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生物药厂(1 / 2)

穿越1951 女儿养了一只猫 4761 字 19小时前

正月还没过完,国家就发布了公告,3月1日起旧钱换新钱了。李旭东没有兑换的想法,自己已经足够富裕,就不给国家增添负担了,甚至还用港币兑换了一些崭新的老版人民币,什么面额的都收了一些,旁人只在乎钱财能不能流通,哪里会像李旭东一样用作收藏。

很多事情的发展都需要时间的推动,润华公司在李旭东的影响下开始了扩张的步伐,李旭东没事的时候又开始了画图设计,设计的自然都是些工程机械,和霍家合作的地产公司里就有蛮多阿美莉卡在半岛战争中遗留下来的工程机械,李旭东这种穿越人士对机械设备接触的时间很长,虽然没有测量过具体的参数,但是只要功能上差不多就可以交给研究所研发了。

李旭东有些后悔没把自己的岳父弄到香江来了,要是他在的话,再弄个轧钢厂不是什么难事,而且香江太小了,感觉有些施展不开,还是需要找个地方。一时之间,李旭东感觉千头万绪,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那个点。

家里每个人都很忙,李旭东自己就不说了,陈雪茹每天要出入工地视察,工人们对这位李家大妇给与了极大的尊重,招工那天原本一千人的招工名额涌进来三千个百战余生的老兵,陈雪茹坚信人多力量大,全都收了进来,受过伤的残疾老兵也安排了一部分进来,看大门,看仓库,各种力所能及的活都交给了他们,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

这些老兵们还是按照部队里的方式工作和生活,只是好多东西需要学习,不识字可以参加夜校的扫盲班,毕竟安全无小事,规章制度必须要遵守,工地上也曾发生过失窃事件,丢失的是一些仓库里的基建物资,陈雪茹没有和李旭东商量,由关老哥和卫老哥两位陪着直接和带头的老兵进行了一次谈话,从此,工地上再未丢失过什么东西。

娄晓娥也是大忙人一个,需要审查各个企业的财务报表,还时不时下基层进行调研,几大研究所都是吞金大户,尤其是新成立的材料研究所研究的合金钢材和塑料制品都需要投入,科学家们也都有各自的想法,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收支上又不能达到平衡,娄晓娥硬是咬着牙坚持下来了,回到家里一句抱怨的话都没有说出来。

慧真的活计看似最轻松,实际上担负着下一代的教养问题,责任更是重大,管理整个家庭的后勤工作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孩子们大的要进幼稚园,小的则是由慧真统一看管,雨水大小姐还在读书,偶尔回来能帮一下嫂子的忙带带这几个小北鼻,千万不要小看了孩子们的破坏力,俗话说“岁半岁半,翻坛倒罐”,一不留神就去探索一些孩子们认为奇奇怪怪的玩意儿,家里没个人看着肯定容易出问题。而且这三个女人又都是易孕体质,尽管李旭东已经很注意了,但是家里该怀孕的还是怀上了,李旭东也很无奈啊。

四九城要召开会议,李旭东同志也是代表之一,家里实在没人能陪着李旭东回去了,正好卫老哥也要进四九城,两人约好一起北上,建设公司里想回去的还有很多,都想回老家去看看,李旭东以工程建设时间紧张为由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不顺心的事情往往接二连三,这不,由罗兰士引进的高科技西药生产技术和机器被卡在了罗氏药业,需要的设备里含有敏感的离心机,制造蘑菇弹也需要这种设备。

这件事还需要李旭东和老罗兰士亲自去一趟英格兰,才有可能解决,只是这么一来,至少要到四月份才能成行,好在嘉道理家族的事情不多,除了收租和管理酒店,剩下的就是中华电力公司了。

整个香江,李旭东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无非就是发展要推迟一些而已,他走的是无人的赛道,不怕和人比肩,厚积薄发罢了。

北上还是坐的火车,抵达羊城之后,卫先生发表了一篇文章,以示自己弃暗投明之决心。这位号称“七路半”的先生总算是回归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他现在身体不是太好,在香江也无片瓦遮身,手下的弟兄也大多进入了李旭东的公司里,算得上是无牵无挂了,李旭东也由衷的希望他能安享自己的晚年生活。

离开了羊城,李旭东需要去一趟星城,他还记挂着生物药厂的发展,这是预定好了的行程,一路上没什么太好的风景,睡上一觉,离星城还有一半的路程,习惯了南方温暖的气候,火车进入湘南地界,气候就开始变凉,老天爷也不怎么开眼,淅淅沥沥的小雨不停,窗外依旧是翠绿的颜色,田里一排排的插着水稻的秧苗,看起来还是十分和谐的。

李旭东记忆里有种单冲程的超小型耕地拖拉机,特别适用于沟壑纵横的梯田,水田旱地都可以使用,拿起纸和笔就开始了画图,只是发动机的构造李旭东还不确定,如果能够做出来,哪怕是十岁的孩子也可以轻易的驾驭这个小型机器,比起赶着牛马耕田,速度要快不少,这个可以交给动力研究所解决动力问题。

小主,

人果然还是要出来走一走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古人诚不欺我!出来走一走,才知道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或者说李旭东才知道什么设备才适合国情。

李旭东知道要致富,先修路。那么推土机和挖掘机还有铺路的碎石机就必不可少,国内缺少的机器设备太多了,即使运进来,能卖出去,可是收到的是RMB啊,李旭东实在是送不起了,只能是把图纸交给钢铁厂和机床厂,李旭东感觉自己一个头两个大。

星城站到了,这个火车站是李旭东没有见到过的,他出生的时候火车站还在这里,等他记事的时候,火车站已经搬迁到了五一路的最东面,随着人流走出月台,专门负责接站的同志高举着写有“李旭东”三个字的牌子,许秘书自然上前和接站的同志进行沟通,很快,一行四人走出了站台,李旭东很快就分清楚了东南西北,也知道了自己在哪个位置,这虽然不是李旭东记忆中的那座城市,但是很多东西还是不会改变的。

接站的这个人是省委的干部,李旭东微笑着点点头,握了握手,本来直接安排在省委一招的,李旭东不肯,要求先去工厂看一看,于是嘎斯车沿着五一路拐上了韶山路,司机同志正在和许秘书聊着天,李旭东看着窗外的风景,儿时的记忆又慢慢涌现了出来。

袁家岭、窑岭、长岭,马上就到东塘了,李旭东有些恐惧,或者说是近乡情更怯更准确些。车子在东塘一个左拐就拐上了劳动路,上完坡很快就到了生物药厂门口,这个厂子正常情况下是五八年建立的,李旭东已经提前把生物药厂催化了出来,所以很多东西都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格局。

工厂的格局还是李旭东按照以前的模样设计的,没做什么改动,只是级别比较高,直属农业部管辖,岳父偶尔回过来看看。不远处的巨大烟囱正缓缓地吐着白烟,才站了不到两分钟,办公楼里就涌出来一大批人,厂级领导站在前排,他们早就收到通知了,设计这家工厂的同志今天会抵达星城,李旭东挨个和他们握手,“不好意思啊,打搅各位同志的正常工作了。”

“哪里,哪里,我们还要感谢您帮我们设计了这么好的工厂,让我们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添砖加瓦啊。”

许秘书上前低声和厂长交谈了一阵,厂长对后面挥了挥手,接下来就由厂长亲自陪同李旭东,一起视察生物药厂的工作了。像这种工厂,不仅仅是双向电路,还需要有自己的发电机,只要进行了生产,工作就不能停下来,要看的有很多,第一当然是锅炉房了,可惜李旭东对汽轮机不是很熟悉,那玩意儿的结构李旭东一直没怎么搞清楚,要维修也是专门的厂家派出维修人员进行维护,好像是要高压电才能启动,记得扩建之后的药厂里就安装了一台二九零型号的汽轮机。第一次试用的时候因为没有通知电业局的同志进行扩容,结果机器一开,整个城市的东南片区全部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

“沈厂长,在锅炉的这个位置安装一台三千瓦的震动泵,这样工人就不必那么辛苦的天天去捅炉渣了。”李旭东知道黏连在机构上的炉渣有多难清理,有时候温度过高,炉渣黏连在上面,工人拿着钩子捅半天都难得捅下来。

期初动力车间的车间主任还有些看不起李旭东这个年轻人,认为他不过是靠着家世爬上去的,哪里知道李旭东在这里的另一个时空工作过十七年啊。

听到李旭东的话后,直觉告诉他李旭东是个懂行的,不禁点了点头表示对李旭东的认可。

接下来就是生产车间了,投料班的工作是负责把一代一袋的麸皮和玉米按比例投入搅拌的机器中,通过一定的温度让其发酵,其间需要化验人员不断的进行化验,确保没有病菌入侵。

通常一罐原料有二十吨重,耗费不低,工作人员需要不停地检查罐内的温度,温度过高过低都不能进行有效的发酵,搅拌的时候机器轰鸣,几十个千瓦的电机工作也需要星变三角的方式启动。

最后是包装班,李旭东看到同志们都是医生打扮,手上还戴着橡胶手套,这赤霉素虽然只要不口服就没有毒素,可是进入眼睛里会十分难受,需要大量的水去清洗眼睛,工人身上的防护措施虽然有了,但是没有在附近找到可以冲洗的水管,明显还是不太合格,于是又交代了一句:“这里需要配一根自来水管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小心溅射到眼睛里也方便及时对眼睛进行冲洗。”

回到办公楼已经过了中午一点了,饭就在食堂吃的,湘省的厨子做的菜味道还是很不错的,老桌上的摆着两瓶白酒,李旭东不喝,大家也就都没喝酒,等着李旭东视察完毕,大家的肚子都饿坏了,饭桌上不谈工作,李旭东边吃边和沈厂长聊起了天,沈厂长四十多岁,是东北吉省人,一口的东北话,李旭东还以为他是解放干部,没想到沈厂长居然还是属于八路干部,读过几年书,还去俄罗斯留过学,随着部队一路南下,到了湘省就地转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旭东算是半个东北人,早两年还在东北呆过一年时间,能聊的就比较多了,简单吃过午饭,大家坐在桌子边聊起了工厂的事情,李旭东让许秘书拿出自己早一些好的资料交给沈厂长,“这里是生根剂的两份资料,一种是对树木的根部进行喷洒的,一种是对小型植物叶面喷洒的,还有两份资料是对抗鸡瘟和对抗猪瘟病毒的药物,详细的制造方法我已经全部标注清楚了,你们马上联系农业厅和中南矿冶学院的教授们对这几份资料进行研究,生产出来不难,只是鸡瘟和猪瘟的病毒也会变异,现在好用不代表将来就一定好用。我还要到四九城开会,这里就不耽搁了,呆会帮我们订票吧。等我从北京开完会回香江的时候,我再过来一趟吧。”

李旭东一口气把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然后带着许秘书和阳明就要走,沈厂长他们哪里肯放啊,拼命想要留住李旭东一行,来一趟就给了这么多好处,要是再多留几天,说不定还有惊喜呢?!老沈同志一边指挥人联系省委,一边找人帮李旭东订好招待所,说什么也要招待一天,还拿着李旭东的介绍信订好了去四九城的飞机。

留在星城也没什么事情,李旭东想出去看看这座英雄的城市,抗日战争打了八年,在湘省就打了六年,星城在数次对日战争中被打成了一片废墟,都说湘省人不怕死,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确实当得起一个英雄城市。

只是李旭东自己就是湘省人,可没有半点要吃苦的想法。

沈厂长有一台嘎斯货车,只能坐三个人,阳明当仁不让的接过方向盘,笑着说道:“我们不需要司机,你们放心吧,这座城市我们很熟的,晚饭就不必等我们了,我们去街上吃饭,饭后我们一定会回来的。”说完就发动了汽车。

星城地界是不可能迷路的,李旭东总是提前把道路指好,方便阳明开车,白沙古井是必去的,这里虽然小众,但是也算是个好去处,要不是公务缠身,李旭东真的想搞一辆旅行房车,带着几个老婆周游世界。可惜这个愿望要等孩子们长大,能独当一面才能实现。接下来要去的是天心阁,星城唯一留下的一段老城墙,还是明清时期修建的,这里算是整个星城的最高点,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地方,这段城墙挡住了小日鬼子多次进攻,实在是功不可没。

再往西面走就到了南门口,这里也是很繁华的地段,这条路是黄兴路,星城的历史名人太多了,李旭东想去湘江河边看一看,汽车继续西行,几百米的距离就到了。这一片地方李旭东来得多,承载了李旭东很多儿时的记忆,河对面是岳麓山,河中间就是橘子洲头,江面上,除了点点白帆,就属放排的最多了,星城的夏天超热,小时候无知,在这条江里游泳,喜欢爬上排跳水玩,丝毫不觉得危险二字为何物。以前不懂得哲学,现在总算明白了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一路上走走停停,来到了坡子街,这里因为沿江的缘故,商业比较发达,做大小买卖的都聚集在这里,李旭东饶有兴致的带着他们闲逛,看中了什么东西,李旭东还用地道的方言和商贩砍价,公私合营还合不到小商小贩这一块,遇到李旭东喜欢的吃食,李旭东也会买上一些,大家一起品尝,糖油粑粑那是真的用油和片糖熬制出来的,又糯又软,还有葱油粑粑,糖撒子,李旭东不让多吃,因为还有火宫殿没去的。

作为老星城人,对火宫殿当然非常的熟悉,损毁过又重新修建过,然后赶上文夕大火,整个星城被国军付之一炬,一座烧毁的城市让小本子连进城的想法都没有了。市政当局拨款、地方商贾集资再建火宫殿。庙宇内泥塑神像没有恢复,改用一块樟木厚板雕刻了“赤皇上品三火宫殿洞阳大帝南丹纪寿天尊神”的神位。等到湘省和平解放,政府拨款修缮火宫殿木架棚屋,安置了一些失业的饮食商贩,小吃风味不减当年。这里还没进行公私合营,里面的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可谓一绝,三个人在这里大快朵颐,吃得特别开心,尤其是许秘书和阳明虽然不太喜欢辣味,但是架不住食物又辣又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