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营时,一天都快过去。
段晓棠把底下的小将官们召来公房,复盘训练情况。
如今右武卫军士的要求,除了体能,还有文化。
段晓棠最开始不敢做的太明显,先让认字,后来逐步发展到会写。
字迹称不上筋骨,许多人连支正经毛笔都没有,只能以指或树枝在沙地上作画。
有一回,武俊江开玩笑,说:“外头都传,右武卫的人,能吃会做字写得难看。”
是揶揄也是佩服。
前两项是物资充足,后面一项,能写就一定会认,士人够不上,但能和一般的庶民拉开差距。
往后退役返乡,东家若不计较,说不定能做一个,记流水账的账房。
段晓棠默默听尹金明汇报,顺便观察一群小将官。
大致分两类,一种将门出身,家里多少有些根底。另一种就是因功擢升,不管家底如何,在军事一项“一穷二白”。
体能训练进度,先进和后进之间差距不大。
倒是孙安丰分管的两个旅,文化学习上和其他旅拉开颇大距离。
所有军士都是打乱来分的,孙安丰若不是开局天胡,全摸着读书人。
就是在这方面多下了功夫,才能把成绩提上来。
事后段晓棠一问,果不其然,孙安丰多趁休息时间,教导军士《五字经》。
武力不高,爱写点酸诗,也不是没好处。
会后,段晓棠将尹金明等人留下来。
孙昌安打量公房内一干人等,都是原先左厢军的骨干。
暗道段晓棠召集心腹,想商量何事?
段晓棠开门见山,“你们认字了,去年至今,看过那些书?”
李开德摸不着头脑,“黄历算么?”
段晓棠直言,“兵书。”
这些人的底细,段晓棠都清楚,除了尹金明家富裕念过书,其他都是普通农家。
刘耿文一头雾水,他连市面上有哪些兵书都搞不明白。
其他人亦如是。
尹金明最后开口,“我买过《孙子兵法》,但有些文字,不解其意。”
除了《孙子兵法》,他还买了段晓棠提过的《三国志》,感觉更复杂。
段晓棠:“若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来问我。如果我也不清楚,就去找能说清楚的人。”
摸底情况如此糟糕,段晓棠挥挥手,让他们先去做事。
刘耿文等人,限于眼界和喜好,没想过通过学习来提升能力。
营中另一部分人,段晓棠对他们的学识和“求学路径”也不抱多大期望。
新将官论总体素质过得去,但真对兵书理论的了解,估计没几个比得过孙无咎。
差距啊!
不光得看求学意愿,还得看教学意愿!
像范成明那种货,让范成达教,他宁可去跳曲江池。
段晓棠回家问祝明月,“潘潜写的三国放在哪儿?”
祝明月奇道:“怎么了?”
段晓棠:“想试试三国兵书教学,是否可行。”
祝明月不问细节,转身去后院回房间,取出稿件,递给段晓棠,“事发突然,只完成不到一半。”
祝明月送给潘潜不少程仪,打的旗号也是让他回乡,记得补全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