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分别(1 / 2)

公司的人多次打电话给他,询问该如何处理这如潮水般涌来的媒体攻势。

楚风只是轻松地回复道:“不用管他们。越报道我才越出名呢。

管它能挖出什么黑料不黑料的,反正黑红也是红嘛。

要是没人报道你,那才说明你这个人没热度,没有一点商业价值可言。”

在这一片热闹喧嚣之中,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那就是电影《活埋》的海外版权售卖事宜。

经过了两三天紧张而又艰难的谈判,《活埋》这部影片的海外版权终于全部成功售出。

最后一结算,总计卖得了大约700多万美元。

楚风细细一算,这换算成人民币的话,差不多都快接近6000万了。

想到这儿,楚风爆了一个粗口:“他妈比我那些年挣的钱加起来还要多得多啊!”

别看那些年一亿多票房,分到楚风公司没多少,发行费,宣传费,拷贝费,税务,还有成本。

七七八八扣除完也就4000多万。

尼玛,怪不得国内那么多导演拍摄地下电影。

原来这么挣钱,只要获奖就大赚,没获奖最起码保本。

反正他们电影投资不大。

在国内,《那些年》的首轮放映已然落下帷幕,接下来便进入到二级市场。

其中涉及碟片发行以及与电影频道的合作洽谈等诸多事务。

据中影方面传来消息,港岛与湾湾均有意引进《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对于港岛市场,楚风内心并未太过在意,毕竟港岛市场体量有限,即便影片成功发行,最终所能分得的收益也颇为微薄,对整体盈利格局影响不大。

然而,湾湾市场却全然不同。

在前世记忆里,《那些年》可是一举打破了湾湾的票房纪录,若能顺利登陆湾湾院线,想必也能收获斐然佳绩。

只是,无论是影片出口至港岛、湾湾地区,还是从海外引进影片资源,以楚风目前公司的规模与资质,均难以独立开展相关业务。

在当下的电影行业格局中,进口影片以及向外销售影片的业务大权牢牢掌控在中影手中。

唯有借助中影的力量与渠道资源,才有可能推动《那些年》在港台地区的引进事宜。

《活埋》的版权销售在多个地区成绩斐然,其中北美、欧洲、岛国以及棒子国表现尤为突出。

通常而言,各国的文艺片仅依靠本土票房回本难度极大,往往需要借助参加电影节、影展并获奖来提升影响力,从而顺利售出海外版权。

像《活埋》这部影片,其总投资尚不足 100 万,即便算上此次外出参与电影节的各项费用,总计也未超过 200 万人民币。

国内票房收益归青年电影制片厂所有。

鉴于此次版权出售价格远超预期,楚风慷慨决定拿出 100 万在此次来柏林的相关人员中进行分配。

就连小助理也幸运地分到了 5 万块钱。

当然,回到国内后还需按照约定分给北电和青年电影制片厂 10%的分账。

一番分配之后,楚风的公司仍能留存约 5000多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