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登基称帝年泰常(2 / 2)

楚梦辰面色冷峻,不为所动:“你们何曾将我当作侄儿?呵呵……当年我父亲遇难,又岂止楚雄一人想要置他于死地,想必楚麟你也脱不了干系吧?朕登基之后,你们当真没有谋逆之心?朕此举乃是为了国家的安定,为了百姓的安宁。”

五皇子绝望地嘶喊:“你不会有好下场的!”

楚梦辰一挥手,侍卫们便如狼似虎地将三皇子和五皇子拖了下去。不多时,地牢中传来了两声凄厉的惨叫。楚梦辰冷冷地回过头扫了一眼,道:“若是你们真的成功了,或许我和我父亲便会沦为千古罪人,可事实并非如此,朕胜利了,历史的书写便由朕来决定。”说罢,他转回头吩咐道:“来人,通知吏部,楚麟和楚湉二人得知先帝驾崩,悲伤过度,随先帝而去,二人以郡王爵位下葬。”

小主,

楚梦辰深知,要想将国家治理得繁荣昌盛,不仅要铲除异己,还要广纳贤才。于是,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人才,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同时,他还大力减轻赋税,鼓励农桑,兴修水利,使得国家的经济逐渐复苏,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楚梦辰的精心治理下,国家日益繁荣昌盛。边境安宁,再无战乱侵扰;百姓安居乐业,尽享太平之福。楚梦辰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年号泰常。

然而,楚梦辰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懈怠政事。他深知,作为皇帝,肩负着天下苍生的福祉,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他每日勤奋理政,常常忙碌至深夜。他时常告诫自己和臣子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朕要时刻以百姓为重,方能让国家长治久安。”

百官听闻,齐齐跪地,三呼万岁。楚梦辰摆了摆手,微笑着说道:“起来吧,何谈万岁。追封朕之父亲楚衡为夏武帝,庙号孝仁宗。”

“这……皇上,这如何使得?其并未登基,无年治,史书上也无法记载啊!”一位大臣面露难色,跪地进谏。

楚梦辰目光坚定,不容置疑地说道:“皇祖父后五年并未参与朝政,皆是朕一手代劳。就将这五年划入我父亲年治。”

众臣见皇帝心意已决,皆不敢再言,纷纷跪地高呼:“皇上圣明!”

自此,楚梦辰继续秉持着以民为本、励精图治的理念,将国家推向了更为昌盛繁荣的新高峰。在他的治理下,文化繁荣,学术昌盛,艺术作品层出不穷。各地学府纷纷兴起,培养出众多才华横溢的学子。

军事方面,楚梦辰大力整顿军纪,加强训练,打造出一支精锐之师。边疆防御固若金汤,邻国不敢轻易侵犯。

经济持续发展,商业繁荣,贸易往来频繁。城市中店铺林立,货物琳琅满目,百姓生活富足。

楚梦辰还注重法律的修订与完善,力求公正公平,使百姓在法律的庇护下安居乐业。

在楚梦辰的统治下,国家如同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耀眼的光芒。他的功绩被后世传颂,成为了永恒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