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委马上就感觉到了,冀东肯定也耍了花招。
“没有,政委,我们都是按照军区的命令执行。”
“就是有些部队,也都在地方团,我们可没有整编。”
王先臣马上否认,支队、独立团都要上报军区。
“你们有几个地方独立团?”
“7个,我们组建了7个地方团。”
政委摇摇头,就知道他们不会这么老实。
“等下,你别说,让黄政委跟司令员申请,抽调独立团和地方两个基干团,成立新支队。”
政委悄悄叮嘱了一声,冀东也要扩编了。
王先臣就快要蹦起来了,太好了。
走冀东,李福生还想实地看看情况,冀东破局非常关键。
41年、42年是根据地最困难的时期,确实跟天灾也有关系。
李福生做了这么多准备,种菜、种蘑菇,养鱼、养兔子,就是想在最困难的时候,能坚持住。
华北连续三年的大旱,会给部队带来致命威胁。
冀东无疑非常重要,这是要跟老天爷抢饭吃。
按照军区的命令,津南已经在秘密的储备粮食,当然,是以作战需要的名义。
辽东也是,那里也是李福生准备的第二备用粮库。
冀东,只有唐山、遵化这样的城市和铁路沿线的县城在小鬼子手里。
其他的广大地区都在八路军手里,小鬼子已经被困住了。
李福生实际上有过计划,干脆把整个冀东小鬼子全部消灭。
但还是有点顾忌,不管是华北方面军还是关东军,一旦出兵,八路军又要撤退。
就像这次锦西,小鬼子来了,八路军不可能守得住。
与其来来往往反复,还不如把这些小鬼子留着。
当然,打,肯定要打,练兵,再就是缴获物资。
冀东这半年,大仗没打,但是小仗打了不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击队、地方团经常跟小鬼子过招,攻击小鬼子据点。
就算是总部不下命令,冀东还是一样的打。
总部给冀热辽的命令,冀东出动五个团,津南出动6个团,人参与总部的作战计划。
对于冀热辽来说,这个兵力完全没问题,执行就是了。
政委建议冀东组建新支队,也有这个原因。
主力旅出动一个团,独立旅出一个团,支队出两个团,地方出一个团,正好都锻炼了。
冀东有个最大的问题,汉奸、土匪非常多,杀不完。
根据地一年多来,先后镇压了好几次,但是总有一些人不怕死。
按照赵宝森的说法,这里的民风还是太彪悍了,经常因为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相互争斗。
一旦吃亏了,想尽办法也要把场子扳回来。
结果,就有很多人走了邪路,去找小鬼子告密。
其实这样的事情,很多地方都有,但是冀东尤其突出。
原先冀东就有好几个团级干部被人告密,惨死在小鬼子手里。
李福生到了冀东以后,再次强调,根据地必须建立完善的警卫体系。
军区敌工部内卫组组长郑刚被李福生调到了冀东,任敌工部副部长。
要求就是,半年内必须把冀东打造成水泼不进的坚固堡垒。
郑刚伤愈后一直在根据地工作,跟着敌工部韩部长到处跑。
经验有,相关业务也比较熟悉,确实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