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周朝的转折点:镐京的陷落平王的崛起,诸侯的忠诚与背叛(1 / 1)

通史演义 小卫的 2183 字 8个月前

话分两头。再说申侯在城中听到四国军队到达的消息,心中大喜。于是他与小周公咺密谋:“只要开始攻城,我们就开门接应。”他建议戎主先把珍宝、黄金和锦缎运回国去,让右先锋孛丁领军押送,以减弱敌人的力量。他还命令左先锋满也迅速率领部队出城迎敌。犬戎主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一一听从了。

满也速率领部队在城东门外扎营,与卫兵对垒,约定第二天交战。不料在三更之后,他们被卫兵袭击,满也速拔刀上马,急忙出来迎敌。但是,由于敌人四处逃窜,他们不得不一起奔逃,双拳双臂都支撑不住。三路诸侯高呼着攻城,突然城门大开,三路军队一拥而入,城中根本没有任何抵抗。这是申侯的计策。

戎主在梦中惊醒,骑上快马,只带着不到几百人径直出了西城。在路上,他遇到郑世子的埋伏,被拦住了,正在危急之时,满也速率领败兵赶到,发生了一场混战,最终才得以逃脱。

郑世子掘突不敢追赶,进城与其他诸侯会面,此时正好天色大亮。褒姒没有及时跟随,后来自缢而死。胡曾先生有诗叹道:“锦绣围中称国母,腥膻队里作番婆。到头不免投缳苦,争似为妃快乐多?”

申侯准备了盛大的宴席,款待了四路诸侯。只见首席的卫武公放下筷子站了起来,对诸侯们说道:“今天国君都亡国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在这里饮酒作乐呢?”众人齐声站起来,表示赞同,说:“我们愿意接受教训。”武公说:“国家不能一天没有君主,现在前太子在申国,我们应该拥立他即位为王,各位认为如何?”襄公说:“您这句话,是文、武、成、康四位先王的英灵所感召的。”郑世子掘突说:“我虽然没有什么功劳,但是在迎立新君这件事上,我愿意出一份微薄之力,以实现先司徒的志愿。”武公非常高兴,举起酒杯犒劳他。于是在席上草拟了一份表文,准备好了法驾,各国都愿意派兵相助。掘突说:“既然不是去迎战敌人,何必要召集这么多人。只要用我们本身的兵力就足够了。”申侯说:“我的国家有三百辆战车,愿意为你们引路。”第二天,郑世子掘突前往申国,迎接太子宜臼为新的天子。

接下来说的是,太子宜臼在申国,整天都在担心,不知道国舅此时去做了什么,不知道是吉是凶。突然有人报告说郑世子和申侯以及其他诸侯一起签字盖章,准备迎接太子宜臼回到京城。太子听到这个消息,非常吃惊。宜臼打开表章一看,才知道父亲周幽王已经被犬戎杀死,他忍不住放声大哭,表达对父亲的哀思和悲痛。郑世子掘突奏道:“太子应该以国家的利益为重,希望尽快登上王位,以安抚人心。”

宜臼说:“我现在已经背负了不孝的名声于天下。事情已经如此,只得尽快起程了。”

第二天,太子宜臼就到了镐京。周公率先进城,清理宫殿。申侯带领卫国、晋国和秦国的诸侯,以及朝中的文武官员,一起跟随郑世子,出了三十里城墙来迎接太子。他们选定了吉日,进入城内。太子宜臼看到宫殿已经被破坏,非常悲伤,不禁流下眼泪。他先去见了申侯,报告了自己的决定,然后穿上衮衣、戴上王冠,向祖先的庙宇告祭,正式登上了王位,成为了平王。

平王登上王位后,众诸侯和百官都来朝贺。完毕后,平王宣召申伯上殿,说道:“我作为一个被废弃的人,能够继承王位,都是因为舅舅您的力量。”于是,他晋升申伯的爵位为申公。申伯谦虚地推辞道:“赏罚不分明,国政不清明,镐京虽然灭亡后又重新建立了,但这都是各位诸侯勤劳王的功劳。我作为臣子,不能禁止犬戎的入侵,给先王带来了罪责,我应该死一万次。我怎么敢接受这份赏赐呢?”申伯坚决推辞了三次,最后平王答应恢复他的侯爵地位。

卫武公继续奏道:“褒姒和她的儿子倚仗宠幸,进行乱伦行为。虢石父、尹球等人欺君误国,虽然已经死去,也应该被追究责任。”平王一一批准了这些奏章。

卫国的国君进爵成为公爵;晋国的国君仇获得了河内附庸之地的封赏。在王位之争中,郑伯友去世了。平王追赠他为桓,郑世子掘突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成为新的郑伯,并被授予一千顷的祀田。秦国原本是一个附庸国,但是因为其支持平王登基,被封为秦伯,成为列于诸侯之中的国家。小周公被任命为太宰。太子宜臼的母亲申后被封为太后;褒姒和伯服都被贬为庶民。对于虢石父、尹球、祭公,平王考虑到他们的祖先曾经为国家做出过贡献,而且他们也在王位之争中失去了生命,因此只是削减了他们个人的爵位,但是仍然允许他们的子孙继承爵位。又发布了一份安民榜,用来安抚京师中被害的百姓。同时,还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邀请群臣共同参加,大家畅所欲言,饮酒欢庆,最后尽欢而散。这里有一首诗作为证:“百官此日逢恩主,万姓今朝喜太平。自是累朝功德厚,山河再整望中兴。”

第二天,各诸侯前来向平王表达感谢之意。平王重新封卫侯为司徒,郑国的掘突为卿士,留在朝廷与太宰咺一起辅佐政务。仅有申国和晋国两位君主,因为他们的国家靠近犬戎和狄人的边境,所以向平王告别后返回了各自的国家。申侯见到郑国的世子突如其来地表现得非常英勇,于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个女子就是后来的武姜。这句话可以不细讲。

话说犬戎自从到镐京扰乱一番后,深谙中原的军事路线,虽然被各诸侯驱逐出城,但是他们的锋芒并没有被挫折,而且他们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怀着怨恨之心,于是发动大规模的入侵,侵占了周朝的领土。岐丰之地,一半已经被犬戎占领,越来越靠近中原的都城镐京,烽火连绵不断,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自从宫殿被烧毁后,十之五六都消失了,剩下的只是颓败的墙壁和破败的栋梁,景象十分凄凉。周平王因为府库空虚,没有足够的财力来建造宫殿,同时担心犬戎随时可能会入侵,因此他开始考虑将都城迁到洛邑。

周平王在一天早朝结束后,对群臣说:“过去,我们的祖先成王在定都镐京之后,又营建了洛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群臣一起回答说:“洛邑是天下的中心,四面八方的国家都会来朝见,道路交通也十分便利。因此,当年成王命召公管理,周公兴建宫殿,称作东都。它的宫殿规制与首都镐京相同,每年朝会之际,天子会前往东都接见诸侯。这是以便民为出发点的政策。”

平王说道:“如今犬戎已经逼近镐京,灾祸随时可能发生,我想要将都城迁到洛邑如何?”太宰咺进言道:“现在宫殿已经被烧毁,重建十分不易,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还让百姓备受痛苦和抱怨。犬戎借机发动进攻,我们如何能够抵御呢?因此,迁都到洛邑实际上是最好的选择。”两班文武官员都对犬戎感到担忧,一齐说道:“太宰所说的话是正确的。”

但是司徒卫武公低头叹息不止,平王问道:“老司徒为什么不发表意见呢?”武公这时候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说道:“老臣已经九十多岁了,感谢君王不弃鸿基,让老臣做了六卿之一。如果我知道危险而不说,那就是不忠于君王了。如果违背了大家的意见而发表自己的看法,那就会失去朋友。但是,宁可得罪朋友,也不敢得罪君王。镐京城左边有崤山和函谷关,右边有陇山和蜀地,地势险要,山川纵横,土地肥沃,延伸千里。这是天下最美的地方,无人能比。洛邑虽然位于天下的中心,但其地势平坦,四面容易受到敌人的攻击。因此,先王虽然建立了两个都城,但仍然以西京镐京为主要居所,以振奋天下的精神,同时留下东都洛邑,以便在必要时进行巡防。如果我们的国王放弃了镐京而迁都到洛邑,恐怕王室会变得衰弱无力。“

平王说:“犬戎入侵占领了岐丰,威势十分猖獗。而且宫殿已经被烧毁,没有壮丽的景象。我之所以要迁都到东都,实在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武公上奏说:“犬戎这些豺狼之徒,是不应该让他们进入我国卧闼的。申公借兵的策略失误,大开国门揖盗,导致犬戎焚烧了宫殿楼阁,甚至残害了先王,这是我们不共戴天的仇恨啊。现在的大王要励志自强,勤俭节约,关心百姓,加强军事训练,效仿先王北征南征,俘虏敌方首领,献上祭祀先王的礼品,以此来洗刷前任大王的耻辱。如果我们一味地隐忍躲避仇敌,放弃自己的地盘去适应他们,那么我们的退让只会让敌人更加嚣张,可能不仅仅会失去岐丰这一个地方,还会有更多的领土被侵占。在尧、舜的时代,他们居住的房屋只是茅草和土块搭建而成的,禹的宫殿也很简陋,但他们并没有觉得自己住的地方不好。京城的壮观之处,不在于宫殿的规模,而在于其他的方面。我们的大王应该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

太宰咺接着发言道:“老司徒的观点只是维持现状的想法,而不是具有变革性的言论。先王曾经在治理国家方面疏忽大意,结果导致了寇贼的入侵,这件事情已经不足以深加指责了。现在大王只是重新确立了自己的名号,清理了残留的烬灰,但财政空虚,军队力量单薄,百姓对犬戎的畏惧如同面对豺虎一般。如果一旦犬戎的骑兵长驱直入,百姓的信心将会崩溃,这将是对国家的严重错误,我们不能坐视不管。“

武公继续发言道:“既然申公能够召集犬戎入侵,也一定能够让他们撤退。大王可以派人去问问他,一定会得到很好的建议。”

正在商议之际,国舅申公派人送来了一封紧急的文书。平王展开信函一看,大意是说:“犬戎不断侵扰,我们将面临灭国的危险。请求我国王怜悯我们的关系,派兵来援助。”

平王说:“申公自己都忙得不可开交,怎么还能顾及我们呢?迁都东都的事情,我现在已经做出了决定!”于是他命令太史择定好日子,准备东迁。

卫武公说:“我作为司徒,如果国王一行东迁,会导致百姓流离失所,这是我难以辞职的过错!”于是,国王先派人发榜宣告百姓:“如果愿意随同迁往东都,就要快速准备,一起出发。”太史也起草了文书,先向祖庙祭祀,表述了迁都的原因。到了出发的日子,大宗伯抱着七庙神主,先上了车,作为先导。秦国的伯爵嬴开闻平王东迁的消息,亲自率兵护送平王。百姓们带着老人和孩子,相互扶持着,跟随平王一起出发,人数多得数不清。

宣王在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之夜,梦见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先是大笑三声,然后又大哭三声,看起来既不慌张也不着急。她将七庙神主捆成一束,缓缓地向东边走去。大笑三声,应该是指周幽王为了博取褒姒一笑而点燃骊山烽火,欺骗诸侯的事情;大哭三声,则是指周幽王和褒姒,以及他们的儿子伯服都死于非命;神主捆绑成束向东方飞去,正好应验了今天东迁的事情。这个梦没有一样不应验。

太史伯阳的父亲说:“哭又笑,笑又哭,羊被鬼吞,马逢犬逐。一定要谨慎,非常谨慎。如同在弓箭制作中,要慎重选择好的木材和韧性好的弓弦。”“羊被鬼吞”指的是宣王在他四十六岁那年遇到鬼魂而去世,正是在己未年;“马逢犬逐”则是指犬戎入侵的时候,幽王在他十一年的庚午年被杀害。这些都是不幸的事件,我们必须要引以为戒。

从此之后,西周王朝便走向了灭亡,这些事情的发生似乎早已注定。这也再次验证了太史伯阳的父亲所预言的神秘预兆的准确性。接下来我们将会在下一篇文章中详细讨论迁都东都之后发生的事件,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