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爸在高速出口等着赵路。他把赵路的车子里里外外都看了一遍,说:“还是可以嘛,也不差啊!”以前通电话的时候,赵路跟他幺爸说过买车的事,他说买的几万块钱的国产车子,意思是不怎么样。男人天生喜欢车,他幺爸也不例外。从幺爸离开武汉后,他们已经有好几年没见面了,现在一见面幺爸关心的还是他的车子。
幺爸在一户人家的后院租了两间小房子,一间安装了几台机器,就算是生产车间了,隔壁那间隔成两个小间,还装了上下铺,就当是一家四口人的卧室了。在武汉的时候,他跟父亲住一起的时候,也是这样隔的。赵路来了,幺爸就让小儿子平娃子去也在渑池开面房的老乡家里睡,赵路就睡平娃子的床。
天没亮,赵路就被轰隆隆的机器声吵醒了。开面房的都是大早上起早床压面,晚上睡得早。赵路看了一下手机,才两点多。虽然被吵醒了,赵路想起以前在武汉的时候,有时候父亲他们斗地主斗到深夜,他还是能睡得着。以前父亲有个朋友,应该算得上是至交吧,他每次来家里,跟父亲两个人摆龙门阵都要摆到很晚,他们就在睡房里摆,往往赵路都睡醒一觉了他们还在聊,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但他们的说话声并没让他睡不着,反而他睡得更安稳。想着这些事,赵路又沉沉的入睡了。
幺爸安排的是明天大早上就出发,今天这一天就是空闲的,赵路就到处逛了逛。
渑池本来是有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着名的仰韶文化就是在这里发现的。但深厚的文化底蕴并没有带来现代文明的发达,这里的市容市貌看起来跟其他北方小县城也没有多大区别,房子大多是平房,这倒跟地理课上学的相吻合:北方雨水少,房顶大多是平顶。人们都穿着臃肿的衣服,脸上都有两坨红云,看起来就像高原红一样。这里是华北平原,显然不是高原红。在容中尔甲的歌声里,高原红被唱得美丽又富有艺术性。但真正的高原红并没有那么好看,赵路在青海呆了半年,那里的男男女女都是黑黑的脸皮,黑里透红,这就是被强烈的紫外线烘烤出来的高原红,这样的脸皮再加上他们说话时那浓重的鼻音,是很难给人美感的。北方人脸上的红云,就像很多小孩那样,赵路记得那年到北京度假村实习,看到好多农村妇女鼻子下面还沾着结了痂的鼻涕。赵路得出了一条结论:气候原因决定了北方人没有南方人那么利索。
其实北方的方言还是好懂的,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走遍整个北方,只要不碰到少数民族,基本没有语言障碍。南方就不一样了,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语,在南方,用不着千里就不同语了,有的地方乡镇之间的方言都有区别,出了县市更是听不懂了。
虽然几千年以来中国的政治中心一直在北方,但现在的经济中心却是在南方。改革开放后南方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南方的文化输出,闽南歌,粤语歌都曾风靡一时,在全国大行其道。
早上两点多,他们就起床出发了。从渑池到老家有一千多公里,现在是回家过年的高峰期,路上很有可能会堵车,所以要早点出发,才能保证在当天赶到。
一路上,幺爸坐在副驾驶座,像个仆人一样给赵路递烟递饮料,真把他当师傅一样服侍,搞得赵路都不好意思了。赵路平时是不抽烟的,也没有嚼槟榔的习惯,但是开车的时候为了跟疲劳作斗争,烟、红牛、槟榔就齐上阵了。
隆冬时节,高速上不是雪就是冰,一路上看到抛锚了好多车子,赵路就开得特别小心,实在困了,就在下个服务区停一下,上个厕所,缓解一下疲劳了再走。天亮的时候在一个隧道里就堵住了。出了隧道就看到前面一长串的车追尾了,出事的根源是一辆大挂车出隧道后发现路面结冰了是滑的,就踩了刹车,结果一刹车更惨,挂车一个侧翻直接横在高速路中间了,出事的时候天还没亮,光线不好,后面的车没注意到,等发现的时候,想刹车也刹不住了,路面本来就是滑的,就一辆跟着一辆撞上来了。赵路庆幸自己在服务区停了一下,天亮后才走这个隧道,不然的话很有可能他们也会是这撞车的一辆了。路上乱成一片,还夹杂着一些哀嚎声音。看到这惨烈的情景,赵路冲动了,他把车停到安全地带,一边打电话报警,一边去帮助一个正挣扎着从车里往外爬的人。接线员倒很冷静,听他一说情况就知道在什么位置,并且告诉他已经接到很多人报警了,已经安排了救援人员。
那一刻赵路感触很深的,公路上到处都看得到血迹,这场事故肯定会死人的,人间惨剧就是这样发生的,如果他们也慌急慌忙的赶路,那就赶上了这场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死亡跟他们离得那么近。虽然他们幸免于难,但还是给赵路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以后开车就更加小心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到了陕西境内,看着那些巍峨连绵的大山,赵路就找到了进入山区的感觉。生于山区长于山区,却在外漂泊了二十多年,如今回到了山区,赵路倍感亲切。大山,才是他内心深处的归属。
到达赵家坡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两点多了,由于时不时的堵车,他们在路上足足花了24个小时,一路上老家不断打来电话,有时候是奶奶打来的,有时候是二叔打来的,有时候是幺姑打来的。赵路幺姑一家人已经提前坐老乡的车回来了。在家的人总是担心着在路上的人。
赵家坡,既然是“坡”,那肯定是在山上。下了大马路,上山就是烂路了。这条上山的路在赵路还在老家读书的时候就开始修了,那时候就初具雏形了,当一辆小四轮摇摇晃晃的开上山时,山上的老老少少都欢欢喜喜的跑去看了热闹。这么多年了,这条路还是土路。重庆虽然已经直辖了,但是基建方面还是比湖北差好大一截,湖北的乡村公路已经到家到户了,赵家坡一坡上去有三个生产队,这条上山的土路还没有硬化,到处坑坑洼洼的,有些地方还被水冲出了一条大沟。上山这段路,着实让赵路费心劳神。
到家了,一家人都没有睡,一直在等他们。幺姑家的房子年久失修,已经垮塌了,所以每年过年也是在娘家里。他们到的时候,这么多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自然就热闹起来了。好在是单家独户的,也不会吵到隔壁邻居。
奶奶的身体依然很好,眼不花背不驼,七十多岁了,说话中气十足。赵路二十多年的梦终于圆了,他笑着跟长辈打招呼,二叔没怎么变样,他年轻的时候在煤窑里下力,结果发生了事故,腿被压成了残疾。这么多年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幺姑就大变样了,赵路在老家的时候,幺姑才二十多岁,长得好看,人也能干。如今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妥妥的大妈形象。幺姑爷还是印象中的那个幺姑爷,嘻嘻哈哈,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
以前的土坯房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盖了水泥板的砖混结构的房子。赵路感觉有些失落。以前那座土房子多有感觉,进屋就是厨房,奶奶总是在这里鼓捣出一些好吃的,锅巴洋芋,糯米饭,包谷粑粑……,从厨房穿过爷爷奶奶的睡房,就到了桃屋,桃屋里总是有一个火炉,火炉是用大石头砌成的,晚上一大家人围着火炉说说笑笑,几不热闹。有时候还会捡几个红苕或者洋芋埋在火灰里烤来吃。
不过他父亲砌的石头猪圈还在。父亲年轻时是个多面手,跟石匠和铁匠都学过手艺。这个猪圈完全用石头砌成,石头是先在山上破好,一条一条抬回来的。房顶都是用条石盖的,只是用了石灰和水泥溜缝。他清楚的记得封顶的那天,饭熟了,母亲让还没满两岁的他去喊爸爸吃饭,爸爸正在溜缝,水泥没干,爸爸怕他踩上去坏了事,在他还没走拢就非常怜爱的哄起他来:“好好,晓得了,乖,你先回去,我们马上就回来了。”一两岁的娃是不记事的,但这个场景却清清楚楚的印在他脑海里了,印了三十年了,还会印一辈子。猪圈旁边,父亲亲手栽的那四棵柏树还在,栽的时候还是树苗,如今已经直指苍穹了。可惜,斯人已逝……
虽然一路上的油钱过路费都是幺爸出的,包括他从汉丰到渑池的费用,幺爸都给他报销了,但他还是得给奶奶拜年钱。他掏出一千块钱来递给奶奶,奶奶本来不要的,说:“孙儿呐,你回来看看奶奶就行了,奶奶要你的钱做么子嘛?奶奶年纪大了,看一回少一回了。”
旁边的幺爸和幺姑都劝奶奶把钱接了,他们说:“大哥也不在了,这么多年好难得回来一回,也是八斤的一片心意,您就接了吧。”赵路小名叫“八斤”,这么多年已经很少有人叫他小名了,现在听着长辈们这么叫他,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这么一来,奶奶才把钱接过来,想起已经走了的大儿子,老人家心里一酸,眼里就滚出泪来,但她很快控制住了情绪,招呼着大家吃起饭来。
家里回来了这么多人,床位肯定是不够的,于是所有能睡觉的地方都被利用上了。赵路还好,在家族里的这辈人中是大哥大级别,被分配到了一张凉床,白天折叠起来就是沙发,晚上展开,铺上铺盖就是床了。两个堂弟和幺姑家的表弟就只能打地铺了。三兄弟从小一起长大,现在又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关系很密切,睡地铺也不老实,总是嘻嘻哈哈打打闹闹。
幺爸在高速出口等着赵路。他把赵路的车子里里外外都看了一遍,说:“还是可以嘛,也不差啊!”以前通电话的时候,赵路跟他幺爸说过买车的事,他说买的几万块钱的国产车子,意思是不怎么样。男人天生喜欢车,他幺爸也不例外。从幺爸离开武汉后,他们已经有好几年没见面了,现在一见面幺爸关心的还是他的车子。
幺爸在一户人家的后院租了两间小房子,一间安装了几台机器,就算是生产车间了,隔壁那间隔成两个小间,还装了上下铺,就当是一家四口人的卧室了。在武汉的时候,他跟父亲住一起的时候,也是这样隔的。赵路来了,幺爸就让小儿子平娃子去也在渑池开面房的老乡家里睡,赵路就睡平娃子的床。
天没亮,赵路就被轰隆隆的机器声吵醒了。开面房的都是大早上起早床压面,晚上睡得早。赵路看了一下手机,才两点多。虽然被吵醒了,赵路想起以前在武汉的时候,有时候父亲他们斗地主斗到深夜,他还是能睡得着。以前父亲有个朋友,应该算得上是至交吧,他每次来家里,跟父亲两个人摆龙门阵都要摆到很晚,他们就在睡房里摆,往往赵路都睡醒一觉了他们还在聊,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但他们的说话声并没让他睡不着,反而他睡得更安稳。想着这些事,赵路又沉沉的入睡了。
幺爸安排的是明天大早上就出发,今天这一天就是空闲的,赵路就到处逛了逛。
渑池本来是有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着名的仰韶文化就是在这里发现的。但深厚的文化底蕴并没有带来现代文明的发达,这里的市容市貌看起来跟其他北方小县城也没有多大区别,房子大多是平房,这倒跟地理课上学的相吻合:北方雨水少,房顶大多是平顶。人们都穿着臃肿的衣服,脸上都有两坨红云,看起来就像高原红一样。这里是华北平原,显然不是高原红。在容中尔甲的歌声里,高原红被唱得美丽又富有艺术性。但真正的高原红并没有那么好看,赵路在青海呆了半年,那里的男男女女都是黑黑的脸皮,黑里透红,这就是被强烈的紫外线烘烤出来的高原红,这样的脸皮再加上他们说话时那浓重的鼻音,是很难给人美感的。北方人脸上的红云,就像很多小孩那样,赵路记得那年到北京度假村实习,看到好多农村妇女鼻子下面还沾着结了痂的鼻涕。赵路得出了一条结论:气候原因决定了北方人没有南方人那么利索。
其实北方的方言还是好懂的,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走遍整个北方,只要不碰到少数民族,基本没有语言障碍。南方就不一样了,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语,在南方,用不着千里就不同语了,有的地方乡镇之间的方言都有区别,出了县市更是听不懂了。
虽然几千年以来中国的政治中心一直在北方,但现在的经济中心却是在南方。改革开放后南方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南方的文化输出,闽南歌,粤语歌都曾风靡一时,在全国大行其道。
早上两点多,他们就起床出发了。从渑池到老家有一千多公里,现在是回家过年的高峰期,路上很有可能会堵车,所以要早点出发,才能保证在当天赶到。
一路上,幺爸坐在副驾驶座,像个仆人一样给赵路递烟递饮料,真把他当师傅一样服侍,搞得赵路都不好意思了。赵路平时是不抽烟的,也没有嚼槟榔的习惯,但是开车的时候为了跟疲劳作斗争,烟、红牛、槟榔就齐上阵了。
隆冬时节,高速上不是雪就是冰,一路上看到抛锚了好多车子,赵路就开得特别小心,实在困了,就在下个服务区停一下,上个厕所,缓解一下疲劳了再走。天亮的时候在一个隧道里就堵住了。出了隧道就看到前面一长串的车追尾了,出事的根源是一辆大挂车出隧道后发现路面结冰了是滑的,就踩了刹车,结果一刹车更惨,挂车一个侧翻直接横在高速路中间了,出事的时候天还没亮,光线不好,后面的车没注意到,等发现的时候,想刹车也刹不住了,路面本来就是滑的,就一辆跟着一辆撞上来了。赵路庆幸自己在服务区停了一下,天亮后才走这个隧道,不然的话很有可能他们也会是这撞车的一辆了。路上乱成一片,还夹杂着一些哀嚎声音。看到这惨烈的情景,赵路冲动了,他把车停到安全地带,一边打电话报警,一边去帮助一个正挣扎着从车里往外爬的人。接线员倒很冷静,听他一说情况就知道在什么位置,并且告诉他已经接到很多人报警了,已经安排了救援人员。
那一刻赵路感触很深的,公路上到处都看得到血迹,这场事故肯定会死人的,人间惨剧就是这样发生的,如果他们也慌急慌忙的赶路,那就赶上了这场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死亡跟他们离得那么近。虽然他们幸免于难,但还是给赵路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以后开车就更加小心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