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他就心情郁闷,一听到又要花钱,整个人都不好了。
所以他夏元吉决定硬刚到底,不管是谁来了都是没钱,别说是眼前的汉王皇上来了,都是没钱,太上皇朱元璋,哪怕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依旧没钱。
没钱是事实,不是他哭穷的借口。
看到夏元吉的如此模样,王检直接无语了,他们是户部尚书和户部侍郎,又不是账房先生,有钱的时候用钱,没钱的时候肯定要找钱,或者是变钱出来解决朝廷的问题。
这才是户部尚书和户部侍郎的根本意义。
夏元吉这人虽然有几分的能力,但是缺少一些经验,太实心眼,太轴了。
如果真的如汉王所说,明天早上皇上要提出年赚大名全点这件事情,他夏元吉要是驳了皇上的脸面,户部会不会连累?先不说他自己的小命也保不住。
毕竟也是自己提携上来的,后辈还是要关照一下的,当即准备以身作则,提点维护一下夏元吉。
“如果没钱就叫苦,什么事情都解决不了的话,那还要我们户部做什么?如果有钱的话,那就没有找我们的意义了,汉王殿下,放心属下,只需要五日便可以筹钱。”王检直接将这个差事应了下来。
“王尚书,你现在这个时候抽什么大尾巴狼,国库里还剩下多少银子,你自己心里没数吗?”夏元吉急了。
“朝廷没了钱,并不代表别人没有,百姓商人和官员,他们的钱多的是,问他们要不就行了。”
王检不愧是跟着朱林十几年的角色,当即便想出了一个可以筹钱的办法。
“巧立名目还是更索敲诈?”夏元吉直接拆台。
“可笑,我怎么着也是一个二品大员,怎么能干那种敲诈勒索的下流之事呢?”
“我倒要看看你从哪里能平白无故的变出三千万两白银。”夏元吉不信。
“夏元吉,你虽然有一腔热血,并且奉公廉洁,擅长理账查账,但是还是欠缺一些经验,跟着王尚书好好学。”
“王检,你说吧!”
“看好了,夏元吉,我只教一次,好好看,好好学。”王检说。
“洗耳恭听。”
夏元吉虽然对他这个上司比较敬重,但是他也要看看王检是如何的无中生有的。
他们身为朝廷的官员,不可能真的做出那种搜刮民脂民膏的事情,但是可以从民间和那些有钱的人合作。
“商人有钱,但是很难有名气,既然要编纂这样名垂青史的古今第一奇书,那么参与编撰的人很多,到时候会写上那些人的名字予以表彰功绩。”
“汉王殿下,您也说过这些书是用来教化天下的,日后会被人仔细的学习,那么,编纂这些书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增加一些名气,也就是拥有这些书的署名权。”
“能够参与到如此宏大的盛事,为大明的文学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辉煌工程,一定让天下的学子趋之若鹜。”
“一定会有投机的商人想要扬名,我们只要跟他们打好招呼,说只要他们愿意帮朝廷资助一些资金,直接在书籍上开出一页,用来记录他们的人善之举和捐献的金钱。”
“就像是给自家的村子或者是祖宗修祠堂一样,会立上一个石碑,将修祠堂人的贡献全部用在上面,以表彰其功。”
“虽然不过是虚名,但是人真的不就是身前和身后之名吗?那些富商有了钱,不就是想追求这些虚名吗?我们给他们一个拿钱买名的机会不就好了。”
“再说了,也不会问他们要那么多的钱,等过两年朝廷周转开来了,不就一切都转好了吗?”
王检的思维和操作真的是很跳脱。夏元吉没想到,还能如此玩。
但转念一想,可以比肩于史书的大明全典上,能留下自己的姓名,可以和古今先贤躺在一本书中,是多么盛大的荣耀呀!别说让他们出钱,哪怕是大出血都可以。
夏元吉知道,如果将这个消息广而告之,别说是大明出钱了,估计今后大明不出一分钱,便可以将这古今第一奇书修建完成。
“下官受教了。”
“我还是