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众生相(1 / 2)

攀金枝 萨琳娜 2439 字 8天前

“阿娘,阿兄是不是不喜欢我们?”

楼琅年纪小,被养得娇,却也不是真的天真烂漫、少不更事。

尤其是最近一年来的亲身经历,让她知道了什么叫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从枝头跌落尘埃,从前呼后拥到无人问津。

八、九岁的小少女,彻底明白了现实的残酷。

不说其他,单单是她的名字——

过去,旁人一提到安国公府的小女郎,就会艳羡中带着嫉妒:“楼家小娘子,龙凤双胎,祥瑞之兆,圣人赐名,端的是富贵荣耀!”

可现在呢,虽然圣人变成上皇,曾经象征着无上圣恩的名字,也、也——

倒也不至于沦为笑柄,毕竟这大虞还是杨家的天下,上皇亦还好好的住在大明宫里。

但,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似安国公府这般上皇的心腹,新君登基后,没有被清算已是幸运,失势、被架空、坐冷板凳,都是情理之中。

安国公府的颓败,年幼的楼琳楼琅深有体会。

他们不再是两三岁的幼童,他们一个已经开始进学,一个亦会跟着独孤夫人外出交际。

外面的风雨,他们已经能够亲身感受,并体验深刻。

从高处跌下来的感觉,真的不好受。

旁的不说,单单是如同今日的宴集,换做一年前,独孤夫人、楼琅母女俩,一定是被重点招待的贵客。

主家的女君,即便贵为公主,也会亲自出来迎接——

安国公楼谨可是掌控十万大军,驻守玄武门,乃京城第一重臣。

圣人器重,龙子凤孙亦不敢轻慢。

楼谨深爱的夫人,妻凭夫贵,自然也是京中数一数二的贵妇人。

然而,时隔一年,独孤夫人的境遇就沦落至此——

前来赴琅琊公主的暖房宴,不但琅琊公主本人没有出面,就连个有些体面的女官、管事娘子都没有。

只是寻常仆妇,只是客气招待,全无半点特殊。

偏偏,这样的宴集,已经还是最近几个月,独孤夫人所收到的最高规格的。

很多新贵家的宴请,独孤夫人甚至都没有收到请柬!

独孤夫人真切感受到了门第衰败的滋味儿。

楼琳楼琅亦各有遭遇、各有感触。

幸而,楼家还没有彻底衰败。

他们还有楼彧。

楼琅想到那位跟自己同父所出的亲哥哥,与独孤夫人如出一辙的狐狸眼中,闪过一抹亮光。

她扬起小脑袋,小声的说道:“阿娘,我听说琅琊公主与阿兄关系甚笃。今日公主府宴集,阿兄应该也会前来,那我、我可以去找阿兄吗?”

那可是她的亲哥哥。

虽然已经被过继,虽然从未见过面,但,血缘还、是割舍不断的。

楼琅有个龙凤胎的哥哥,两人年龄相差太小,阿兄只比她大两刻钟。

楼琅根本无法在楼琳身上感受到“长兄如父”的包容与宠溺。

远在河东的大兄楼彧,便成了楼琅幻想中完美兄长的虚影。

尤其是随着楼彧的长大,他又是跟着齐王世子办差,又是拜师海内名士,人不在京城,却是京城权贵们交口称赞的“别人家的孩子”。

那时楼家还依然是京城顶级权贵,楼琅所到之处,亦是前呼后拥、被人恭维,但,听到众小女郎用好奇、梦幻的口吻谈论楼氏才子的时候,楼琅还是忍不住的与有荣焉——

这般优秀的少年郎,可是我嫡亲的大兄呢。

如今,这位优秀的大兄,更是成了支撑楼氏不倒的参天大树。

楼琅愈发的崇敬、仰慕,愈发想要与他亲近。

独孤夫人低头,看到女儿眼底的忐忑与渴望,心里禁不住的一阵酸楚。

楼彧不只是楼琅的同父长兄,更是一母同胞。

楼琅才是与楼彧最亲近的妹妹。

但,楼琅这个正儿八经的齐国公胞妹,却从未与齐国公亲近。

楼彧宁肯对一个邻居家的妹妹千娇万宠、百依百顺,也不曾照拂嫡亲的弟妹。

是的,楼彧虽刚进京,但他对王九的诸多照顾,早已悄然传遍了京城。

或许大家都没有道破,可都知道了楼彧端方儒雅、重情重义——

不过是邻居家的妹妹,有了几年一起长大的情谊,楼彧就对王九殚心竭虑。

从选定公主府,到亲去吏部为公主擢选属官,再到今日为公主府的宴集忙前忙后。

说句不好听的,楼彧对“伯父母”(亲生父母)都没有这般尽心、殷勤。

亲生的弟、妹,就更无法相比。

凭什么?

阿琳、阿琅才是阿彧的同胞手足,却被一个王九比了下去!

独孤夫人经历了从高处跌落的现实,被巨大的落差感弄得心里有些失衡。

如今,她以为能够帮助自己、帮助家族重回巅峰的儿子,好不容易进京了,对他们置若罔闻,却对一个外人掏心掏肺。

本就失衡的心,开始扭曲,生出了些许愤懑。

这般情绪下,独孤夫人根本没有心思去欣赏公主府的景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胸口堵着一口气,对于女儿的问题,更是任着性子说道:“当然可以!阿琅,你可是你大兄嫡亲的妹妹。”

亲妹妹想要跟亲哥哥亲近,天经地义。

就是楼彧,他可以怨恨父母,却不能迁怒弟、妹。

毕竟,孩子是无辜的。

楼琳楼琅也从未做过对不起他的事儿!

独孤夫人这般想着,竟真的变得理直气壮起来——

对啊!

因着过继的事儿,阿彧跟她和郎君之间有了嫌隙。

但,楼琅楼琅却与阿彧无仇无怨。

他们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妹,他们是这世间最亲最近之人。

且,最妙的是,龙凤胎还是孩子,即便他们为了与楼彧亲近而做出不妥的事儿,也可以用一句“孩子小,不懂事”进行狡辩。

不像她和郎君,既是成年人,又是长辈,即便有心弥补,也不好真的低三下四、曲意讨好。

这世上,只有“无不是”的父母,哪有父母向儿子赔罪的道理?

独孤夫人越想越觉得有理,她的头颅,也禁不住的高高昂起。

“走,我们先去给公主贺喜,然后再寻你阿兄说话!”

独孤夫人牵起楼琅的小手,挺胸阔步的朝着中轴线主院而去。

……

今日琅琊公主府的宴集,绝对是京中最近几个月最大的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