题是瑶初光根本不能用常理来形容。

才一万人的兵马,就敢直接起兵造反。

一万对上二十万,还造反成功了。

这种猛人,别说瑶初光是个女人,她就是头猪都让周宣礼忌惮不已。

也就朝堂上那些读书读傻的井底之蛙,才会因为瑶初光是个女人就轻视她。

周宣礼又不蠢,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观望才是最佳的解决方法,最好是与蛮族暗中联手,但这些都需要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