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天才蒙蒙亮,云溪就起了身,利落地收拾一番,准备去义诊的地方。
她今儿个穿得朴素,却透着股子清爽劲儿。
王爷呢,身着一身简简单单的便服,也大步流星地跟着走了出来。
“夫人,本王今日与你同去。”王爷朗声道。
云溪听到这声,微微一愣,那眼神里透着点意外,随即嘴角一扬,笑了起来:“那敢情好。”
这两人身后跟着几个丫鬟和小厮,浩浩荡荡地一同来到了义诊的庙宇。
还没到跟前呢,就瞧见庙宇前乌泱泱围了不少百姓。
王爷往边上一站,双手抱在胸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云溪给百姓诊治。
这时,来了一位老者,一只手捂着肚子,腰都直不起来,脸色煞白煞白的。
云溪赶忙凑过去,轻声细语地询问着,问完眉头就皱了起来。
“这是肠胃不适,得好好调理。”云溪一边说着,一边就要提笔开方。
王爷见状,几步就跨了过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对老者说道:“老人家,莫要担心,有云溪夫人在,定会让您康复。”
老者看着王爷,眼中满是敬畏:“多谢王爷,多谢夫人。”
这时,一个孩童哭闹着不肯让云溪把脉,那小脸皱成了一团,两只小手不停地挥舞着,嘴里还嚷着:“我不要,我不要!”
云溪正有些无奈,眉头微微蹙起,额头上也冒出了细细的汗珠。
王爷瞧见这情形,二话不说蹲下身子,脸上带着温和的笑,轻声说道:“小家伙,乖乖听话,让夫人给你瞧瞧,病好了才能出去玩。”
那声音轻柔得就像春风拂过柳梢。孩童眨着泪眼,盯着王爷看了一会儿,兴许是被王爷的亲和劲儿给打动了,终于止住了哭声。
云溪感激地看了王爷一眼,那眼神里透着说不尽的谢意,接着便继续为孩童诊治。
她的动作轻柔又熟练,一边摸着孩子的手腕,一边轻声细语地询问着孩子的症状。
中午时分,阳光愈发炽热。一位农妇背着一筐蔬菜来到庙宇,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那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头发也湿漉漉地搭在脸颊两侧。
农妇喘着粗气说道:“夫人,我这几日总是头晕。”
云溪赶忙让她坐下,正准备查看,王爷却手脚麻利地递过来一碗水,说道:“大嫂,先喝口水,歇歇。”
农妇双手接过水,咕嘟咕嘟喝了几大口,放下碗后,连声道谢,那脸上满是感激。
云溪为农妇把完脉,神情认真地说道:“大嫂,您这是劳累过度,要多休息。”
王爷接着说道:“本王会让人送些补品给您。”
农妇一听,眼睛瞪得老大,激动得差点跪下,声音都颤抖起来:“王爷和夫人的大恩大德,俺无以为报啊。”
王爷连忙伸手扶住农妇,说道:“大嫂,这都是应该的,您快别这样。”
午后,来了一位受伤的工匠。他的手臂被石头砸伤,鲜血直流,那伤口看着吓人得很。
工匠疼得龇牙咧嘴,脸色苍白。云溪二话不说,迅速从药箱里拿出纱布和草药,急忙为他处理伤口。
王爷也不含糊,撸起袖子,帮忙按住工匠的肩膀,安抚道:“忍住,很快就好。”
这一天,前来义诊的人络绎不绝。有个年轻的后生,捂着肚子,一脸痛苦地走了进来。
云溪仔细询问了一番,又给他把了脉,说道:“你这是吃坏了东西,我给你开个方子。”
王爷在一旁看着,时不时地搭把手,递个东西。
又有个老大娘,眼睛看不太清楚,云溪耐心地给她检查,王爷则在一旁轻声安慰着:“大娘,别着急。”
太阳渐渐西斜,义诊的人终于少了些。云溪和王爷累得腰酸背痛,可脸上却满是欣慰。
这时,一个小姑娘跑了过来,怯生生地说:“夫人,王爷,我爹的腿伤一直不好,能去我家看看吗?”
云溪和王爷对视一眼,点了点头,跟着小姑娘就走。
到了小姑娘家,只见一个中年汉子躺在床上,腿上的伤口已经化脓。
云溪皱了皱眉,立刻动手清理伤口,王爷则在一旁帮忙打下手,忙前忙后。
这一天下来,王爷和云溪帮助了许多百姓,他们的善举在百姓中间传为佳话。
云溪急忙为他处理伤口,王爷则
工匠咬着牙,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他疼得脸色煞白,嘴唇直哆嗦,“哎呦,哎呦”地哼个不停。
云溪赶忙加快手上处理伤口的动作,神情专注又焦急。
王爷也不含糊,紧紧地按住工匠的肩膀,嘴里不停安慰着:“兄弟,忍一忍,马上就好!”
处理好伤口,工匠缓过劲儿来,声音颤抖着说道:“多谢王爷和夫人,俺这伤要是不好,一家老小都得挨饿。”
说着,他用那满是老茧的手抹了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