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之冤案(309)(1 / 2)

故事发生在北宋年间,东京汴梁城,繁华中却暗流涌动。在这座灯红酒绿的城市中,正直的包拯以其刚正不阿的品格而闻名。他的身边总有一群得力助手,如南侠展昭、机智的公孙述、勇猛的王朝、精通武艺的马汉,他们共同维护着一方的安宁。

一日,包拯正在书案前奋笔疾书,忽然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他抬头一看,展昭已然闯入,脸色凝重,似有要事相告。

“包大人,有案情!”展昭拱手说道。

“何事如此紧急?”包拯放下笔,关注地看着他。

展昭微微皱眉,缓缓开口:“南城小茹姑娘被人杀害,离奇的是,现场并没有任何打斗的痕迹,死因却是被刺中心口,手掌并无挣扎之迹。”

包拯面色凝重:“小茹姑娘乃是南城的绣娘,才貌双全,人称‘绣花仙子’,难道她有仇敌?”

展昭摇头:“目前尚无线索,但我在她的家中发现了一张字条,字迹模糊,上面写道:‘见血封喉,三日后见’。”

包拯神色一动:“见血封喉?这是何意?”

“我也无法解读,但或许与昨日小茹姑娘曾与一位商人发生了争执有关。”展昭回答。

“走,找公孙述,让他查查商人。”包拯命令道。

当包拯与展昭赶到公孙述的书斋时,公孙述正专注于一卷书籍,见二人进来,立刻放下书卷,神色认真的问:“两位大人,有何要事?”

包拯将小茹的案情简单道来,公孙述听后则是微微一惊:“若是商人,想必在汴梁城中关乎利益之人可不少,若能找到那个争执的商人或许能解开此案。”

王朝和马汉闻讯而至,加入了讨论。五人将案情分析的透彻,决定分头行动,查找线索。

王朝与马汉前往小茹的家中,调查案发现场。王朝仔细查看四周,忽然注意到角落里并不显眼的绣花针,形状扭曲,似乎被人故意用力折断。

“这针看起来有些不对劲,或许与她的死有关系。”王朝说道。

马汉点头:“小茹一向干净利落,这针绝不可能随意放在这里。”

与此同时,包拯与展昭则去寻找那位与小茹争执的商人,经过几番打探,他们终于得知这个商人名叫李长生,平日里生意兴隆,却也因其贪婪而树敌不少。

几日后,包拯、展昭找到了李长生。面对包拯的质询,李长生慌忙辩解:“我与小茹从未有过深仇,争执也不过是因她拒绝我买下她的绣品,难道因此我会杀了她?”

包拯盯着李长生的眼睛,似乎察觉到他并不如表面那么诚恳。就在此时,展昭从一旁的窗户外探头而入,目光冷厉,注意到李长生的身后悬挂着一个人影。

“你背后有另一位同伴!”展昭大喝。

李长生愕然回头,见一个身材修长、面容姣好但神情冷漠的女子站在后面,女子的身着深色衣裙,便于隐藏行踪,但在月光下,却有一种难以忽视的气势。

“你是谁?”李长生紧张问道。

“我乃小茹的好友,听说此案的缘由,想来一探究竟。”女子毫不退缩。

“你来干什么?此事与你无关!”李长生怒道。

包拯心中一动,瞥见女子的肤色如雪,脸庞虽美,却透出一丝愤怒,似乎与小茹的悲剧有所联系。

随着女子的出言,包拯逐渐得知,原来她名叫林婉,是小茹的师傅,二人情同姐妹。林婉质问李长生:“你说你与小茹无仇,那为何她死时,手中却握着一根利刃,那是你在她手中留下的!”

李长生面色大变,似乎泄露了什么,包拯当机立断,命展昭抓住他:“不要让他逃了!”

经过一番追逐,李长生终于被捕获。包拯将他推入审讯室,严厉审问。

“你究竟为何要杀小茹?”包拯声色俱厉,目光如锋。

“我没有,我只是想让她将绣品卖给我。”李长生结结巴巴地狡辩。

“谎言!若非她拒绝你,何来杀人之事!”展昭冷笑。

就在两人审问时,林婉忍不住插言:“我昨日见过小茹,她提到最近有人盯上了她,想以绣品威逼她。难道这一切都是你安排的?”

李长生慌忙摇头,神情中掠过一丝恐惧:“我只是想买下绣品,绝对不想杀她,如果我的绣品能成功,她便是我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