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三江河帮(2 / 2)

苏油则在一旁的陶锅前,全神贯注地翻炒着石膏,那石膏在他的翻炒下渐渐变得如同海浪般起伏不定,直至散发出淡淡的熟香,这便是石膏炒制的最佳状态。

待其冷却后,他巧妙地混入适量的石灰,再加入清水,缓缓搅拌,直至形成一种既粘稠又富有弹性的糊状物质。

接下来,他拿起一根竹管,如同魔术师般,将食指轻轻堵住管口,缓缓插入那石膏糊中,再一提,竹管内便神奇地装满了一管石膏糊。

随后,他将这些竹管一一插入事先固定在陶泥板上的小孔中,宛如一排排等待检阅的士兵,很快,一整块陶泥板上便布满了竹管的身影。

随着时间的推移,竹管内的石膏糊逐渐凝固,苏油小心翼翼地剖开竹管,一支支洁白如玉的粉笔便应运而生,它们虽简陋,却承载着传递知识的重任。

然而,黑板还需时日方能使用,苏油并未因此停下脚步,他转身走向土地庙旁的泥墙,那里成了他临时的教学场所。他召集所有人围拢过来,宣布:“从今往后,每日正午,我便在此为大家传授一些实用的知识,这些知识将直接应用于我们的生产与生活之中。”

“今天,我们从最基础的识数开始。”

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神秘与期待,“看,这是‘壹’,文字虽复杂,但今日我们不记它,只记这个‘一’,它就像一根笔直的小棍,简单明了,对不对?”

娃子们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

苏油见状,继续他的创意教学:“如果我们把它竖起来,就变成了梵文中的‘1’,瞧,我们是不是一下子就记住了两个‘一’?所以,识字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对吧?”

娃子们被他的教学热情所感染,连连点头。

接着,苏油又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将“二”比作成双成对的鸳鸯,“三”则化身为侧看的蟆颐山,“四”则像是举手打开手指后剩下的四个指头,而“五”则被他形象地描述为打鱼船与钓鱼钩的结合。

随着苏油的讲解,娃子们一边点头,一边齐声数着手指:“一,二,三,四……还剩四个手指头!”

欢声笑语中,知识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而这一切,都源于苏油那充满创意与智慧的教学方式。

都烙印在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