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笙书一干人马还没到道刊商社,却见临近商社的路上都有全副武装的将士们站在那里警戒。楚中天在前头高喊着:
“大元帅驾临,尔等闪开!”
那些将士看着楚中天身着将军的甲胄,也不敢阻拦,任由他带着高笙书和段友山等人进了警戒圈。
可是,还没等他们走进商社,却见前头站着一个气势轩昂的将军,高笙书一见,急问:
“柳大人,这里的火扑灭了吗,人没事吧?”
此人正是云州郡守柳升威,四品职衔,高笙书在丹宇帐下担任行军大司马的时候,多有接触,高笙书对他印象颇佳,不过,他就任大元帅之后,两人还没碰到过。
柳升威赶紧对着骑在马上的高笙书抱拳致礼,说:
“禀报大元帅,今日辰时属下接到火警禀报,立刻亲自迅速组织调集人员全力灭火。可是,近日天干物燥,而且火借风势,衙门里匆促之间,灭火器具又是不足,我们只得……”
啥啥啥,咱问你人有没有事,你同咱说这些干什么。好像后来1800年后的一次台风,在沿海的一个城市登陆,央视的那个什么松的连线当地官员,问民众有否伤亡。可那官员就同今日这个柳升威如出一辙,根本不理别人的问题,而是大言不惭地强调自己这些做领导的如何关心百姓疾苦,如何亲临一线指挥抗台救灾。看来官僚主义的传统古已有之,只不过后来愈加发扬光大罢了。
“柳大人,你不要同本帅说这些废话,本帅问你这场火灾死了人吗?”
本来还想向高笙书这位笙亲王兼征讨大元帅表功的柳升威,听到对方这么声色俱厉地问话,顿时也有些傻了,毕竟高级官员场面上都要客客气气,高笙书贵为亲王,更应该礼贤下士,彰显君子之风。不过,这柳升威反应还算快,赶紧说:
“禀报大元帅,大元帅洪福齐天,来的真如及时雨,今日火灾虽烧毁了几间房子,但因咱们衙门及时扑救,并无一人伤亡。”
柳升威情急之下,仍不忘往自己脸上贴金。高笙书听得并无人员伤亡,顿时松了一口气。
好好好,芳茹总算没事,不然咱这个当爹的机会也就有些悬了。
“好,很好,柳大人果然指挥有方,本帅也曾听说柳大人为官清正,把百姓疾苦时刻放在心中,今日此事,可见一斑,本帅记下了。来,快带本帅前去看看。”
高笙书心情好转之后,也对柳升威褒扬了几句,然后,策马来到火灾现场。却见原来道刊商社的位置只剩下残垣断壁,焦黑的木梁横七竖八的倒在地上,空气中充斥着刺鼻的焦糊味,金字招牌也已被烟熏得漆黑,牌匾已断成两半。地上满是积水和灰烬的混合物,个别地方还正在冒着青烟,曾经人声喧闹的商社现在已成了满目疮痍的废墟。
高笙书再向后看去,只见商社与他家之间的院子里站着数十名青年,他们手中端着木盆,似乎都做过扑救,防止大火的蔓延。想必是笙亲王的宅子在这边,柳升威不敢怠慢。而芳茹则站在他家院门口,神色如常。于是,他向芳茹挥了挥手,她见到了,又跳又叫,也挥了挥手,他的心总算彻底放下了。
他本想问柳升威几句,可是程道刊不知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来到他跟前,大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