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消费的目标群体(1 / 2)

今日来的人,绝大部分都是冲着“米饭任吃”的噱头来的,来的人里面不少是平日里吃饭都是别人两倍,有的人在家多吃一口还遭白眼。

这里竟然米饭任吃?

不信!

“小二,这里上米饭!”大堂里的喊声此起彼伏。

店里的人没有一丝迟疑,哪桌需要米饭,哪桌就上。

有的人,光吃米饭就吃饱了,鼓着肚子瞪着别人吃菜。

好像亏了。

“晓禾,多来几个这么能吃的,店里的米还够不够他们吃?”林济为觉得自己已经吃得不少了,没有想到人外有人啊。

幸好女儿早有交代,多煮饭。

“这几天多煮点米饭,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一人四十文,他们吃不垮。”

林济为心里还是不放心。

这几年,风调雨顺,粮食充足,粮价不贵,倒也能行。

如果遇到灾年,粮食欠收,这米饭任吃的话会不会就得改?

那时候改,哪怕不是他们的错,也会惹来怒气。

林晓禾想过这些事。

农耕年代,那就是看天吃饭。

粮食丰收就过得安稳,遇到灾年,就难以为继。

如果真遇到灾荒,凭借她的那些空间田,让火锅店维持一段时间足以,等到粮食价格稳定下来。

“爹,四十文钱就能挡住不少人,平日里不缺衣少食的人家,不会痴迷米饭,更愿意吃好的。即便让他们敞开来吃,他们也会觉得不如多吃肉、菜,多喝酒。”

“我们要的,只是个噱头,他们来试试火锅的味道,米饭他们吃不了几天的,之后就是为火锅而来。”

林晓禾看林济为不解的样子,耐住性子跟他解释:“我们家的火锅,吃的是个新意,消费的目标群体不在底层,而是中等收入以上的家庭。”

林济为听得一头雾水。

消什么的玩意?中等收入又是什么?

家庭倒知道是什么。

虽然听不懂,但他也明白,林晓禾这是知道她在做什么。

所以,用不着他多操心。

听林晓禾的就行。

省城开火锅店,要比县城合适。

因为省城会花钱在外面吃一顿饭的人更多。

县城的包子铺,饼铺,各种小吃的摊位更红火,连悦丰酒楼在县城的时候,出入其中的也是行商之人和官宦之家。

如果不是冯掌柜找上她,林晓禾还不知道哪年哪月才会去悦丰酒楼。

“小二,把你们掌柜叫来!”包厢里的秀才学子们看着用汤泡饭,干掉六大碗的成自力,脸上的表情各种各样。

邱掌柜放下算盘,就跟着小二跑到包厢。

二楼的包厢每一间都有名号:梅苑、兰亭、竹园、菊圃、桃林、荷池。

这些秀才坐的是“兰亭”。

“各位秀才老爷,可是有什么吩咐?”邱掌柜看了杯盘狼藉的桌面,脸上笑意盈盈,心里却觉得这群人吃饭也接地气,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我的同窗将汤底都吃完了,我们还想再点别的菜色,可否再上一份汤底?”何秀才问道。

邱掌柜还真没有料到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