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人立刻心领神会,几天后,孙家的秀才竟然被革除了功名。这一处理结果让濉溪的地主们顿时老实了许多。此时,前来孙家做客的那队淮军也被紧急召回,这些地头蛇终于领教到了苏星云在官场上的能量。他们纷纷拿出苏星云给的征地费,乖乖让路。
这次危机的解决,完全得益于濉溪地主阶级根基不牢,再加上苏星云慷慨撒钱。然而,在中国,地主阶级作为阻碍工业发展的绊脚石依然存在。害怕沾染因果的苏星云,若想获得大量后工业时代的利器,只能站在幕后,推动普通人的力量来改造这个世界。
此时,一支队伍开进了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区。到达该地区后,队伍首先对土地超过二十亩的地主实施了强制性改造,多余的土地被赎买。但有些恶霸家族占地过多,那就不是赎买能解决的了,直接攻破他们的围子,公审这些家族。
对于鄂豫皖三省来说,大别山区民风彪悍,多一伙山贼也不算什么。这支挺进大别山的队伍目前没有外部敌人,唯一的麻烦就是队伍内部的思想问题。
回想原时空的中国工农红军,刚刚组建时,按照苏星云的看法,那可真是一群疯子,满脑子理想,到处钻山区跟政府作对。虽说军阀确实压得老百姓太苦,但工农红军那种无怨无悔为革命奉献的精神,却让苏星云无法做到。现在的苏星云虽然拥有超凡能力,但人类思想这种东西,他还是无法完全操控的。有时候,他甚至想是否该学点催眠术之类的技巧。
现在队伍里的人对苏星云让他们钻山沟打地主的做法提出了质疑。苏星云耐心地解释道:“在外国,工厂主觉得官府和绅士收税太多时,会出钱建立一个武装组织,让地方上只听自己的话。”队伍里的人听了,对老板在大别山区搅局的理由表示理解。但有人问为何选这么个偏僻的地方,苏星云回答:“这里官兵少,不会被清军轻易攻破。”
一个年轻人疑惑地问:“这里也没什么价值啊。”苏星云认真地回答:“这里最大的价值就是人。我要把这里的老百姓组织起来,让他们不受官府和地方土豪的压迫,能吃饱饭,身体强健。同时,我们还要让他们识字。你们老板我啥都不缺,就缺识字、身体强健的工人。”
这时,一个战士问道:“长官,你是想造反吗?”苏星云摇头说:“不,我只是不想被朝廷和地方上的贪官污吏压榨吸血。”看着沉思中的战士们,苏星云继续说道:“能让朝廷管不着我们的办法,就是有自己的枪杆子和地盘,让朝廷忌惮不敢轻易动手,就像拥有整个淮军的李鸿章那样。”
苏星云的话让战士们勉强接受了他的理念。接着,苏星云说:“为了防止有人出去告密,我们来按个血手印吧。”于是,一千多人盲从地在一张白布下按下了自己的手印。多年后,一位战士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时说道:“一开始我以为自己跟着001当了个势力不小的山贼,几年后回想起来,才发现苏星云001当年是蒙着我们的眼睛,用避重就轻的话把我们引上了贼船。”
这一千多人在大别山区,每到一个村子,首先会组建小型公社,提供粮食和铁质农具,并在当地建立行政机构。苏星云给这个在大别山区建立的势力起名为“镰锤社”。他要求每一个镰锤社的成员都必须参与农活,并且严格执行他提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一天,几个战士私下里有些疑惑地讨论:“我们不是来当山贼的吗?怎么感觉我们现在干的活像长工一样?”队长赶紧解释道:“你们想想看,当佃户能天天吃饱饭吗?”
战士还是有些不解:“我只是觉得我们对这些山民是不是太好了点。”
队长严肃地训斥道:“最高长官花了这么多钱,难道是为了他自己吗?连一般山贼都知道不能吃窝边草,我们得笼络住周边的人。否则官兵一来剿,连个报信的人都没有。我们作为外来户,更得这么做。”
就这样,苏星云通过连哄带骗的方式,让这支队伍在大别山区扎下了根。根基稳固后,接下来就是扩张了。
首先是吸收当地的新鲜血液。苏星云的识海空间加上他的高速飞行能力,效率比一千架运输直升机还要高。每周从美国运到上海港的粮食和钢铁物资,都被苏星运送到租用的仓库中囤积。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一船船地往濉溪运送,但实际上有些仓库刚填满就空了,物资神秘地出现在大别山区。
苏星云原本还想搞无线电报,但这项技术当时还未发明,只好用军用信鸽来代替通讯。镰锤社在大别山区主要对抗两股势力:一是当地的山贼,二是当地的地主势力。
为了对抗这两股势力,镰锤社开始吸收大别山区的士兵。说到兵源,只要给这些山区的小伙子吃饱饭,他们在山间养成的淳朴坚强的性格使他们成为绝对的好兵。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开始在大别山区形成,在苏星云的引导下,大别山区的战士们思想逐渐从土匪转变为革命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