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味精,鲜中之鲜(2 / 2)

“这是何物?为何面条全都盘在一起,长得就像我们那旮旯的老树根一样?”

“这是方便面,我们在福州那边新开的福清二厂的产品,主打的就是个方便快捷,而且只要用热水泡他个十分钟,就能吃上劲道又热腾腾的面条了!

我们还在每个面袋子里面放了粉包和酱料包,让汤更加鲜美!”

旁边正在搅拌面汤的炊事兵喝了一口面汤水,赞不绝口。

“将军,您别说,他们的话一点都没打折扣,这粉末比白糖都细,吃起来那叫一个鲜呐!

兄弟我们几个都是庄稼汉,来部队之前根本就不会烧饭,都是家里的婆娘准备的。

当兵之前的手艺也只能说是糊口,做出来的饭菜也就是下个肚而已。

结果今天无论我们煮什么汤菜,只要这个小粉往下面一撒,那味道噌噌的就上来了!比过年时杀的年猪都香!

好多人吃了一碗还不够,还要加饭,甚至有的人直接拿锅,把汤和菜全部倒到饭碗里面搅和搅和,当汤泡饭嘎巴嘎巴吃掉了!”

旁边的勤务兵守着大锅,时不时往下面塞几块柴火,另一口大锅正在做着红烧猪肉。

那猪肉也是送来的罐头,连汤带肉倒进锅里,一股浓烈的肉香扑面而来,丝毫没有猪骚味。

“真的有这么神奇?”

郭松龄挤到锅灶旁边,夹起一筷子猪头肉,吃下去之后满嘴留香,味道好极了!

“哈哈哈,郭将军,这你就有所不知了,鲁菜为什么能够行销全国,位列菜系第一榜首的位置,原因就在于山东的厨子手上都有着他们家乡的特产海肠粉!

而我们这个粉末正是参考了海肠粉的做法,从海带紫菜等藻类之中提取出来的什么物质,叫谷氨酸钠吧?

那味道可比那海肠粉还鲜!

部队里面一口锅,能给15个人吃,撒上那么一小撮,嘿!个个吃起来比部队养的连猪都快!

炊事兵过来收碗的时候,连锅都不用刷,早就被他们用饭又把锅擦了一遍了。

总督大人把这个产品称为味精,确实起的好啊,味道就在于鲜,味道的精华便是鲜上加鲜,可太贴切这个东西了!”

等到勤务兵将饭菜端上桌时,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大盆子煮好的方便面。

上面还放着各种浇头,不过还是根据口味和这边的习惯,选择了焖的透香透香的猪五花肉以及咸菜疙瘩。

几个人围坐一团,而中间的锅子里面则是东北的名菜大锅乱炖和贴饼子,全是用四海集团的仓库物资做出来的菜。

乱炖里面,除了东北本地的山八珍外,还加入了不少南方特产。

而其中最亮眼的则是被切成一片一片晶莹剔透的午餐肉与罐装咸牛肉,既有肉味,又足够咸香。

而且量大管饱随切随吃,既可生吃,又可以扔到汤里煮一会儿之后再吃,配上压缩饼干和馒头馍馍,简直就是士兵完美的一餐。

当然,这种单兵口粮肯定会面临着热量不足以及营养提供不均衡的问题,这在飞虎军内部会通过坚果能量棒以及各种各样的水果来提供。

同时,来自武夷山的茶叶包也进入了单兵口粮的序列之中,每天三包,早中晚各一杯,顶替了之前军内盛行的饮酒风气。

毕竟一战的时候,法国和意大利使用葡萄酒来顶替主食热量,造成军队内一堆酒鬼醉醺醺的打仗的前例还在眼前呢。

“这实在是破费了呀!这军粮可比以前我们在营地吃的都好,看来刘总督这一次是花了血本啊!”

郭松龄看着这比欧战中各国战地伙食还要强上一头的飞虎军同款军粮,不由得心生感慨,下意识的感觉刘瑞付出了不少。

但实际上,郭松龄现在进行的全军长时间军粮测评环节消耗的还是两年前的库存,现代食品工业的威力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这些罐头食品可以说是第一批预制菜,但也足够将还在依靠就地采买的夏国朝廷系军队按在地上摩擦了。

“不不不,并不能这么说,你们吃着我们的军粮,高唱凯歌一路开进,推翻奉系整顿东三省,我们的产品也就能够打出一个名头。

虽然这种东西在东南各省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并不能够推广到全国。

我们这一次过来也是有着这种商业上的利益在这里,只能说彼此彼此。

而且南方现在治理的挺好,这几年可以说是风调雨顺,没有太大的自然灾害,前几年的长江洪灾也被扛了下来。

多年来,年年丰收,我们建造的粮仓都有粮食出现腐坏了,这些东西算不得什么。”

“年年丰收,谁不想呢?要是全国都年年丰收,也许我郭某现在还是一个早出晚归的乡间汉子吧。”

郭松龄挑起弯曲的方便面,十分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