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传承(2 / 2)

本想着苦读诗书能有个出头之日,可如今实在是无力进京赶考,想求侯府相助。”

云溪看向孩子们,眼神中带着期许,说道:“孩子们,这便是咱们助人的机会。”

李轩噌的一下站起来,小脸涨得通红,挥舞着小拳头说道:“夫人,咱们帮他!

这书生哥哥读书那么辛苦,咱们不帮他,他可就没希望啦!”

云溪笑了笑,眼中满是赞许,转头对管家说道:“去,给这书生拿些银两和干粮。”

管家应了一声,赶忙去准备。

书生感激涕零,眼里闪着泪花,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一个劲儿地磕头:“侯府大恩,小生定铭记在心。

日后若能高中,定当报答夫人和侯府的大恩大德。”

云溪连忙起身扶起他,说道:“快起来,快起来,你只管好好读书,争取考个功名,也不枉费这番努力。”

送走书生,云溪回到座位上,继续给孩子们讲学。

“孩子们,侯府的优良传统还有尊老爱幼、团结友爱。

你们想想,平日里你们兄弟姐妹之间是不是该相互照顾?

遇到长辈是不是得恭恭敬敬?”云溪的目光在孩子们的脸上一一扫过。

这时,李瑶站起来说道:“夫人,我们记住了,一定会好好传承的。

就像刚才帮那书生哥哥一样,以后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我们也会伸手帮一把。”

云溪欣慰地笑了,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好,那今日就先到这儿,都去玩吧。”

孩子们欢呼着一哄而散,像一群出笼的小鸟。

李轩拉着李翰的手,边跑边说:“走,咱们去花园捉蛐蛐儿。”

李瑶则和几个姐妹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要去绣个手帕。

云溪走出学堂,正看到王爷走来。

王爷笑着问道:“夫人,今日讲学如何?”

云溪回道:“孩子们都很聪慧,定能将侯府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

说罢,云溪脸上满是欣慰的神色,眼睛里透着温柔的光。

王爷瞧着她,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

两人携手在侯府中散步,路过花园时,看到几个丫鬟正在修剪花枝。

那些个丫鬟身着统一的淡青色衣裳,挽着袖子,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

云溪对王爷说道:“王爷,您看这些丫鬟做事认真仔细,也是传承了侯府的严谨之风。”

王爷眯着眼,微微颔首,“夫人教导有方。”

走着走着,又遇到几个家丁在搬运货物,一个个身强力壮的,肩膀上扛着沉甸甸的箱子,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依旧有条不紊。

云溪指了指他们,说道:“王爷,这便是侯府的规矩和秩序。”

王爷捋了捋胡须,感慨道:“侯府能有今日,皆是众人努力传承的结果。”

到了用膳的时候,餐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鸡鸭鱼肉样样齐全,还有精致的点心和水果。

云溪对众人说道:“咱们侯府用餐,也要遵循礼仪,不可浪费。”

众人齐声应是,便开始动筷。云溪和王爷坐在上首,王爷夹了一筷子菜放到云溪碗里,云溪笑着谢过。

孩子们也规规矩矩地吃着饭,不吵不闹。

用过膳后,云溪和王爷来到书房。书房里摆满了书籍和字画,王爷走到书桌前,拿起一本书翻了翻,说道:“夫人,今日这一番传承,侯府未来可期。”

云溪微笑着走到王爷身边,“只要咱们一直坚守,侯府定会越来越好。”

这时,一个侍卫进来禀报:“王爷,夫人,外面有一位商人,想与侯府合作。”

王爷和云溪对视一眼,起身前去查看。

来到客厅,只见一位富态的商人正坐在那里。

这商人圆滚滚的身子,好似一个装满货物的布袋,脸上油光锃亮,下巴叠着好几层肉,随着他起身行礼一颤一颤的。

商人见到王爷和云溪,连忙起身行礼,腰弯得像一张拉满的弓,嘴里说道:“王爷,夫人,小人有礼了。”

王爷微微抬手,说道:“不知阁下所谓何事?”

商人满脸堆笑,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赶忙回道:“小人听闻侯府名声在外,想与侯府一同做些生意,造福百姓。”

云溪轻蹙眉头,目光中透着几分审视,问道:“不知是何生意?”

商人清了清嗓子,手舞足蹈地比划起来:“是这样的,夫人。

小人在南方弄来了一批上好的丝绸,想着侯府人脉广,咱们合作把这丝绸卖出去,定能大赚一笔。”

说着,他还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

王爷手摸着下巴,来回踱步,沉思片刻。

云溪则端坐在椅子上,双手交叠放在腿上,缓缓说道:“此事可行,但需遵循侯府的诚信原则。

咱们可不能以次充好,坑骗百姓。”

商人连连点头,脑袋晃得像个拨浪鼓,忙道:“那是自然。

侯府的名声小人可是知晓的,断不敢坏了规矩。”

王爷停住脚步,看向商人,说道:“那具体的分成和运作,咱们可得好好商量。”

商人凑上前来,一脸谄媚:“全凭王爷和夫人做主,小人信得过侯府。”

一番商讨之后,各项事宜谈妥。商人起身告辞,肥硕的身子挪动起来略显笨拙。

云溪对王爷说道:“王爷,这也是侯府传承的机会,让更多人知晓侯府的优良品德。”

王爷点头赞同:“夫人所言极是。”

日子一天天过去,侯府的优良传统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