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婵娟道,“应该是没考上大学吧。”
“再说了,现在大学生也不好找工作啊,如果他们考上的是名牌大学,父母哪里舍得不让他们上学?”
“现在考上普通大学的大学生出路太少了,还要额外再出一笔学费。”
“如果是几年前,那倒是无所谓,现在...,哎,全家吃饭都成问题,很多人怕是也没钱给他们出学费。”
夏梦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
算了,都天灾末世了,能活着就不错了。
车子又开了几分钟,然后在一座矮山下停下。
三人都没下车,杜婵娟指着眼前的矮山,十分自豪道,
“夏梦,看,你的江山!”
“哈哈...”夏梦顺着杜婵娟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就看到了几座矮山。
矮山不高,约莫百多米,山上种满了树,只是此刻,山上大多数树都枯死了,静静的伫立的山上,像是一个个坚守着岗位,永不言败的战士。
天很热,在外面待一会儿,就能热的满身汗,身体强健的如刚才得那些少年,还能顶着太阳帽,在外面瞎溜达一会儿,身体不好的,在太阳下站一会儿就得眼前发黑,脑袋晕眩。
夏梦推开车门,霎时一股热浪滚滚袭来,夏梦上前走了两步,摸了一下身边手腕粗的小树,树皮簌簌的往下掉...
杜婵娟下车走到夏梦身边,“外面太热了,先回车里吧,以后等这里建好了,你再过来看。”
夏梦,“好!”
杜婵娟,“对了,咱们公司在附近建有一个农庄,你要去看看吗?”
夏梦,“好啊!”
两人回到车上,杜婵娟道,“农庄里不止养了家禽,还种了粮食瓜果,有西瓜、甜瓜、香瓜、草莓...”
虽然夏梦从公司资料里看到了这些,看听杜婵娟当面报告,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只有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将来才能存活更多的人。
司机闻言,也忍不住笑着说道,“上个星期,我休假,就带着我老婆孩子去了农庄玩,哎呀,”司机语气感叹,
“自从天灾开始后,那还是第一次,让我感觉到放松,仿佛日子又回到了从前那般,我闺女那天玩的可高兴了,她特别是喜欢吃草莓和西瓜,一个人抱着一个比她脑袋还大的西瓜,吃的衣服上全是西瓜汁,回到家被她妈妈好一顿数落...”
司机说着说着,声音渐渐低了下来。
“夏区长,抱歉啊,我...我就是......”
司机声音有些哽咽,夏梦身体前倾,拍了拍他的肩膀,“没事,我理解!”
司机,“谢谢!”
杜婵娟吸了吸鼻子,用略有些低沉沙哑的嗓音说,
“老陈,这不怪你,哎...,我也常常怀念以前的平静生活。”
很快,车子驶进了一个农庄。
农庄很大,地面被垫高,四面和上方全都被玻璃笼罩,下面是坚固的钢架,透过玻璃隐隐能看到人在里面走动。
大门是两块约两米宽,五米多长的玻璃,下面安装了滑轮组,保安室的保安看到有车子来了,就起身查看,陈师傅降下车窗跟保安熟练的打了声招呼。
保安就笑着打开了农庄的大门。
已进入里面,炽烈到灼热的光线,好似被瞬间遮蔽,那种让人觉得晃眼的明亮光线,调整为了让人更为舒服的柔和光线。
车子停在路边,杜婵娟对夏梦道,“让陈师傅去停车,我带你去食堂吃饭。”
夏梦,“好啊!”
夏梦和杜婵娟一左一右下了车,车外空气凉爽,跟车里差不多,冷气开得很足啊!
现在太阳光那么炙烈,太阳能板每天能提供充足的电力,空调自然也就开的足。
两人在笔直的道路上慢慢走着,杜婵娟嘴里跟夏梦介绍着农庄的情况。
周围不时有附近村子的农民结伴走过,有说有笑的,眼睛里也有光彩,看样子生活还不错。
夏梦问杜婵娟,“这些老乡都是在农庄打工的?”
杜婵娟点头,“是啊,咱们农庄待遇好,好多人想进来呢,不过咱们用不了那么多人,一家要一个。”
“咱们农庄管吃管住,那些人挣了钱也不舍得花,都给家里人,算是家里的重要劳动力,一家子都指望这一个干活的吃饭呢!”
两人说着话就来到了食堂,此时正是中午,员工都来食堂吃饭,里面人声鼎沸,还挺热闹的。
两人刚进去,就有一个秃顶的中年男人小跑着迎了上来,男人长相老实,笑起来的时候特别憨厚。
杜婵娟小声跟夏梦解释,“这是农庄的负责人,马忠义!”
“哎呀,杜总您来了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我要去迎您啊!”男人朝杜婵娟伸手。
杜婵娟笑着跟男人握了握手,然后道,“老马,咱们都是老熟人了,你还跟我客气什么。”
“哎呀,”老马呵呵笑的开怀,语气很是讨好道,
“我们能过上如今的好日子,可都是托了您的福啊,若不是您,我们说不定早饿死了,哪里能吃的这么好。”
“这哪里是托了我的福,这明明是...”杜婵娟看向夏梦,明显是想说:这一切都是夏梦的功劳,包括她在内,都是享了夏梦的福!
但夏梦轻轻扯了她的衣袖一下,暗暗摇头。
夏梦现在毕竟是个当官的,也不能明着违反纪律不是。
杜婵娟这才闭了嘴,然后笑着跟老马介绍,
“老马,这是夏区长,今天来视察工作的。”
老马看向夏梦,见夏梦如此年轻,看着也不过二十岁左右,比他闺女都年轻,没想到已经成为了区长,连连道,
“夏区长可真年轻,这么年轻就当上了区长,真是年轻有为啊!”
夏梦伸手跟老马握了握手,谦虚道,“您客气!”
老马伸手请两人往里面走,“杜总您稍等,我去让后厨的师傅再给您和夏区长炒几个菜。”
杜婵娟看向夏梦,夏梦连连道,“不用,不用,大家吃什么,我们吃什么,不搞特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