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 / 2)

穿越1951 女儿养了一只猫 2225 字 21小时前

李旭东也有自己的坚持,这一年来,他感觉自己的身体素质要强了不少,每天早上坚持锻炼,吃的也是五谷杂粮,身上的肌肉也呈现出线条状的分布,一丝丝、一条条的,除了衣着渐渐变得老派之外,脸还是那张娃娃脸,岁月在他的身上找不到任何痕迹。

最近李旭东研究的是哲学,《资本论》、《历史与阶级意识》、《历史对于人生的利与弊》、《哲学史讲演录》,孔孟老庄四子的书也是必读的,当然最主要的红本本更是李旭东必读的。

书籍确实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外界现在风平浪静,粮食生产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且每年还在递增,烂尾的项目也在工程师们的努力下逐步恢复。

李旭东看书入迷是最正常的事情,他在旧鼓楼大街的办公室里开了间小宿舍,吃住办公都在这件办公室里,只要有时间就躲在办公室里看书,忘记吃饭更是常有的事。

老领导对他的生活还是很关心的,陈雪茹和娄晓娥、徐慧真几位夫人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也来过一次京城,依旧是打着捐助的名义,每次过来都会捐助十吨黄金,待上半个月再离开,住处自然是崇文门的四合院了。

家里的资产不知道翻了几个跟斗,她们都懒得统计这些资产了,可能比不过罗斯柴尔德家族,但是比肩洛克菲勒应该还是不成问题的。

犹太家族玩金融,昂撒人玩实业,李旭东两样都玩,而且水平很高,他家族的名声在整个世界顶尖的那一小撮人群里还是蛮响亮的,很多人觉得他只不过是红色帝国推出来的代言人而已,但是自从精准的踩中几个关键节点之后,这些家族都抛过来橄榄枝。

苏门答腊岛的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岛上的华人已经超过了四十万,年轻人居多。

三个深水港,两个能造四万吨巨轮的造船厂还在建设,霍老大和何贤大哥都投入了巨资,不遗余力的帮助开发苏门答腊岛,伦斯特公爵带着他的纨绔兄弟们也在帮助苏门答腊岛,他们的联系的机器设备虽然不是最新一代的,但都还是刚刚淘汰下来的,李旭东计划要移民两百万青壮年。

下一步就是宣布苏门答腊岛的独立了,只是还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

按部就班的发展挺好,李旭东有信心把苏门答腊打造成一个东南亚的金融中心和高科技制造中心。

军队肯定是要有的,现在叫私人武装,是李氏家族的私人军队,人数有一万人,装备了直升机、无人机、近程敌对空导弹和地对地导弹。坦克没有装备,用的是装甲车。

目前的无人机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实现了远程监控和投弹以及无人机的自杀式攻击,虽然缺陷很多,但是一直在进步。

公司和家里没什么要操心的,李旭东又开始了摸鱼的生活,没事就逛逛信用商店,再检查检查几个回收站收回来的古董,日子倒也充实,只是李旭东和这四合院里的人群格格不入,他们有事求李旭东的时候就低三下四,没事的时候又趾高气昂的,李旭东实在是搞不懂他们的优越感来自哪里。

李旭东没事的时候还是以看书为主,偶尔跑一跑各个街道,有的家庭很困难,家里没有劳力,老的老,小的小,李旭东总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帮助他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工作不好找没关系,让这些街道困难户在组织的关怀下,用大集体的方式,和化工厂合作,制造拼接魔方,做点手工活可以卖给供销社,再由供销社转成出口商品买到世界各地,进行创汇活动,比糊火柴盒要强得多,当然专利权还是在李氏家族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着安娜的离去,李旭东收集的古董也已经上了去往香江的船运走了。

有些古董存在争议,五个老先生只要有一个说看不好的,就意味着很有可能这件古董是赝品。

李旭东还是决心找个专家掌掌眼,这个行当玩得溜的还是得那些遗老遗少,他们玩古董是专业的,就像溥仪,从来没学过古董鉴赏,但是一辈子看的都是真货,所以赝品在他的眼里根本就不是个玩意儿。

遗老遗少的姓氏现在大多都改变了,有姓金的,姓那的,姓佟的,姓白的等等等等。

现在外面名声响亮的有好几个,其中有个叫耿宝昌的鉴定师,在这个行当里玩出了名堂,只要找到他,他的那帮朋友就都会帮忙品鉴一二。

耿宝昌师从孙瀛洲,也是陶瓷专业的鉴赏大师,他的藏品很多,最着名的就是明成化斗彩三秋杯,放在现在,价值是以亿为单位来计价的。他收藏了三千多件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就有二十五件,后来全都捐献给国家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玩文玩古董的就是一个群体,这些人在日后的活动中都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李旭东也做好了接受洗礼的准备。

大风暴裹挟范围之内,没有谁是绝对安全的。

从历史上来看,无论哪一个王朝建立,前二十年都不是风平浪静的,君主的意志需要贯彻下去,臣子的主张和建议都需要统一,这些事情都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