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好好好~大赛的时候,我要是有意看到一定指点一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蔡小坤爽朗地笑道,随后便领着弟子们转身离去。
李鲁目望着蔡小坤等人渐行渐远的背影,皱着眉头转头看向丘天师,语气带着些许疑惑和不满。
“刚刚为什么要打断我与他的争斗?”
丘天师尚未开口,一旁的田极天师连忙解释道。
“李盟主,丘天师这么做也是为了您着想啊。您可是咱们粤道盟唯一的一张王牌,如果过早地暴露您的真正实力,不仅可能遭受对方的暗算,而且还会引起其他大门派的关注和警惕,甚至轮番对您不利呀。”
李鲁目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似乎没有想到其中还有如此深意。他沉吟片刻后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和认同。
“原来如此……你们考虑得很周到,确实不能过早暴露我的实力。不过,刚才那蔡小坤的实力对于我们粤道盟成员而言,也不容小觑,若是在大赛遇上打起来,恐怕胜负难料。”
田极天师附和道。
“是啊,蔡小坤毕竟是华夏道教派里也算得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实力也是有所排名。不过,只要李盟主您能隐藏住自己的真实实力,待到大赛时再一鸣惊人,定能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李鲁目微微眯起双眼,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深夜书屋
“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这次大赛,我一定会带领你们会全力以赴,为粤道盟争光!”
说完,他迈步向前走去,留下丘天师和田极天师以及一众成员站在原地,看着他坚定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期待。
很快,时间来到第二天。
待午饭过后,龙虎山北门的广场与各街道处早已摆放好的喇叭,放起了入山通知的广播。
“欢迎来自华夏四方的各派各位道友前来龙虎山,现在正式通告入山时间。下午申时初刻,龙虎山景区正式开放,请大家携带好参赛物品与参赛资格证,陆续的跟随龙虎山的工作人员进入。”
广播声在龙虎山上空回荡,瞬间吸引了众多参赛者的注意。人们纷纷向龙虎山入口汇聚,一时间热闹非凡。
李鲁目带领着粤道盟的成员们,背着行囊,怀揣着紧张与兴奋的心情,跟随着人流进入了龙虎山景区。
山路蜿蜒曲折,山林静谧而神秘。他们沿着规定的路线前行,偶尔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鸟兽叫声。
一路上,李鲁目与成员们交流着平时训练的战术,分享着各自的修炼心得。他们都明白,这次大赛不仅仅是一场较量,更是一次提升自我的机会。
由于山高路远,待近万人规模的队伍在某一临近半山腰的平台停下,纷纷换乘观光车与早已从政府调配的其他旅游型汽车,一趟大约能够让近千人前往。
待到参赛者陆陆续续地赶到龙虎山天师府外的一处竖立着一柱柱刻有符文与绘画的石柱以及中央还竖立着一具雕像的平台,从高空上俯视,就如同一处大型八卦阵地,每一块石砖都很有讲究地铺在地上。
有些头一次来的参赛者纷纷感叹起龙虎山天师府的宏观建筑,而有些参赛者则是心想着此次大赛会有些什么内容,亦或与往常比赛一样。
王府式的道教古建筑群,令李鲁目惊叹,深知广府的东樵山道观无法与之对比。
(天师府是一座王府式的道教古建筑群,依山傍水,规模宏大,气势非凡。府内豫樟成林,荫翳蔽日,鸟栖树顶,环境堪幽。因道教兴起于山泽草莽之间,道士追求超凡脱俗、清静无为的境界,因此天师府内多植奇花名木,以增秀色,暗寓仙境。天师府建筑工艺群,整个府邸由府门、大堂、后堂、私第、书屋、花园、万法宗坛等组成,在布局和风格上保持了道教正一派神道合居的鲜明特色,是我国私第园林和道教建筑的艺术瑰宝。
嗣汉天师府总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整体坐北朝南,在保持明清建筑格局的基础上,以府门、二门、私第为中轴线,修有玉皇殿、三省堂、玄坛殿、法箓局和提举署、万法宗坛、授箓院等,宫观与王府建筑合为一体。
嗣汉天师府为四进前宫后府式古徽派风格建筑群,重檐丹楹,彤壁朱扉;玄坛殿为历代天师登坛授箓旧地,有正殿三间,东西屋各三间,前有院门廊房,呈四合院式,背东朝西,占地492平方米;法箓局曾为掌管道门公事之官署;二进为玉皇殿“宫保第”;三进为天师居室,称“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授箓院与万法宗坛分置两侧,是万法归宗的根基,道门玄风的祖脉;四进为灵芝园、敕书阁,后有百花塘。)
一旁的丘天师则是开始讲解起来,以免对方对此一无所知,被他人知道了可是会被取笑,毕竟李鲁目怎么都说是一位粤道盟的盟主。
“李盟主,天师府是我华夏道教的天下共主,就算我们南茅派无论如何册封自己人为天师,但它这个名头依旧仅仅是当地教派认可的天师并非政府与龙虎山认可的,相反龙虎山的天师是历朝历代乃至今都是被认可,而且道教各派都必须承认其地位,且遵循龙虎山天师的之令。此处也是我们常说的正一道道宗所在之地,其实也可以说正一道乃是一个道盟,只是经过岁月悠久,渐渐形成了独一派的道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正一道的由来
张道陵(34年—156年),字辅汉,原名张陵,道教正一道实际创立者,东汉时期丰邑(今徐州丰县)人。传太上老君降临蜀地,“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张道陵整合当时的黄老派、方仙道、文始派等先秦修道道统,创立正一盟威之道(正一道),被后世尊称为“老祖天师”、“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师”、高明上帝、张天师等。着有《老子想尔注》,设立二十四治,为道教四大天师之一。
正一道的主要特点是教主天师世袭制,道教创始人祖天师张道陵于东汉和帝时(89年─105年)在江西龙虎山炼丹得道,之后才于顺帝年间(126年─144年)创立五斗米教(正一道),故此龙虎山便成为中国道教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这时待一旁的田极天师开口说道。
“李盟主,你要谨记,当我们见到了龙虎山天师的时候,一定要以道长自居,切勿以天师自居,因为华夏的道教只有一位天师,那就是张道陵天师的代代相传的后代天师,我们都尊称为张天师。”
李鲁目听了两人的讲解以及关于龙虎山的历史等,便点头回应道。
“这些我都清楚了,我会注意的。”
也就在他回应之际,天师府府邸的府门处,出现了一众身穿有区分颜色的道袍出现在众人视线中。
先是由身穿精致,纹有各种纹案的紫色名为法衣的老者走了出来,只见他下颚的白胡须几乎到达脖子与肩膀之间的位置,两手持着如戒尺般的牌匾,头顶着由让人都能感受到帝王气息的圆帽。圆帽并非普通的圆帽,帽顶上更是竖立着一块证明自身身份的东西。(不便细说,个人也不太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