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东楼代西池,养贤胜藏娇(2 / 2)

新语新编 山重疑路 3412 字 8天前

说道,

“多蒙殿下记挂,

这孩子啊,

自小就傲的很,

这才十岁,

臣就教不了他了,

实在需要和名师管教管教。”

司马绍嘴角一扬,

心想,

这谢鲲不简单哪,

已经在给自己找后路了,

看来王敦想要造反的传言,

也不完全是谣言。

心念一转,

说道,

“我看哪,

寻常的小学先生,

只怕也教不了仁祖。

既然仁祖也这个才华,

咱也就别拘泥于规矩了,

这样吧,

我批个条子,

让仁祖直接来太学,

把他交给杜祭酒和阮博士,

这下幼舆兄总该放心了吧?”

谢鲲立刻说道,

“臣,

臣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臣的心意都在酒里了。”

说完,

一仰脖子喝了满满一杯。

司马绍嘴角的笑意更浓了,

扭头问到身边的王羲之,

“逸少,

你家既然请了江左八达,

怎么单单少了一人,

就差这副碗筷?”

王羲之一哂,

说道,

“殿下,

他刚刚被邓侯羞辱了一番,

愤然离席,

殿下进来时,

他正好出去,

没碰上吗?”

司马绍想了起来,

说道,

“碰上了,

正碰,

一头就撞我胸口上了,

发生什么事情了,

邓侯也不像多话多事之人。”

王羲之摇了摇头,

说道,

“我也不知道,

刚才套了邓侯半天话,

他也没说,

殿下要不然试试?”

司马绍摆了摆手,

说道,

“算了吧,

我别自讨没趣了。

我昨天和你商量的事情,

你考虑了没有?

这正好左右卫率和中庶子,

都外任太守了。

你要是嫌弃官小,

实在不行,

我让薛少傅,

辞了少傅?”

王羲之一瞋,

说道,

“殿下这酒吃得有些多了,

二傅那是何等尊贵。

怎么也得周尚书那种年高德劭的人,

才能担任,

谁家抓个十五岁的秘书郎当,

不被胡奴笑掉大牙。”

小主,

司马绍笑了笑,

又往王羲之身边蹭了蹭,

说道,

“没事,

酒上事,

酒上了,

我相信江左八达,

也不是那嚼舌根的人。

怎么样?

考虑不考虑?”

王羲之摇了摇头,

说道,

“殿下身边还有更合适的人,

殿下忘了?

卞师父兄弟二人,

这守孝服丧的日子,

已经到了吧?”

司马绍点了点头,

说道,

“卞师父现在是詹事,

卞师父的兄长,

还是继续做江夏太守。

现在,

就差你了。”

王羲之一皱眉头,

说道,

“我这里怕是还走不开,

先父早亡,

不蒙过庭训,

多亏祖母恩养,

方有今日。

祖母如今只在旦夕。”

司马绍点了点头,

说道,

“是啊,

我们都受了她老人家的照拂,

说起来,

我也是惭愧,

尤其是这些年来,

国事繁忙,

来看望的就更少了。

那你就替我尽一份孝心吧。”

王羲之点了点头,

又和大家共饮一杯,

岔开话题,

说道,

“殿下刚刚去了二傅府上,

二傅的身体可好?”

司马绍顺着话,

叹了一口气,

说道,

“很是不好,

薛少傅家遭大难,

神情恍惚,

连我都认不出来了。

看样子没个一年半载,

是上不了朝堂了。

贺太傅的情况也不好,

不但是在病榻上起不了身,

甚至还失语不言。

哎,

他们都是为我所累,

那些人是想斩了我的左膀右臂,

累得两位大儒,

这般年纪受了此等痛苦。

这都是我的错。”

另一侧的温峤安慰道,

“要是没有殿下关照,

这案子也不可能破的这么快,

乌程公兄弟也不会伏法。”

司马绍眉头微皱,

想说什么,

看了看那六个酒鬼,

又咽了下去,

附和道,

“是啊,

也算给两位先生有个交待吧。

不说这些倒霉事了,

聊些开心的吧?

邓侯,

你去的吴郡,

可是江南首郡,

准备的怎么样了?”

邓攸放下手中的酒壶,

只有眼睛是醉得,

半伏在案上,

说道,

“刚才长豫送了些粮食给臣,

要是殿下能再包了臣的衣穿住行,

那臣就能只饮吴水,

做一个清如水明如镜的好官了。”

司马绍指了指自己,

又指了指邓攸,

“邓侯的意思是,

用我的钱,

成就邓侯的美名?”

邓攸又拿起酒壶,

说道,

“臣子的美名,

不就是殿下的根基嘛?

殿下的钱,

不拿来犒赏功臣,

难道拿来起西池楼观嘛?”

司马绍有点不好意思了,

因为他确实是有这个打算,

他刚想动工,

就被温峤劝诫了一顿,

还借机搜刮了他一笔钱。

现在,

同样的把戏,

又来了一遍,

他还得掏钱,

还得心甘情愿、面带笑容的,

毕竟,

这可是当着百官的面,

给他立虚心纳谏的储君人设,

这钱,

花得心疼但不冤枉。

司马绍想通了这些后,

自然就慷慨了起来,

说道,

“邓侯说的好,

藏娇,不如养贤。

这个钱,

我出了。”

邓攸连感谢的意思都没有,

反倒是和王羲之笑了笑,

说道,

“这次听你的,

算是听对了,

这趟没白来。

这下,

我的俸禄能省下来买座大宅子了。

说不定还能续上一房美妾,

你说,

像咱这么仁义的人,

不该无后吧?”

王羲之脸一绿,

看到司马绍和温峤的目光投来,

眼神中满是责备,

主动说道,

“这次我可是没占他一文钱的便宜,

五五分账,

童叟无欺。

钱?

钱是什么?

是粪土,

殷深源(殷浩)常挂在嘴边的。”

温峤反驳道,

“既然钱财是粪土,

你还四处抓钱?”

王羲之摆了摆手,

说道,

“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粪土可是好东西啊,

有了粪土,

田地里的庄稼就长得旺盛,

粮食就越多,

江山社稷就越稳固。

我这可都是为了江山社稷考虑。”

温峤再问,

“那既然这样,

你是不是能把这粪土,

和大家也分享分享?

总不能就肥你那一块地吧?”

王羲之反驳道,

“哎,

太真兄,

你哪头的啊?

不是说好了,

今天邀请殿下来,

是要把他兜里的钱,

都掏空嘛?

怎么,

你又想吃独食了?”

温峤上步捂嘴,

说道,

“不要瞎说,

我那是劝谏殿下,

让殿下把钱财用在招募贤才上,

和你这种单纯的骗钱不一样。

起码,

起码殿下还能得到一点好处不是?”

王羲之挣脱出来,

说道,

“然后哪?

你劝殿下不要造西池,

自己拿着殿下的钱,

造了个东楼?”

温峤看司马绍投来了摄魂的目光,

赶忙边笑边解释道,

“殿下,

臣要是说,

东楼就是聚贤楼,

殿下信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