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个时间节点,在他们看来应该是1932年。
可日本人已经等不了这么久了,原本就脆弱的财政无法负担巨额的扶植支出。
尽管山东的工矿企业和农业利益全都给了东瀛财团,但这些财团只会掠夺,并没有真心想把这里建设成王道乐土的意愿。
他们大量侵吞了原有的企业资产,将其肆意改组,有用的设备直接装船运回国内,没用的设备再高价转卖。
对于农业,他们几乎复刻了中南美洲的种植园经济,齐王府也配合的送来几乎免费的劳动力。
他们大多都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被判了罪,或者没有及时交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新颁布的税款,从而被齐王府的人按着长长的名单,一车一车的拖到了被武装公司人员严格看管的种植园,大量种植他们国内所需要的各种粮食与经济作物。
即便如此,山东的收益也抵不上对齐军和晋军的重建费用,即便这些武器都是按照出厂价卖过去的。
面对齐王和晋王的连番反对,日本顾问们也是丝毫不退让,他们甚至以直接断绝军火援助的方式来胁迫两位亲王迅速发动内战。
那一招算是真真切切打在了齐晋二王的软肋上,齐王府就不用说了,现在整个齐王府几乎成为了日本的傀儡政权与买办系统,整个山东排的上号的企业基本上都被他们强行收购,然后低价卖给,甚至是送给日本。
晋王倒是有一定的先见之明,在晋王府的麾下,建立了所谓的西北建设实业公司,从德国购买的小转炉炼钢设备在前几个月陆陆续续运到,两台1.5吨的电炉成为了这个小钢铁厂的主要设备。
但也正是这微不足道的钢铁厂,让晋王的太原兵工厂成为了能够自行生产步机枪与枪弹的存在,甚至还能在技工的研究下搓了上百门山炮。
只不过质量上一塌糊涂。
其发射的冲锋枪子弹甚至弹头还能直接掉到地上,生产的晋造冲锋枪与自来得手枪表面处理工艺明显赶不上中央控制下的巩县兵工厂与大沽兵工厂。
至于那上百门火炮,大战之后俞大维的兵工署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和评测,给出了如下结论。
“质量极劣,山炮筒用镍铬钢但热处理不当,炮筒硬度不够。榴炮弹皆用灰生铁翻铸,砂眼多且检验时亦只用160磅/平方寸水压试验是否漏水,极不保险,威力亦极劣,且火工设备极原始简陋,炮弹很多不响者,迫击炮弹质量规格均差。”
上百门火炮在晋军内部也屡屡遭人嫌弃,仍然是来自日本的明治山野炮在扛大门。
军火完全依赖外购,也就意味着一旦日本关闭了军火援助的渠道,晋军和齐军就会变成一支无法作战的仪仗队。
晋王看到了这样的后果,他原计划在两年之内将太原兵工厂的生产规模再扩大一倍,重点放在炮厂的扩大上。
但时间不等人,面对日本人断掉援助和军火的双重威胁,齐军和晋军只能按照当时商量好的作战预案,开始逐步动员起来。
1930年,中原大战即将拉开,群雄逐鹿之地将再次吸引天下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