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看向蒋校长,蒋校长站起身来,“大家先别急,原则上,我们相信我们的学生是不会抄袭的,但既然有人质疑,我们还是应该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把这件事情调查清楚。”
蒋校长看了看团委书记,书记说:“今天的特等奖我们暂且保留,魏谚,你也别多想,等我们调查清楚之后,一定会给你一个说法。”
“好的,书记,我问心无愧,也希望咱们学校能帮我证明清白。”魏谚镇定地说道。
颁奖典礼结束以后,团委书记把魏谚叫到办公室,问道:“魏谚,你放学回家以后好好找找证据,只要能证明你就是简易,这个特等奖就还是你的。”
“好的,书记,我知道了,我一定能证明这就是我自己写的。”
魏谚放学回到家中后,想找出她那本荣誉象征的《萌芽》杂志,可是她翻遍了整个屋子,却都不见杂志的踪影。她想找出编辑寄给她稿费的信封,可是连那个信封也不见了。
《萌芽》难道是自己发芽了?长腿飞走了?
魏谚很是奇怪,平日那本《萌芽》就摆在电视柜上,怎么一找就不见了呢?
第二天,团委老师又找到魏谚,魏谚有点颓丧地说:“老师,我的《萌芽》杂志没有找到,连邮寄稿费的那个信封都不见了。”
“这样啊!那你再仔细想想,还有什么可以证明的资料没有?魏谚,老师是相信你的,因为每次竞赛都是老师现场监考,老师看你的文章就是当场写的。”
“谢谢老师相信我,我再回去好好想想吧!”
魏谚回到家中,坐在那里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证明自己就是简易呢?别说,证明自己是自己这事儿还真是挺难的。
忽然她想到自己以前曾经投稿到《小学生故事》的几篇小作文,都是以简易的笔名投稿的。
于是她又开始翻箱倒柜,终于在小学的资料中找到了压箱底的两三本,幸好,她一直保留着。
可是,即便有这些书,那又怎么证明简易就是魏谚,魏谚就是简易呢?
投稿也不需要身份证,只需要提供一个地址,人家就会把微薄的稿费寄过来了。
魏谚翻着故事书里面的小作文,她发现,每一本书里都夹着一个信封,每一个信封上都写着:吉林省桦林县忠义屯东队542号 简易(收)。
地址是唯一的,百分之百是他们老魏家,而家里面并没有叫简易这个名字的人,这样说明魏谚以简易为笔名不就很合理了吗?
但是,由于《萌芽》杂志的那个信封也跟杂志一起丢了,万一有人提出此简易非彼简易呢?
为了更加确定,魏谚趁着周末,跑遍了市内所有的报刊杂志摊,终于找到了那本3月份的《萌芽》,她不想花费钱财把它买下来,她只记了杂志社的一个电话。
魏谚给杂志社打电话求人家给查查3月份是否给简易寄过稿费,是否可以查询到简易家的地址,并且把团委老师的办公室电话留给了人家。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等待,终于水落石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