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日本重新走上正途远比我们预想的要难。但是我相信我们的付出一定会有所回报。”——2000年,日本新上任的小泉纯一郎在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虽说在1999年联合国就已经撤销掉了对日本的军事制裁,但要怎么“重构”日本各方还是拿不出一个准确的主义,毕竟在美国于日本五十年勤勤恳恳的栽种后,日本的情况非常的......抽象。
讲个当时日本的笑话:当时新建的日本陆军最优质的兵员是日本黑帮。
——
运输机队在东京的军用机场缓缓降落,相较于夏威夷的机场,日本的机场很明显设施更加齐全,同时防护更加周密。
“这运力可真多。”游墨下了飞机,打开个人终端一看,这去上海的航班和船只是真的多。如果游墨想,他现在就可以拎着行李转身就上另外一架运输机,然后今天就能抵达上海。
不过来都来了,不逛逛再走的话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反正离预定的报到时间还剩一周,自己在日本稍微逛一逛也没什么。
登记了一下自己的行程,这样就不会被当成可疑人士处理了——蓝区没有旅馆一说。对于游墨这样的匆匆过客来说,他要么暂住其他人家里,要么去向政府机关申请看看哪里有位置能住下。
游墨背着背包在哨兵的目送下走出机场,开始了他在日本的一日游:
虽说日本列岛几乎都没有遭遇到泰伯利亚战争的波及,同时也是少有的未被泰伯利亚指染的净土。但是日本依然有着自己的麻烦:作为坐落于地质活跃区上的倒霉蛋,一天十震真不是夸张。尽管大多数的地震规模都不算不大,但是天天这么震,总能震出点问题来。
也因此,日本的所有建筑都采用的是特殊的材料修建的。虽然不像其他区域的蓝区建筑一样结实,但胜在和地震相性很好,而且回收起来比较容易,大地震的时候房子塌了把材料捡起来缝缝补补一下然后就又能重新搭一个新房子出来,主打一个节约。
而除此之外,日本列岛原本还经常受到台风的洗礼——卷着这种海水上岸的台风,和死神的催命符差不多。不过好在GDI对此有自己的办法:用离子炮轰击来改变台风的前进路径,至少不要让台风直接完全登陆日本本土。至于直接中止台风,人类还没这个技术力。同时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当台风即将来临时,所有受灾区域附近的民众必须待在家中紧闭门窗,禁止外出,以免遭遇不测。
顺带一提,以上措施在夏威夷群岛的部分岛屿上也得到了使用。
虽然日本列岛在自然灾害方面相当多灾多难,但是前两次泰伯利亚战争却几乎都没有过多的波及到日本本土,特别是日本的工业设施保存相对完好。也因此,如今的日本列岛是GDI亚洲军用装备最主要的产地,每天这里都有各式各样的装备从生产线走下,随后被运往亚洲前线、每天都有运输单位把初步加工或者精加工的泰伯利亚矿石以及各种原材料还有生活资料送到日本列岛。
不过如今日本列岛的常住人口却大不如前:尽管战争并未在日本列岛发生,但是日本依然被要求组织部队增援前线。日本并不是只能选这一个选项,但是日本选择另一个选项不太可能。
两次泰伯利亚战争带来的大规模征兵、全球性粮食危机的不断加剧、以及GDI在不断的往外迁移居民,还有火风暴危机期间的全球性大气毒化......最终当时间来到2044年时,日本列岛的居民数量从最初的上亿下降到了现如今的两千万左右,对半砍了属于是。而且现在日本的人口平均年龄也小了很多。反正就游墨在街道上遇到的几乎都是年轻人,老人寥寥无几。大抵是都在专门的养老院里或者依然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吧。
(火风暴危机期间的全球性大气毒化虽然最终被GDI所中断没有造成最糟的结果,但是这期间全球大气那糟糕的环境还是让一些免疫力不够强劲的人染上了足以致死的呼吸道疾病。短短的一年里,因为呼吸道疾病直接间接死亡的人数据不完全统计超过五亿,其中老人和小孩是受灾最惨重的人群,所以在那段时间,虽说老龄化得到了缓解,但是却也导致了严重的人口断代。这也是第三次泰伯利亚战争前夕GDI军官大换血的原因之一,许多老人在他们的岗位上顶的时间比原定计划长了不少,也到了该退休的时候了)
“MD,GDI就是把日本当成奴隶在压榨。和GDI这群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搞好日本呢?我们要革命!打倒GDI!”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没人有意见才有鬼了。据不完全统计,仅仅第二次泰伯利亚战争期间日本列岛就爆发过大小不一定二十余起反战反GDI的游行——当然,最后GDI让他们“自愿”撤回了自己的意见。
(我有...我没意见.JPG)
所以,在听到路边的小巷子里几个毛头小子的谈话之后,身为现役GDI军官的游墨也是一个电话摇来了一队宪兵——虽然是军人,但是宪兵也有权维持治安。不过重点是他们刚好是最近的一队人,所以本着就近原则,调度中心把他们派过来了。
小主,
“接到举报说你们在街头传播反动思想!请配合调查!”
“测,谁出卖了我们!撤!”
“站住!”
看着那边鸡飞狗跳的样子,游墨内心没有任何感触,他们应得的。
......
就像蓝二区有着基于以前的国家公墓修整而来的烈士陵园一样,身为蓝六区的日本也有着自己的烈士陵园。不过相较于其它地区的烈士陵园,日本的烈士陵园在一开始有争议的多。因为他们的烈士陵园是基于神社的模式扩展而来的,而关于二十世纪前日本的神社问题无需过多赘述......不过现在的这些神社供奉的烈士倒是没什么争议:
“你们和我们并肩而战,为了同一个目标和理想而战。”——2030年,来自中国的GDI506团给并肩而战的日本104团赠送的祝福节选。而现在这段话被记录在了祝吉神社的一根柱子上,作为双方友好关系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