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李越为难田丰,元皓五体投地(2 / 2)

会不会因粮草没有送达,官渡兵败的消息传来?

如果曹操攻下官渡,冀州将永无翻身之地。

田丰接过书信,带着一丝担忧缓缓打开。

“嗯?这是什么意思?粮草已经送到了?还有主公为何将我家人送来?”

田丰看向侍从,一脸疑惑的说:“确定书信是冀州传来?此地千里迢迢,即使信官马不停蹄,来回至少也需要八天。可是我向李越提及此事,才不过是六天而已。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难道真的如传言所讲?不对啊!这里面肯定存在问题。”

“确实是从冀州送来,在下已经检查无误了!”

田丰双眼微眯,显然这件事情,已经超出他的理解范围。

“侍卫大人!敢问李大将军,什么时候派人前往羌族?你在这府衙当官,肯定了解一些情况。”

侍卫尴尬的说:“大约十三天之前,我家主公便派士兵前往。”

“啥?十三天之前?那时我才刚刚过来。原来李越早已运筹帷幄,只是我还被蒙在鼓中。”

“对了!你们为何不讲?”

“那您也没问啊?”田丰被堵的哑口无言。

自己没有去问,还能说些什么?

田丰一口老血,差点从口中吐出。

此生可算是遇到了对手,怎么也没想到遇到李越这个老六。

“我家人为何来此?可有书信表明原因?”

侍从急忙回答:“启禀先生,并没有说明原因!可能是因为想念,所以千里迢迢前来看望!”

田丰思考片刻,心中暗想:“老子来到汉中仅十几日,然而书信来回也需要很多天。所以在我没提出献身汉中的时候。我的家人便开始动身了。这其中纯属巧合,并非李越有意为之。”

想到这里,田丰心中也算得到了安慰。

“也不知李大将军何时回来?这又等了十几日的时间!”

田丰一人坐在房间,倒是有了几日的悠闲时光。

突有侍从前来禀报:“先生,您家眷一百七十二人,已经到达汉中城外!”

“你说什么?一百七十二人都来了?”

“有先生的夫人!叔公!远房亲戚!还有十二名家中侍从!他们都来了!”

“也不能都想我了吧?这么多人我得怎么安排住处?快去城中寻找舍房!算了,老子也没那么多钱财!还是在城外暂时扎寨吧!将我夫人和叔公带来,几间客房还是可以安排的!”

侍从听罢,和田丰慌张出城迎接。

“人呢?不是说到城外了吗?怎么……不对!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为何感觉有些蹊跷。”

带着无数的疑惑,田丰找到守城将士。

“这位将军!您可曾见到我的家眷?听说他们已经到达汉中,为何我没见到他们身影?”

还不待将士回话,田丰尴尬的继续说:“可能人数比较多,会不会被当成了敌军啥的?给抓起来了?”

听到田丰的话,将士急忙拱手回答:“田先生的家眷,已经安排好了住处,就在城中东南的田府。”

“感谢各位将……啥?田府?这是什么意思?”

守城将士只是依令行事,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

“下官不知,田大人回府上便能见到家人。”

田丰一脸的懵圈,李越到底给他玩了个啥?

益州,成都

法正率领官员,已经在城外等候多时。

自从李越汉中回援,也已经有数月没有踏足。

“属下法正率领官员,恭迎主公!”

“孝直快快请起,蜀地的发展多仰仗你了。”

“主公信任在下,孝直仅是做了该做的事情。”

有了法正治理蜀地,李越那是一百个放心。

“最近可遇到什么阻碍?孝直可代表我行使特权。”

法正为人谨慎,并没有当众揭穿不满。

待众人离开后,法正急忙前往汇报。

“启禀主公,蜀地世家大族根深蒂固,恐怕一时难以解决。经过下官暗中调查,他们家中均豢养了无数死士。人口之广,少说也得有两三万之众。各大家族相互联系,如果团结在一起,恐怕是一个不小的力量。”

小主,

李越点了点头,眉头渐渐紧皱起来。

“恐怕死士远远不止三万!他们盘踞在益州多年,肯定还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如果对他们轻易动手,恐怕我们也要吃尽苦头。哎!这些毒瘤,并非一时之功。必须想办法,将他们逐一进行突破。”

李越话锋一转,走向法正拍打着他的衣服。

“孝直最近辛苦了!站在这些世家大族对立一面,肯定会受到他们打压。”

法正挠了挠头,尴尬回应:“在下誓死效忠主公,这点苦都不怕!”

突然想到了什么,法正急忙拱手禀报:“启禀主公!自从上次送往汉中五万兵马以后,成都的募兵工作越来越难!城中登记在册的人口,有两万人突然消失。而且都是些青壮年,肯定有什么蹊跷!”

李越点了点头,严肃的说说:“恐怕不止是两万!若是他们突然反抗造反,成都兵马还真是无法抵抗。”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无数贫苦百姓无家可归,更是无饭可吃。

黄巾起义爆发,无数难民舍弃家园,只为寻找一个生存之所。

为了人口的统计,各地收服的难民,便就地进行统计登记。

当然存在路死途中,或失踪迷路的无家可归人。

最重要的是世家大族,他们为了混上饭吃,甘愿充当没有身份的死士。

他们秘密潜藏在府中,不会以真正面目示人。也就是咱们年代人,口中所说的小黑孩。

但是世家大族的做法,各地官员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世家大族隐藏势力越来越大。

同样导致了汉末人口,黄巾起义爆发到结束,竟然减少一半的人口。

这也让得李越明白,这世家大族的隐藏势力,绝对不止表面上那么简单。

东汉末年,天下大旱民不聊生。好死不如赖活着,无数无辜百姓选择走捷径。

他们为了吃上饭,无数难民放弃了身份,拿自己的生命作为替换条件。

“暂时不要轻易得罪他们,只要益州得到了发展,又有谁甘愿一辈子做死士!要求别人之前,首先要严于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