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老规矩(2 / 2)

穿在1977 狸猫换银子 2725 字 2个月前

又过了一会儿,黄保管员最先过来。

嗯,就是货船和解放大卡车上常用的那种。

再说了,伱一年到头钓鱼吃,恐怕早就把鱼吃腻了吧,桌子上有鱼,你肯动筷子,那说明你是在给主人家面子,跟老规矩那种情况完全不一样。”

即便如此,这样一件水靠也不便宜。

今天还下着雪呢,天气寒冷,又没有水,用不了多久,这些鱼便会原地躺着,不会再动一下。

随后又指向人少的那边,“看看,他们现在把网布好,马上就要下水了。现在是有了水靠,可以穿着棉裤下水,哪怕进点水沾湿也不要紧,总比脱了裤子强一百倍。

这些水靠跟后世的水靠不太一样。

陈凡瞪大眼睛,“啊?这么冷的天,光腿下水?”

以前的卢家湾6队肯定买不起,可是现在买得起了,也没必要买这么多啊!

杨书记正盯着下面的情况,听到陈凡的话,先是愣了一下,等反应过来,便摆手笑道,“这些水靠都是上个月买回来的,不过不全是我们小队买的,而是各个小队一起找供销社订的。

尽管今年卢家湾的日子好过了许多,但对鱼的渴望这种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

然后从大年三十开始,家里人吃团年饭,之后每次有客人过来,都要把这盘鱼端上桌,要一直过完正月十五,这盘鱼才能吃。”

(收网)

等他说完,陈凡又好奇地问道,“不是说干塘吗,要是这么捕鱼的话,也没有干塘啊,而且水里应该还有不少鱼吧?”

他说着指向池塘旁边的沟渠,“看到那条沟没?池塘虽然比水田的地势低,却比水沟底部还是要稍微高一点,只要把当做岸基的田埂挖掉,再用一张网堵住出水口,池塘的水就能流进沟渠里,完了再把土填回去。

她们先挑出大鱼,扔到旁边几个装有水的大木桶里,每个木桶都是同一种鱼,这样等供销社来收购的时候,方便售卖。

可是即便出大太阳,屋子里的气温也不高,一般就在7、8度的样子。

一筐筐的鱼被抬走,陈凡看着也有些腻了,便跟着运送鱼的人往上走。

黄保管员憋着笑说道,“卢家湾谁不知道,你对老规矩半懂不懂,都说不知者不怪嘛,没人会跟你计较这点事。

这样的天气,保存半个月确实有可能。

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一起下水捕鱼。

他说着转头看着陈凡,笑着解释道,“下网跟这边的用抄网不同,对技术、经验要求比较高,尤其是要注意把渔网沉到底,但是又不能压到淤泥里面,所以一般人干不了,必须要经验丰富的打渔佬才行。”

他拿着一个记事本,指挥人对地上的鱼进行称重。

陈凡眨眨眼,挖个坑还有这么多讲究?

又由于挑起来的时候像一弯月亮,所以也叫月亮网。

那个叫三狗子的男生抹了把脸,将手上的淤泥甩掉,再看看自己的样子,不禁骂道,“反正都弄脏了,今天我跟这些鱼不死不休。”

还不等它庆祝跳出升天,一个箢箕便从天而降,准确地将它抄起,一秒钟后,它只能在箩筐里甩着尾巴抽打几条小鲫鱼和泥鳅,却再也跳不出去。

他不是看捕鱼,而是看社员们身上的水靠。

看着黄保管员,陈凡不禁沉默了。

(布网)

杨队长掸了掸烟灰,看着两个老师傅拖着渔网一点点地在水里行走,再看看另一边池塘里,几十个人拿着抄网拖鱼,欢声笑语跟过节似的,不禁有些失神。

灌个水还有这个说法?

杨队长晃了晃脑袋,随即说道,“其实这个方法,还是当年第一批知青过来的时候,其中一个人教的我们,更早以前,我们都是用小水车灌水,光是把这十几个池塘灌满,就要大半个月,现在倒是方便多了。”

陈凡在边上看了半天,也有些无聊,便跟黄保管员打了声招呼,准备回去。

看到这一幕,周围所有人顿时哈哈大笑,杨队长在高坎上一拍大腿,“没用的货。”

这种抄网可不是钓鱼用的那种小抄网,而是两根竹竿挑起一张渔网,渔网的两端系在竹竿顶上,一边加了铅坠,另一边加浮漂,这样将竹竿捅进水里,一边下沉一边上浮,就能形成一张大口,将鱼都吞进网里。

杨队长说完话,突然站起来,指着池塘里就是一阵笑骂,“三狗子,你屁股后头有个大家伙没看见?”

说完便也不管会不会被淤泥溅到身上,对准不远处的一条鳊鱼扑了过去,却带起无数泥点,惹得不远处的人一阵笑骂。

“可不是吗。”

黄保管员点了点头,眼睛盯着大妈们给鱼过称,同时说道,“老规矩还是要守,不过可以变通一下,就是除了看鱼,还可以另外再做一两盘鱼菜,要不然你端一盘鱼上桌,客人也不知道是吃还是不吃。”

折腾了半天,最开始那个鱼塘的水已经被彻底抽干,鱼塘里只剩下淤泥里的不少小鱼,而旁边的池塘水也被抽掉大半,无数大大小小的鱼在不多的水里扑腾,做着最后的挣扎。

陈凡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几个人站在池塘边上,在一起整理一张大渔网,这张渔网的长度,竟然正好与池塘的宽度相等。

陈凡好奇地看着下面。

陈凡看到这一幕,便颠颠地跑过去。

杨队长三人顿时一愣,啥玩意儿?

当然,干水之后技术难度更低,简单概括,便是“有手就行”。

他指着刚过完称的一筐鳊鱼说道,“鳊鱼、鲤鱼是最好的鱼,以前过年的时候,物资比较缺嘛,但是来了客人又不能不上几盘好菜,所以每家每户都会准备一盘‘看鱼’。”

黄保管员一边记账,一边哈哈笑道,“不会。”

就算是这样,也不可能一次性就把所有的鱼拖起来,这中间还要人下水,拿着桶子、盆子,不停地把鱼挑出来抬上岸,这样网里的重量才不会增加太多。

杨队长也往那边看过去,轻声说道,“以前哪来的抽水机哦,干塘捕鱼,全部都是靠人工。先安排两个下网的好手,……”

穿过斜坡上的树林,再经过一户人家,便上了村里的“主干道”。

不等他们离开,便有几个人开始挖田埂,准备给池塘放水。

这些小鱼是要分给各家各户的,就要统计各种鱼的数量,然后再按照人头和工分来分。”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驰名双标?

沉默两秒,陈凡说道,“今年卢家湾又不差钱,不会还继续守老规矩吧?”

陈凡正在发愣,就看见黄保管员对着他说道,“知道你不缺鱼吃,不过呢,这个鱼意义不一样,是队里的集体成果。”

他说着还指了指篮子,笑道,“今天大家都不会做大鱼,但是肯定都会用小鱼做一碗鱼冻,这个黄莺就会做,你可以尝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