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汪东明还是出差了,再次来到冀北,他并没有提前给赵卫华去电话,而是自己先去了天童山,住进了山脚下的一个酒店。
汪东明准备先去梵屿寺转转,在他内心里,还想找机会再见一见梵音大师,毕竟上次遇到的时候,自己稀里糊涂地连他是谁都不知道。
汪东明沿着蜿蜒的山路朝着梵屿寺走去。现在是6月初,山上还有一丝丝凉意,但满山都已经是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声。
怀着虔诚的心,汪东明走进达梵屿寺后,游人并不多,但却随时都有梵香的味道飘进鼻子,让他感觉寺庙比上次来时多了几分宁静祥和的气息。
他四处打听梵音大师的下落,小和尚们却都说不知道,连梵音大师身边那个慧能小师傅的在哪里也不清楚。
正当他失望之际,看到一处寺院角落有一位年纪略大一些的僧人正在扫地,神态不凡。汪东明连忙走上前去询问梵音大师,扫地僧刚开始一愣,随即只是微微一笑,道:“有缘自会相见。”说完便继续清扫落叶。
汪东明无奈,心道这就是出家人吗?说话总是云里雾里的?但也不好责怪别人,只是谢过之后,继续往山上走,看能不能找到上次那个八角亭旁边那处偏僻的院落。
可是八角亭依旧,而那条小路尽头也仍然是一条绿化带,并没有别的路可以进去,如果不是一直戴在自己手上的那串佛珠,汪东明真怀疑自己是不是遇到过这个梵音大师。
他走到八角亭中坐下,摘下佛珠捻动起来,伴随焚香的味道和时而飘来的悠扬的钟声,他感到内心无比平静和踏实。
回首看了看那条小路,汪东明突然觉得这会不会是一种暗示,也许此次冀北之行还有更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等待着他,不管怎样,他决定再停留几日。反正自己住在山脚下,每天一早一晚来看看,说不定能遇到呢?
休息了一会儿后,汪东明拾阶而下,去大雄宝殿请了一炷香,捐了1000香火钱,然后回到了酒店。
给赵卫华打了个电话,然而他却出差在外,连他弟弟赵江华和谭林栋两人也不再在冀北。
好在汪东明这趟来冀北主要目的是看看冀北其他橡胶的市场情况,拜访赵卫华只是顺带的目的之一。
因为他之前和杨明华以及朱慧玲交流的时候,了解到冀北这边做密封材料杨明华、鞋材的厂家很多,这也是目前杨明华和朱慧玲两人大力发展业务的主要对象,所以汪东明也想在冀北这边有所收获。
尽管赵卫华不在冀北,但他依然执意要求自己的妻子王芳代替他来接待汪东明。起初,汪东明本想婉言谢绝这番好意,然而当他意识到此次前来还特意为赵卫华准备了一份礼物时,便改变了主意,愉快地答应了下来。
其实,王芳在此前已经多次随赵卫华接待过他的一些重要客户。
虽说她本人并未在公司上班,可对于公司里里外外的各种事务却是一清二楚。不仅如此,赵卫华对王芳洞察他人内心想法的本事也是钦佩有加。因此,每当他因事无法亲自出面会见客户时,总是放心地将这项任务交托给王芳处理。
对于汪东明,王芳并不算完全陌生。而且尽管两人仅仅只有一面之缘,就是那短暂的相遇,却给王芳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王芳作为一个全职富太太,家里有请保姆收拾家务,她一天到晚除了睡觉、或者美容、或者健身,亦或是和一帮富太太打打牌。
加上赵卫华有时候经常出差,或者说在外面也是花天酒地,虽然他对王芳很好,但王芳的日子过得挺无聊的,再加上身边都是一帮这样的阔太太,人一多,心思就活泛,有时候就有些放纵自我的想法。
但王芳又是一个极好面子的人,不愿意和那些阔太太同流合污,但并不是说她不想,反而有时心里这种念头更加强烈,对于即使要出轨的对象也有住着较高的要求。
汪东明有一副好皮囊,说话风趣幽默,年轻有为,完全符合王芳的心里标准,因此王芳在刚见过汪东明的那段日子,竟让她对汪东明日思夜想,有时候,在夜深人静、倍感孤寂之时,汪东明甚至还成为了她脑海中的幻想对象。
所以说,不管男人还是女人,一定得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整天闲着,迟早会出问题,当然这是题外话。
王芳经过这几个月,好不容易把汪东明忘的差不多了,如今冷不丁听到赵卫华吩咐自己前去接待汪东明,王芳那颗早已不再年轻的心竟然不由自主地泛起了一丝紧张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