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1978 年生产的164 万台机床,合格率仅有60%,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更为可怕的是,这些机床的技术,本质上是世界四五十年代的技术水平。
1961年后,很多工厂在疯狂追求产能。
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个工厂一年生产的大型游标卡尺,足够全国使用20年。
包装用盒子的衬料是丝绸,每个盒子的丝绸使用量,可以做两件成年的衣服。
最后积压几年,以5毛钱内部价处理了。
当然,这些东西肯定是到不了老百姓手里。
这些他只能看着,人微言轻,无能为力。
但是如果有可能,他想影响接下来几十年的大工业发展。
想让国家重视研发,重视产品质量。
从现在开始,到全国狂热还有7年,他觉得自己可以干很多事情。
哪怕是起到一点点作用,他也无憾。
不然,他怎么可能冒险和面前之人唠叨许久。
从这两天的接触发现,卢星宇是有背景的人,也是一个愿意
干实事的人。
又如此重视他,愿意听取他的意见。
这是一个机会,如果能够得到重用,他就可以把这个机械厂当作他的试验田。
不断地把后世已经验证过的经验慢慢搬到这个实验田。
当成熟的时候,看到成果。
作为想干事的人,卢星宇一定会上报,并利用背景开展经验推广。
这些,就是当前李元的小心思。
“谢谢领导信任,我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现在大家都喜欢喊口号,他不得不入乡随俗。
“严重了,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奋斗。
只要是对工厂有利,对国家有利的,我们都需要全力去做。
所以,放心吧,我会给你最大的信任,你接下来可以全力施为”。
晚上的时候,在一个戒备森严的建筑群里,有个普通的小二楼。
1楼书房,三个男人坐在一起。
从年龄上看,应该是三代人。
“嗯!他的这些说法,很有见地,是个有思想的小年轻”。
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看完笔记,听完补充,首先总结道。
“就是太过年轻,怕只怕,只会纸上谈兵”,一个中年人跟着道。
“无所谓,本就是让小宇下基层锻炼。
那个小厂子正好初建,倒是一个锻炼的好地方。
恰好又遇到这么有意思的一个小家伙,你们正好放开手脚大干。
能够干出些成绩,与小宇,与国都是好事”。
“一个初中生怎么会懂这些,会不会有问题”,中年人再次提出质疑。
“你呀,就是疑心重。
如果敌特都是这种水平,都能为国家建设带来好处。
这样的人,多多益善。
我们不仅不会阻止,还会给他们最大的便利。
当然,国成,你也去查查这个小家伙。
希望他是个对国忠诚的好小伙”。
“好的,爸爸”。
整个聊天过程,卢星宇除了被问到的时候开口说话,其他时间都是一个认真听讲的乖宝宝。
卢家的这种场面,李元在和卢星宇沟通前,也已经想到。
但是他不怕,因为他表面上的资料现在非常干净。
另一个身份的资料,必须有一定级别的人才能够查阅。
只要是聪明人,见到保密二字,也就明白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