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是长安某位重要人士的妻子。”
然而,这位王 ** 却毫不买账,依然挺胸站立,直言要带走这个所谓的贵妇人。男士们不得不重新回到正事上,而关于蒙甘运来的大量金银财物和奴隶的话题,则让他们更加关注如何妥善处理这一复杂情况。
最终,当李明抵达府邸,看到这些外来者中的几位穿着奇异,举止奇特的人群时,内心也颇为困扰。尤其是其中一位看似懂礼且用雅言交谈的人,他夸赞秦国的水质如同甘露般美妙,这种赞美非但没有赢得好感,反而加深了厌恶之情。
正当此时,听到熟悉的呼唤声“夫君”,李明急忙走向前迎接,仿佛抓住了逃离这个尴尬局面的机会。那三位外国使者随即确认李明的身份,对他行礼致敬。李明挥手示意他们起身,然后继续应对眼前的局面。
这真是咄咄怪事,他应该被安置在客馆才对,怎么跑到我家来了?
林诗涵低声催促:“你快点把他弄走吧。”
“这些外邦使者还没有完全了解这里的规矩。”
叶涟的脸涨得通红,满心愧疚却不知从何说起。
李渊轻描淡写地说:“不就是误喝了井水嘛,又不是什么大错。”
叶涟感动得抬起头来:“我来自小国远地,闭塞无知,不懂这里的大邦礼数,请杨侯原谅。”
“其实那井水本就可以饮用。”
李渊笑着继续说:“这事有些复杂呢。”
“来人,给几位使节上茶。”
李渊见过不少外籍使臣,而今眼前的周瑞显然不如其他优秀使者如张羽、秦广等人。
但他的话,如饮甘霖的形容确实博得李渊的好感。
侍女和仆人们搬来桌案和茶水后,叶涟推脱多次才谨慎地跪坐在一边。为了缓和一下尴尬的氛围,他试探着问:“大人刚刚说到‘事出有因’,我们误饮的那井水真的还有什么说法吗?”
李渊郑重地点了点头:“本府里曾经有过一名宫中所赐的侍妾,她美姿色、琴艺高超。”
“但她性情高傲,无法适应我们提倡的简约生活。”
于是管家安排她负责清洗府中的蓄水瓮,也就是你们喝的那个。
叶涟下意识追问:“后来呢?”
李渊抿嘴笑道:“那位女子出身富贵,在皇宫长大,心中早已有了不满情绪。面对清洗这种苦差事时更加反感。”
有一天管家忍不住当众训斥了她一顿,并亲自洗刷水瓮直至一尘不染,然后畅饮了一瓢水以示无妨。
叶涟和他的两位随员都露出惊讶的神情。如果连府上的管家也喝过那桶水,似乎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丢人。
随后,李渊继续解释道:「这不仅是卫生问题,也是尽责的态度。正如古人云:勿因小事疏于职守,涓滴之功亦能汇聚成川海。」
叶涟不禁拍手称赞:「阁下的家仆也如此明事理!这样的人物在偏远之地怕是能登朝辅政。」
这时李夫人数次暗指让他别再编故事,李渊微笑着说会另有一番安排。
年轻随从好奇问道:「大人,那位侍妾最终怎么样了?」
李渊回答说,那女孩后来奋发图强,在各项工作中表现出色,受到夫人赏识,被派到外面管理事务,拥有数万人及大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