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灭十族,传首四方。(2 / 2)

“父皇没必要如此动怒,您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这样恶劣之人显然只是个例,像这种小概率的事件不一定会发生的,很多之前还不是也有为民请命的父母官道同吗?”

“标儿你错了,哪怕只是再小的,可能只要数量足够多,依旧会有发生的概率,大明有上千个县令,哪怕只是百分之一的机会,十个这样的恶贼已经是极大的危害。

“传令,让朱林诛灭县令三族,其余的从犯斩首的斩首流放的流放,县令吴良凌迟处死,传首四方,以儆效尤。”

“父皇,传首四方是什么意思…”

“就是把这个狗官的人头砍下来防腐之后,让车马带的这个人头在全国各地的县衙中游走,让他们要时刻的谨记害民的下场,要让他们想起,便不寒而栗,心中不敢有半残害百姓的念头。”

“父皇,这样做会不会有损您的名声,不如以儿臣的名义来处置这样的恶贼吧。”

“等等…老五不是说这个狗官也害过老四吗?这个名声就让老四背负着吧。”朱元璋一看要损伤他的好儿子,朱标的名声当即便找了一个苦逼的背锅侠那就是四儿子朱棣。

“那老四怎么办?如今他在养伤,让他回来的话,这一路舟车劳顿,恐怕伤势会恶化。您虽然对我也有偏爱,但对于老师老四也没有必要如此的苛责,未来之事必定是未来之事,不如让他染好伤之后再回归吧。”

“好吧,就依你所言。”

“父皇,老四挨了一顿打,在外面甚至大牢都蹲过了,一路上也吃了不少苦,这就给他当一个教训吧,父皇,您回来之后也没有必要再责罚于他了。”

“标儿啊,你真的是仁善啊…就按照你的意思去办吧。”

“父皇,儿子虽然人善,这都是对于自己的家人,对于那些贪官污吏而言,自然会明正典型,大仁不仁,只有对待人一视同仁才能算是兼爱天下的大仁。”

“标儿真的长进了,再过几年,这个位置也就让给你了。”

“父王这话可不敢多说,你现在身体强健,儿臣侍奉在您的左右就行了。”

“这是哪里话?当爹的家产迟早会留给自己的儿子的。”

“你看看你已经二十多岁了,赶快给爹生个大胖小子之后了,你当皇帝我就给你去照顾儿子,也早早让爹享受一下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父皇,时间还早着呢,再说了,您这么大的时候还当和尚呢?”

“这有什么可比的,爹那时候世道太乱,不能早早的成家,你如今过着和平日子,不要总想着处理任务,也要顾家,大家和小家你都得兼顾,早早的为皇室开枝散叶。”

“知道了父皇。”

五日之后,朱林收到了朱元璋的圣旨,他当即便把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带给了他的四哥朱棣。

经过这十天的休养,朱棣的身体已经好了很多,这两天一直嚷嚷着要报仇的事情,在朱林的帮助之下,无良的家人已经全部被收进了监狱,而且对那些死难者的百姓做出了补偿。

与此同时,他决定调查和县令吴良勾结的张员外,一不做,二不休,按原定的政策,摊丁入亩第一波只是针对百姓和富商,既然这个张员外当了出头鸟,那就拿他开刀。

无独有偶,摊丁入亩这个政策实施之后,肯定也有很多人向这个张员外一样,想着欺上瞒下,兼并土地坑害百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既然他当了这个出头鸟,便用他的血和命来给全天下贪婪者一个警示吧,官绅的地位不是免死金牌和丹书铁券。

在他们的头顶,有人时时刻刻的盯着想要家族无事的话最好安分一点。

古代的员外是指员外郎,这是一种官职,有“正额之外”增设之意。

员外郎在编制内,称为“正员”,而在“正员”以外,因工作需要又增加了人员名额,称为“员外”。

员外都属于正式编制,即正式员工。然而,自明朝以后,员外逐渐成为一种闲职,失去了往日的荣光。

由于当时地主和商人通常可以通过捐银两的方式来获取员外一职,所以,“员外”逐渐失去了其本来含义,而专指一些有钱人了。

如今大明的员外郎是六品官,地方员外也是有权有势的官绅,只要人有一点权利就会想要更多的权利,这样就会扩大剥削。

张员外早就是惊弓之鸟,在狗官吴良全家被抓的时候,他早就想跑路,因此,以前去看望亲戚的理由,想要向其他的地方逃去,但是令他们感到奇怪的是,刚出城不久,便遇到了匪徒打劫,抢走了他们所有的钱财,并没有伤任何人。

打劫的人自然就是朱林,这些罪犯只能被人审判,想要逃脱,根本就不可能。

又过了五日,朱棣伤势痊愈,他直接带着朱林的亲卫,张员外还有吴良家全部抄家,并且报复贪官的十族。

诛灭吴良十族:古时候,有一条刑法是株连九族。

那么第十族就是除了亲戚之外的老师一族被称为十族。

九族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

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这九族再加上学生老师合称为十族。

说白了就是在生物学的角度上,把你的性染色体X染色体和Y染色体相同的个体,或者血缘程度在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五以上的所有个体完成清楚,一个不剩。

一共有两千三百七十人被斩首,张员外被五马分尸,家里的千亩良田全部发给百姓,加入了摊丁入亩的行列之中。

吴良被凌迟三千刀,执行三天三夜,估计这样的恐惧,让他下辈子都不敢投胎做人了,随后脑袋被斩下来,泡在了酒精之中传首天下。

因为吴良成为古今千年一来第一个被诛灭十族的人啊,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你就说留没留名吧。

朱元璋不仅没有责怪朱棣残暴,反而出奇的喜欢,要知道天地君亲师,师父在古代也是重要的利益共同体和裙带关系,朱元璋表示支持甚至日后可以发扬光大。

当听到朱元璋如此的残暴之后,有不少的读书之人纷纷的前去哭庙,说皇上不仁,如此行事,伤天害理,毫无仁德之心,恐怕会遭来天罚。

因为他们很多人都是师生关系,有的读书人为了长脸都可以八竿子打不着的攀老师名头的高枝,这种事如果日后传播出去,他们的话都是斩下自己头颅的利润。

因此聚众反抗,游行,文人喜欢哭庙。

朱元璋暴怒,当即命令各地官府对这些文人士子镇压。

官府由于刚刚收到传首心里十分的恐惧和自己的名声相比性命更加重要,一时间民怨沸腾。

但是文人除了大放厥词没有一点办法,因为消息传递速度并没有这么快,舆论几乎全部掌握在官方的手中。

朱林和朱棣来到了济南,开始正式推行摊丁入亩丈量土地的国策。

在济南的城门之外,他的二哥,三哥以及提前埋好的三枚棋子前来迎接。

“兄弟难得相会,要不要喝点好的?我请客,我可是从应天带来了父皇的御酒。”朱林说。

“那可不太妙,老四的屁股说不定还没好呢。”朱棡一边在旁边打趣,另一边伸出罪恶之手,直接在朱棣的屁股上拍了一下,虽然伤势已经好了,但确实是有些丢人。

“好好好,这么搞是吧?老三,你还记不记得你当初和老五一起逃课?结果他在旁边吃西瓜,你却被父皇架在腿上打屁股的事了吗?”朱棣见面子上挂不住,也直接掀开了三哥朱棡的老底。

“立身于天地之间,谁还能没点黑料啊?再说下去,兄弟估计都做不成了,就此打住吧。”朱樉急忙的嘲讽。

“二位兄长,这摊丁入亩的策略实施的如何了?”

“别提了,搞得我一肚子的气,原本好好的摊丁入亩和土地丈量的结果突然有意识就举报我说联合官绅兼并百姓的土地,这哪里的事分明就是有人诬陷好赖是真相查清楚了。”

“本来以为你们用如此狠辣的手段惩治了贪官污吏,就能得到一夕的安宁,没有想到那些文人世子又整出了新的花活,哭庙。”

“一群期期艾艾的废物跑到祖庙里面,在那里哭诉,这我能忍,直接派出人将他们抓出来,狠狠的揍了一顿。”

小主,

“那就好…什么叫做欺负人,对待那些不讲道理的人,我们就跟他讲道理,对付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