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而为,谁都会做,只有逆天改命,方为千古谋士,我愿意助殿下绝地翻盘荣登大宝。”
“呵呵…我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分得清的,不说我父皇的实权是多么的大火,大哥的威望又是多么的隆重,就凭老五的武功军功,还有兵权,便可以死死的压制其他的藩王,而他坚定不移的支持大哥,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办法能够获得喘息之机。”
“就算我这些年听从了你的建议,悄悄的培养自己的势力,将手一步一步的深入到南方,这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燕王殿下,莫要灰心,有机会自然要抓住,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要知道没有做好准备,机会到了面前也是难以把握的。”
“你要知道,只要有足够多的官员为我们所用,我们才能化腐朽为神奇。”
和平年代,政权是可以压制军权的。战乱年代军权才是至高无上的。
“想要培养自己的亲信是何其的困难,朝堂之上培养亲信的方法最直接的便是门生,也就是通过科举的办法,选拔人才提前的投资,然后让他们进士为自己办事。”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结交,结交有心甘情愿的,也有被迫威胁了,我们双管齐下,结交了很多学子官员,老衲这双眼睛发现几个稀世之才,还是很容易。”
“这些人虽然有治世之能,但没有做官之前,只是普通人怎么样才能让他们做官呢?”
“官位这种东西向来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别人不走,其他的官员怎么补充?”
小主,
“我们早在数年之前做准备,只有官场上大清洗的时候空下了很多的官位,才能将我们的人安插进去,之前的胡惟庸案我们推波助澜。”
“我们预判,洪武皇帝的性格一定会大开杀戒,没有想到这件事情被汉王和太子全力的控制了下来,导致我们的人并没有安插几个。”
“如今,我们仔细经营南方绕过了汉王的势力,无意发现了浙西的贪墨案件,涉及了不少的官员,而且这些官员和之前的狐狸幽暗多多少少也有重合,数罪并罚,这次肯定会牵广极大,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从中推波助澜,将这件事情的影响扩大牵连进去,更多无辜的官员,然后暗插我们的官员。”
“这确实是一个好的办法。”
“还好您算我臆测,得知南方的汉王势力很少,我们仔细的建议南方才能有如此好的机会。”
“汉王殿下的努力经营北方,对于南方的势力却有疏忽,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的威势太大,要避嫌,如果经营南方,而南方距离应天太近,更是经济繁华之地。”
“那么,汉王极有可能会被皇上担心他的权柄过重,遭受到皇权的打压,甚至是被御史参奏,他可能要造反。”
“怀疑的种子一旦被种上,那就难以去除,所以他这些年刻意绕过南方,放弃南方的财富,虽然他所建立的大明商会掌控了大名三成以上的经济,准确来说是,几乎是北方的所有经济。但是南方的经济他几乎毫不染指,这也是他不能用经济掌控全国的原因。”
“这正是汉王的聪明之处,他知道,如果自己吃相太难看,夺取了其他人的财路的话,那么其他人一定会更强烈的反击他,只是做到了领先,而并没有赌死所有人的路,才能一直保持着优势,凌驾于众人之上,不是他不能掌控全国的经济,而是他可以,但他不能这么做。”
“痴迷于金钱,却不沉醉于金钱的人才是很可怕的。”
“一锅肉,如果自己吃肉喝汤,把好处全占,那么其他的人一定会围攻这个独占好处的人,如果一个人吃肉,其他的人喝汤,其他的人虽然有微词,但是很难对吃肉的人造成威胁,如果这个人愿意把肉和汤分享给别人的话,那他的地位几乎是稳固的,因为没有人愿意去打破可以获利的固有规则。”
“同样的,生活在盛世的百姓不可能造反,因为他们有饭吃,有家庭,只有活不下去的百姓,而且是大多数百姓活不下去的时候,他们才会选择造反,以命为赌注重新获得土地。”
“要不了多久,汉王就会前去就藩,只要等到洪武皇帝将权力移交给太子太子仁德,您未必没有出去的可能,所以我们现在只要进行折服,年轻就是您最大的资本,只要您等到太子登基,您就有逃出生天的可能。”
“为了保证太子根基的稳固,到时候汉王一定会去封地就藩,主要没有汉王这座大山压在您的头顶,其他的人很难对您构成威胁,到时候您就可以在朝堂上培植势力。”
“最重要的是,我观面相,看到太子和太孙都不是长寿之人,所以未必没有机会,要知道三国时期,司马懿就是凭借着长寿的这个秘诀,不光熬死了诸葛亮,甚至熬死了曹操,曹丕曹睿这三个皇帝啊。”
“好,我熬,我忍,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朱棣坚强的发誓。
夜幕之下,一道黑影骑着马,带着十几个随从趁着无人发现之时,悄悄的进城,原本这个时间城门是无法打开的,但是有圣旨,所以外面的人成功的进入其中。
奉旨回京的人并没有过多的停留直扑皇宫皇宫的守卫,看到首领之后,也当即放行朱林连夜来到了奉天殿。
回来的人正是朱林,他奉朱元璋的密旨火速在押送俘虏的队伍之前回京,因为现在情况有些危急复杂,需要朱林早早回来主持大局,等解决完一些事情之后便会离开,从后面缓慢的押送俘虏的队伍共同回京。
“拜见父皇。”
“老五回来了,这一路上,风尘仆仆,感觉如何?”
“这一路上,酒足饭饱倒是没有受什么苦,说实话都没有打过这么轻松的仗,敌人直接反叛投降,臣服于我大明,老李真的是又菜又爱玩,没有那个实力,却在那里当跳梁小丑,直接被李成桂反推回去破城,他甚至连自尽的勇气都没有,便成为了我军的俘虏,因此把他押回来受审。”
“很好。”
“可是在你离开这段时间,京城内并不太平,我发现除了我们锦衣卫和暗卫以外,还有一个人有特务机构。”
“这个特务机构名为影阁,隐藏的十分之深,大肆的追查才发现了一百多个零零散散的边缘人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信息,这对于大明来说是一个隐藏在暗处的不稳定因素,我们必须要予以拔除才行。”
“毛骧对于间谍和特务工作上显然没有你熟练,因此提前让你入京,希望你能够快速的解决这个问题,或者提供什么有用的线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等你押送俘虏的队伍回来的时候,城门大开万人空巷,场景定然是混乱的,无以复加,到时候那些人想要转移某个人或者是逃跑,搞破坏一定会造成巨大的难以挽回的损失,所以需要提前的进行寻找。”
“儿臣明白。”
“一般情况下,间谍特务组织都是隐藏于水面的,被人发现就证明那里是一个缺陷或者由头顺着那个由头进行定点调查才容易进行破获,否则就是大海捞针。”
“由头是一个和尚出现在街头,拦住了太孙还有毓秀的路,送上了一个贪腐官员的消息。”
“按道理来说,举报贪污有着正常的流程,就算没有走正常的流程,锦衣卫也要将其带入刑部大牢进行审问,来了解事情的真相,或者当做证人,但是这个人交了证据之后,马上便离开了。”
“准确来说,这并不是一份证据,而是上千个人的血书是从浙西南通村传来的,据说可以伪造,为了判断真伪,更是要将此人留下。”
“原本雄英命令锦衣卫可以将这个和尚当场擒拿,但是和尚逃走的过程中有黑衣人作为掩护,通过这些黑衣人我们才确定了有这个叫影阁的特务组织的存在。”
“也就是说,如此之长的时间,这个和尚和所谓的影阁就销声匿迹了,并没有发现他的行踪。”朱林大感疑惑。
“一个活人怎么可能平白无故的失踪?最近有没有死人的消息和这个和尚的身形可以对得上的?”
“并没有…”
“可有这个和尚的信息…”
“这个和尚名为道衍…”
“什么!道衍和尚。”朱林由于过于震惊,声音都不由得大了几分,这个和尚便是燕王朱棣的头号造反功臣,黑衣宰相姚广孝。
“怎么会是他。”
“老五,你是不是知道其中的一些隐秘知道的话就赶快说出来。”
“父皇这里面的关系太大,我需要一些时日调查,请给我两天的时间,我一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好。”
“不知道我们的人有没有在应天府的各地进行搜寻呢?这个人绝对非池中之物,他被杀的可能性几乎是零,一定被某个人藏起来了。”朱林问。
“锦衣卫和暗卫几乎是挨家挨户的搜,大臣的家里以及公侯的家里几乎也被我们暗中搜查了一遍,像那种无人居住的地方甚至是偏僻村落,我们也派乡村进行调查,都没有发现这个和尚,其中周围的寺庙也没有落下。”
朱林马上就发现了两个地方没有搜查这两个地方是遗漏。
大明皇宫和紫金山汉王府。
这个想法一冒出,不由得让朱林惊起了一身的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