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将自己钉在了框了,或许是之前写文的方法,仿佛自己的文章就在自己所看过的文章里,虽然自己写了新文章,但是总觉得有一面书墙将自己围了起来,无法走出去。
林开云看看竹筐里堆砌的草纸,一筐又一筐,林开云都已不记得换了几筐。
在科举这条路上,他是半路出家,自己所学是读书写作的技巧,是应付科举,功利心足。在别人看来或许是好文,但对自己来说,似乎没有进心,也无是自己被逼无赖走上的这条路,没有认真做文章的豪情。
当然,这两者并不互相排斥,自己应该融入进这个社会,放平自己心态去对待科举,不要因为应考而学,要积极地心态去对待文章,不能将文章作为科举的手段。
林开云 想着夫子对自己的评价,或许该找夫子聊聊。
哪想,刚出寝室,便看到王安宁走了过来。
“假日回去吗?我爷爷找了些成都府的时文,你与我一起家去?”
未等林开云开口,王安宁便知道他要说什么。直接递了本册子过来“这就是了,刚管家送过来的,就知道你不想去,拿去吧,这可是最新的。你仔细看看。”
林开云接过来一看,里面有不少成都府有名气的士子。
“我可看见你近段时间有点暴躁了,时间还早呢,你慌什么,你还是案首,看看班里的同窗,即使在他们前面你也同样压得他们不能喘气,你就发挥你的 正常水平肯定能过,我这千年老二都不怕,你怕什么。”
林开云点点头,知道他说的在理,不过自己的问题还是要解决。
林开云回寝室继续看手里的书册,收获确实不小。
如今的大明朝靠科举出生,看他人的文章,无论是华丽还是朴实,都有一种繁华之感,再加上前几年打退瓦剌更是呈现一幅欣欣向荣之感。
不过林开云知道历史上的明朝结局,历史的相同性让他不能不多想,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在如今的大明朝也出现了,说明什么?说明入不敷出了,钱不够了,土地兼并太严重了,历史上有说法张居正让明朝的灭亡往后推了五十年。
就这样的时代末期,林开云不得不多想,或许是知道得越多死的越多,好不容易捡了一条命,他可不想死。
。。。。。。。。
林开云找到两位夫子,说了说自己的文章的问题。
两位夫子对视一眼后,杨夫子道“或许你该回家看书了。”
柳夫子看着林开云目瞪口呆的样子,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一般都是乡试之后进行,然则你的文章骨架已成,你读书宽广,只剩这一条路。不过你年纪小,这条路就不适合了,眉山县内也没什么大儒,或许你可以去拜见王家老爷子。学堂没有什么可教的,家去吧。”
林开云拜别两位夫子,他也明白自己的处境,无名师教导,也无家势可依,只能靠自己走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