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开门的人是一名少年见她们提着喜饼过来笑着道:“婶娘是新搬来的吧?”
苏母笑着回应,“是啊!”
说着,便将喜饼递上。
少年笑着接过,“谢谢婶娘的喜饼。婶娘,到屋子坐。”
“不了,不了。刚搬来,家中还有好些事情要办,改日得空了,再来。”
少年笑着应下,“好,那晚辈一定扫榻相迎。”
“替我向你父母问安。”
“嗯,一定带到。”
双方又稍作闲聊片刻,互相介绍了一下彼此。
少年彬彬有礼相送。
将青石巷几家邻居送完后,母女两人又转战到隔壁的几家,一一将喜饼送上。
送喜饼,一来是初来乍到,与旁边的人交好。二来,也是认认人,让周围邻居知晓他们的到来。
一个上午母女两人大抵将周围的邻认了一个遍,心底里大概有数了。
青石巷第一家柳家,一看就是诗书之家,少年人谈吐、气质可见一斑。
至于第二家赵家,只见到了仆从,仆从也算是有礼。
第三家便是苏音他们家。
第四家,是他们去的第一站,直接碰了一鼻子灰,开门的仆从态度不好,拿了东西,便直接关门,至于那家人的情况是一无所知。
第五家,也是最后一家,江家人,便是由一位江夫人热情招待,为人很热情,谈吐间很是亲昵,是一位非常健谈的妇人。
隔着稍远些邻居们,态度都挺好,表现都很友善。
彼此都是第一次见面,面上都算过得去,没有谁会真正一来就为难于你。
两人一回来,苏宝珠一见苏音一脸疲态,好奇追问,“可是遇到不讲理人,怎一副无精打采模样。”
苏音无力的摆摆手,“别提了,这串门送礼什么的,真不适合我。”
徐娘子笑着打趣,“音音这模样,怎比打拳还累。看来音音是宁愿打拳,都不愿串门。”
“婶子,你还真别说,真就是如此。要我串门,我宁愿多打几遍拳。以后我可不想再串门了,太累人了。”
苏母瞧着女儿那没出息的样,没好气的拍了她一下,“瞧你这样,不知情的还以为扛了一早上的麻袋。不就是串个门,送个喜饼。你这孩子,就少走了。”
苏孝忠瞧女儿那样,对苏母说道:“她不适合,以后就别让孩子去。那些邻居还好相处吗?”
其他人也都好奇。
“第一家姓柳很是有礼,家里有读书人。第二家姓赵……”苏母将青石巷四家人的情况都说了一遍。
几人听完后,心底里大概都有数了。
“咱们隔壁这家,看来不好相与啊。仆从都是如此,可见主家也……”徐娘子看了左侧第一家。
苏宝珠也看了左侧第一家人,“他们只要不来招惹咱们就行。”
“婶娘,咱们今日午膳吃什么?”
徐娘子一愣,“还做午膳吗?”
在大雍朝普通老百姓只吃早晚两食,但是在贵族商贾之间,却是三餐的习惯,只看家里条件而定。
之前他们赶路,为了补充体力,中午都会进少量的食物。
现在不赶路了,用不着补充体力,直接忽略了这一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