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风都·先贤(2 / 2)

城内城外,皆是风氏之民,此刻正修缮古城,开拓城外田地,为风都添砖加瓦,以行生养之道。

“来者何人?”

有人拦路。

孔丘紧忙拿出使节之物,然后说明来意。

知晓是分封食邑,闻声之人大喜,紧忙领着马车入城。

入城不久,孔丘就携三位弟子,来到了风允所居的,风都典籍宫-偏殿。

“风圣安好。”

“崂山一别,此时再见风圣,却是圣位了,孔丘惭愧。”

风允在殿内,居于案桌之后。

见孔丘来,却也不曾起身,也不曾回应,却是因为专心在玉石之上,以玄气刻录先贤之名,不能分神。

孔丘看出端倪,而其三位弟子却是方入异人,看不出门道。

正心中惴惴,以为风允是难相处之圣。

就闻:“久等了,允正行要事,诸位入座相谈。”

风允落笔,和煦而望。

如此,四人皆感心中松快,仿佛冬日已去,暖春到来。

“谢风圣。”

几人坐下,孔丘才一礼道:“风圣,鲁国君……”

说毕鲁国君之事,风允颔首。

“此事本要允亲自前往鲁都曲阜的,这风都之地乃古之大庭所在,此刻归来,与鲁国相互之间,应有一个论说。”

风允此番,确是强占了鲁国之地,但行事急切,却不能不如此。

“这是周公之《周礼》,允观原本而复刻。”

风允拿出周公最初始的《周礼》,孔丘惊愕,却转而喜焉。

鲁国无此物!

鲁国的《周礼》,是融合了《仪礼》《大雅》的《周礼》。

“风圣大德,我鲁国寻觅此物之心久矣,却始终不得踪迹啊!”

至于为何……

却是因为,周公之心。

周公一生为大周而行,其辅佐成王七年,还政之后,就步入病痛,不久离世,去世之前,都不曾前往封地-鲁国。

而死后,其身也葬在毕国,随周文王墓葬,这也是成王以表示自己不敢以周公为臣的态度。

周公之《周礼》在成周之地立,之后《仪礼》《大雅》也相继出现。

鲁国得到的,也是这之后的《周礼》。

所以此时得见最原本的周公之《周礼》,孔丘如何不惊喜!

他之心,仰慕周公,视其为师也。

孔丘起身,恭敬而礼,郑重接过。

“咱鲁国之幸,在于今日也!”

孔丘身长七尺九,用鲁尺为量,就可为后世的一米九七之高。

如此壮汉,此时却是因这《周礼》,感怀而泪,可知周公在其心中之重量。

不过孔丘得《周礼》却不翻阅,反而撕下衣布,紧紧裹住,正是明心——此物是鲁候之物,他孔丘即使心动,也不能行此不德之道。

风允却笑而轻声道:“得周公之礼,亦能守君子之德,而不观。”

说着,手中翻转,一本《周礼》,异宝之书出现。

“这本是允之异宝,是《列国·周》所化,其上不只有周公之礼,亦有允在大周时所见、所思、所行、所得……汝可观之。”

亲手递来,孔丘惶恐。

“此物是允之物,无多顾忌,而周公之礼,之后允也会分记在典籍宫,以让后人观阅。”

如此说,孔丘才想起,风允之心,本就是欲成学宫,而这风都典籍宫,就是存放九州之书的地方,所谓周公之礼,只要风允有,就定然会在其中。

“多谢风圣,孔丘礼谢。”孔丘又是一礼,却显真诚。

风允以望气之术观孔丘,看之混沌,隐隐有德,有儒雅之气出现。

而孔丘之位,虽说尚还是不达近圣,却也更进一步,隐隐已有道相之意,此时得周公之礼,应是能助其成为近圣,至于圣道,风允却是不知了。

他与老子,此番都是借大势而成圣。

老子借的是天道,他准备往西,代人族离开自留之地,而体悟天地之自然,万物之生灭。

风允借的是人道,他准备在东,为人族建立不朽之学,而传承世代之典籍,无漏之底蕴。

如今大势已经去了天人二道,唯剩地道。

地道博爱,广开万物,却不会钟与一人,道无可道,在风允与老子看来,无法借势成圣。

如此,剩下的人族,想要成圣,只能从人道入手,随着增长人族运势,而破立成圣。

“汝可带汝之弟子,在典籍宫偏殿观书,允需带此些玉石,前往风祠……”

风祠……

孔丘望向那些玉石之上,以玄气刻录的先贤之名,心生尊敬之意。

“孔丘欲携弟子同行,以尊先贤。”

风允点头,满意至极。

“大善。”

如此,一行人离开典籍宫,前往位于三宫之上的风祠。

其身后,不少护卫都恭敬捧着一玉石,随几人入风祠当中。

风祠宽广,三面之石台,层层交错,仿佛台阶,但此时空荡,唯有二鼎在殿内正中,蓬勃气运。

见二鼎,孔丘几人心生震撼,那人族尊祖,九州一同之情愫,在此刻油然而生。

“哇…”那闵损尚少,此刻不由惊叹出声,却有紧忙无口,自觉失礼。

“无事,先贤慈爱晚辈,九鼎亦然如此。”

风允发生,然后挥手……霎时间令道:“让宗伯携泥人之材料来,允也当开始为先贤塑身了。”

说罢,那些护卫手中的玉石,纷纷被玄气托举,在风允目光微亮之中,自寻阶位。

其正面台阶,最首为三祖与娲皇、羲皇,农皇,之下才是各位中原帝者,王者,大贤德者。

而两侧,就是除却中原外的人族之尊者,有帝、有王,有各大贤德者……

虽然此时尚空缺不少,但如此震撼之场景,依旧让众人呆愣。

“轰!”

道天异动!

风允与孔丘皆有感,望向天空。

仿佛有见诸位先贤,分神而坠入玉石之中。

而空缺之处,传来不满之息。

风允一礼,愧道:“允,观前不足,遗漏诸位先贤,当由风祠之后,一一添补。”

却当如此,但也是一种惋叹。

因为记载缺失,这些先贤正在被人族遗忘,当再无一人知晓时,就是这位道天之中的先贤,消散之刻。

风允此番能建立风祠,对道天之先贤,大利也,此时的疏忽,自然放过,只希望风允快些找到他们,然后立于风祠当中,以让后世之人,永不遗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