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厢房】
严大叔来到厢房,向吴明说道:“院门口来了一位官员,请吴公子去一趟军师将军府。”
吴明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军师将军?”
“是的,军师将军,就是诸葛孔明。”
“孔明先生?他怎么知道我来了?”
【诸葛亮府】
诸葛亮笑眯眯的说道:“吴公子入城那一日,拿出了一份皇上的敕令,城门校尉上报之后,我自然就知道了。”
吴明苦笑,“我当时拿错了。”
诸葛亮问道:“那份敕令能否给我一观?”
吴明从怀里拿出一张绢帛,确认没有拿错,再递给了诸葛亮。
诸葛亮看完敕令,感慨的说道:“想不到皇上如此信任公子,竟然特许你随时觐见。”
吴明笑道:“我以前在许都住过一段时间,机缘巧合之下,跟皇上有点私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诸葛亮微微一笑,向吴明拱手说道:“有一件要紧的大事,想求公子相助。”
吴明有点受宠若惊,“先生请讲。”
诸葛亮从案上拿起一册竹简,郑重的递到吴明手里,“公子先看这个。”
吴明展开竹简看了看,“这是给皇上的奏表?”
“是的。”诸葛亮点头说道,“这是刚拟定的汉中王劝进表。”
吴明不由得睁大了眼睛,“玄德公要称王了?”
“不应该说玄德公要称王……”诸葛亮微微一笑,“这是群臣联名上表,请皇上封玄德公为王。”
吴明看着手里的竹简,皱了皱眉,“群臣劝进……怎么孔明先生才排在第五,凭什么马超位列第一?”
诸葛亮解释道:“马孟起官至平西将军,又受朝廷封爵都亭侯,此前还统领关中群雄抵御曹操,而且曾在凉州争霸一方……”
“好了我知道了……这个排在第二的许靖……难道是许子将的那个堂兄?”
“正是此人,许文休乃世间名士,曾与许子将一起主持月旦评。”
文休是许靖的字。
“这个人不过就是沾了许子将的光,他自己哪有什么本事?”
“也不好这样说,许文休三十年前就在洛阳为官,其人还是有几分才学……”
“给董卓当手下有什么光彩?当年许子将就不愿意助纣为虐。”
“这个……很多人身不由己……”
“还有排在第三第四的……庞羲、射援……这都什么人?我都没听说过。”
“将此二人放在前面,也是有原因的……”
吴明抬起头来看着诸葛亮,“先生给我看这个做什么?”
诸葛亮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玄德公进位汉中王,事关重大,这份奏表递交朝廷之后,一定会落在曹操手里,皇上是看不到的……倘若玄德公不奏而称王,属于僭越之举,实为大不敬。”
“哦……我明白了。玄德公要当汉中王,需要跟皇上说一声……”吴明终于反应过来,“先生是想让我把这份奏表带给皇上?”
诸葛亮说道:“正是如此。”
“可是……皇上时时受到监视,我把这个东西带给他,很难避人耳目。”
“我思来想去,除了公子之外,实在没有第二人能将这份奏表交到皇上手里。”诸葛亮迟疑片刻,向吴明郑重一礼,“公子若能出手相助,诸葛亮感激不尽。”
“先生何必如此?”吴明赶紧扶住诸葛亮,“这份奏表不过就是个形式,就算到不了皇上手里,玄德公一样也会称王,先生为什么执着于让皇上看到这个表?”
诸葛亮感慨的说道:“此表出自我手,若是不经皇上御览,我心难安。”
【赵云宅院】
吕娟皱起眉头,“夫君答应孔明了?”
“是啊。”吴明点头说道,“当时曹操称王,虽然皇上被逼无奈,那至少有个正规流程,现在刘备又要称王,如果不跟皇上打个招呼,实在是说不过去。孔明和我的老师荀文若有点类似,都是心里有一道坎……不同的是,文若先生是反对曹操称王,孔明则是支持刘备称王,不过这事必须通过奏表的形式让皇上知道。”
“简直是多此一举。”孙香不以为然的说道,“皇上知道了又能怎么样?难道皇上不同意,刘备就不做汉中王了?”
吴明苦笑,“这倒也是。”
孙香又说道:“你帮刘备往皇上那里递奏表,若是让曹操知道,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吴明说道:“这个倒不用太担心,具体怎么做,我已经跟孔明商量过了,应该不会出问题。”
“你替刘备做事又没什么好处,为什么要冒这个险?”
“也不是没有好处……”吴明露出奸商的笑容,“我跟孔明谈成了一笔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